《中国大通史 15 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穆鸿利,武玉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07753202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

综述 3

一、辽、夏、金朝所处的历史格局 3

二、金朝历史发展大势 8

(一)生女真部落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8

(二)前期历史的重大变化 10

(三)中期社会的长足发展 11

(四)后期统治的腐朽和衰弱 12

三、金朝历史的特点 13

(一)以武立国和军事征服 13

(二)以女真为本的民族统治政策 14

(三)学习借鉴中原王朝的统治制度和统治思想 14

(四)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15

四、金朝历史发展中各层面间的横向互动关系 16

五、金朝的历史地位 19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新时期 19

(二)开发东北边疆的历史贡献 20

(三)文化事业的新成就 21

治乱兴衰编 26

第一章 权力更迭与政争 26

一、金朝的建立 26

(一)完颜阿骨打的反辽准备 26

(二)宁江州大捷和建立金朝 26

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27

(一)太宗时期各派政治势力间的角逐 27

(二)熙宗清除敌对势力的斗争 28

(三)完颜亮弑君即位 28

(四)完颜雍东京政变 29

(五)卫绍王之立 30

(六)擅权乱政的术虎高琪 30

三、金朝的衰亡 31

(一)卫绍王时期的抗蒙战争 31

(二)宣宗求和与迁都 32

(三)辽西、辽东形势与东夏国的建立 32

(四)哀宗以后的政局 34

(五)蒙宋联合灭金 35

第二章 改革与变更 37

一、从“一依本朝制度”到渐用汉制 37

(一)太祖时期的“一依本朝制度” 37

(二)太宗时期的渐用汉制 38

二、熙宗的社会改革 39

(一)废除勃极烈制度 39

(二)废除伪齐 39

(三)猛安谋克南迁和整顿 40

(四)天眷新制和皇统制 40

三、海陵帝继续推进改革 41

(一)进一步加强中央权力 41

(二)迁都燕京 41

(三)“讲求财用之制” 42

四、世宗时期统治政策的调整 43

(一)南北讲和,与民休息 43

(二)减轻剥削,放奴为良 43

(三)任贤使能,整饬吏治 44

(四)整顿猛安谋克 44

(五)固守女真旧俗 45

五、章宗时期深化社会改革的措施 45

(一)解放奴隶 45

(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备 46

(三)整顿猛安谋克 47

第三章 国力盛衰 48

一、金初反辽斗争 48

二、熙宗时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9

三、海陵帝时“天下始骚然” 50

四、世宗时的“家给人足,仓廪有余” 50

五、章宗时期“宇内小康”和由盛而衰 51

第四章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53

一、金朝与周边各政权、各民族间的战争 53

(一)灭亡北宋 53

(二)与南宋的和战 54

(三)与西夏的战争 56

(四)与鞑靼的战争 56

二、民族政策 57

(一)对契丹族的政策 57

(二)对渤海族的政策 58

(三)对汉族的政策 58

(四)对鞑靼部的政策 59

三、民族交往 60

(一)女真族的南迁 60

(二)与两宋的交往 61

(三)与西夏的交往 61

(四)与高丽的交往 62

第五章 农民起义和民族起义 63

一、金朝初年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 63

二、海陵帝时期的各族人民起义 64

(一)汉族人民起义 64

(二)契丹族人民起义 64

(三)南宋忠义军的抗金斗争 65

三、章宗时期的民族起义 65

(一)契丹族人民起义 65

(二)红袄军起义 66

经济编 73

第一章 资源与环境 73

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73

(一)金源故地的资源与环境 73

(二)东北的原始森林和北部的大草原 74

(三)黄河、淮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74

二、人力资源 75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政策与管理 77

一、机构与管理 77

(一)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及其职事 77

(二)地方经济管理机构及其职事 78

二、经济政策与制度 79

(一)重视农业生产的政策 79

(二)土地制度 80

(三)赋税制度 81

(四)徭役制度 82

(五)和籴与常平仓 83

(六)货币政策 84

(七)专卖制度 85

第三章 部门经济 87

一、农业和畜牧业 87

(一)农业 87

(二)畜牧业 88

二、手工业 89

(一)矿冶业 89

(二)火器制造业 90

(三)制盐业 90

(四)制瓷业 91

(五)雕版印刷业 92

(六)纺织业 92

三、交通运输 93

(一)驿站 93

(二)漕运 93

四、商业贸易 94

(一)商业贸易的发展 94

(二)几种商品的价格 96

(三)对外贸易 96

五、城镇经济 97

社会结构编 102

第一章 阶层、阶级与社会群体 102

一、皇室与外戚 102

(一)皇帝 102

(二)诸王 103

(三)外戚 104

二、官僚 105

(一)猛安谋克世官 105

(二)汉族官僚 106

(三)其他各族官僚 107

三、宦官 108

四、胥吏 109

(一)胥吏任用制度 109

(二)金末吏权的兴盛 110

五、士人 111

(一)汉族知识分子 111

(二)女真族知识分子 112

六、庶民地主和自耕农民 114

七、女真族平民 114

八、手工业者 115

九、军人 116

十、奴隶和奴婢 117

十一、特殊妇女群体 118

(一)后妃 118

(二)婢妾、娼妓 119

十二、神职人员及宗教团体 119

(一)萨满教的巫 119

(二)各级僧职 120

(三)道职与道教教主 121

十三、社会层间流动 122

(一)女真族的社会层间流动 122

(二)汉族人口被掳为奴及汉族农民的破产 127

第二章 家庭、宗族与社区 129

一、婚姻与家庭 129

(一)婚姻制度 129

(二)宗族与家庭 130

二、城市 131

(一)五京及城市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 131

(二)上京城的修建及形制 133

三、村社和猛安谋克村寨 133

四、社会人口的空间流动 134

(一)女真族的迁徙 134

(二)汉族的迁徙 135

(三)契丹族的迁徙 136

第三章 少数民族 138

一、契丹族 138

二、渤海族 139

三、鞑靼各部 140

国家控制编 145

第一章 政权统治 145

一、君权与中央决策系统 145

(一)逐步走向专制的皇权 145

(二)王位继承与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确立 147

(三)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49

(四)兼具“番汉”特色的封国封爵制度 154

二、地方行政体制 156

(一)行台尚书省与行尚书省的设立及其职能 156

(二)京路府州县体制的完善 158

(三)作为地方组织及其官制的猛安谋克 160

第二章 军事制度 162

一、军事领导体制与皇帝对军权的控制 162

(一)金初的军事领导体制 162

(二)金中期以后皇帝对军权控制的加强 163

二、各级军队、兵种及其布防 164

(一)中央直辖军 164

(二)地方驻防军 165

(三)民族军队 166

(四)兵种 166

三、军队编制、兵役及其管理 168

(一)军队编制 168

(二)兵役制度 170

(三)军队管理 170

第三章 监察制度 172

一、中央监察体系及其职责 172

(一)中央监察体系的确立与完善 172

(二)中央监察官员的权限 174

二、地方监察体系及其职责 176

(一)中央监察官员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176

(二)提刑司、按察司等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立及其权限 177

三、监察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178

(一)监察制度的特点 178

(二)监察制度的作用 180

第四章 法律制度 182

一、法律的制订 182

二、司法制度 184

三、法律的主要精神与特点 185

第五章 教育与文官选任 189

一、汉学与女真学并举的教育制度 189

(一)中央官学 189

(二)地方官学 190

(三)宫廷教育 190

(四)私人教育 191

(五)教育的主要特点 191

二、从南北选到女真、汉人分科取士的科举制度 193

(一)金代科举制度源起 193

(二)科举考试科目与内容 194

(三)科举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195

三、定期考核廉察的文官管理制度 196

(一)定期考核官吏制度的确立 196

(二)官吏考核的内容 196

(三)廉察制度 197

(四)考核廉察制度的作用 198

第六章 文化政策与思想控制 199

一、文化政策 199

(一)全面学习汉文化 199

(二)发展女真本族文化 200

(三)允许信仰自由又适当限制的宗教政策 201

(四)修纂典籍,大力发展图书刊刻事业 203

二、思想控制 204

(一)禁止“乱言” 204

(二)制造文字狱 205

(三)禁止宗教危害国家统治 206

第七章 礼乐教化 207

一、礼乐的制定 207

二、礼乐维护尊卑等级制度的辅治功能 208

三、礼乐的教化作用 209

精神文化编 214

第一章 学术思想与流派 214

一、儒学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214

(一)儒学思想发展状况及其主要特征 214

(二)赵秉文的哲学思想 215

(三)李纯甫的三教融合思想 216

(四)元好问的哲学理论 216

二、宗教的发展与变化 217

(一)日益发展的佛教 217

(二)标新立异的道教 218

三、史学的完善与进步 221

(一)史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221

(二)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 221

(三)私人修史及其主要成就 222

第二章 自然科学 224

一、医药学 224

(一)刘完素及其寒凉攻热理论 224

(二)张元素及其脏腑学说 225

(三)张从正与攻邪理论的创立 226

(四)李杲的温补脾胃学说 226

二、数学 227

三、天文学 228

第三章 文学艺术 229

一、诗词 229

(一)借才异代的金初诗词 229

(二)华实并茂的中期诗词 231

(三)多学风雅的后期诗词 233

二、散文 236

三、音乐 237

四、舞蹈 238

五、戏曲 239

(一)诸宫调 239

(二)院本 240

六、绘画 241

七、书法 243

八、雕塑艺术 243

(一)塑像艺术 243

(二)砖雕艺术 244

(三)玉雕艺术 244

(四)石雕艺术 245

九、工艺美术 245

(一)陶瓷艺术 245

(二)织染工艺 245

(三)金属工艺 245

第四章 女真文字的创制与应用 246

一、女真文字的创制 246

二、女真文字的构成 247

三、女真文字的应用与流传 248

四、女真文字创制的意义 249

第五章 民间文化 250

一、民间哲学 250

二、民间宗教 250

三、民间文艺 252

(一)民间歌舞 252

(二)民间小戏 252

(三)民间故事与谣谚 253

第六章 时代精神与社会观念、社会思潮 254

一、从尚武到注重经济之术的价值观 254

二、从贵壮贱老到崇尚忠孝的伦理道德观 255

三、华夷一体的“中国观” 257

(一)“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257

(二)用“中国(中原)之礼则中国之” 259

(三)并未将宋朝排除在“中国”之外 262

四、崇尚汉化的社会思潮 268

第七章 文化的传播与碰撞交融 270

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 270

二、渔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271

社会生活编 276

第一章 衣食住行 276

一、胡汉互相影响的服饰 276

(一)女真人的发式和服饰 276

(二)女真人服饰对汉人的影响 277

(三)汉人服饰对女真人的影响 277

(四)女真人服饰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278

二、逐渐丰富的饮食 279

(一)肉食 279

(二)米饭与面食 279

(三)调味品 280

(四)饮料 280

(五)餐具和茶酒具 281

三、从简陋趋向繁华的居所 281

(一)民居 281

(二)宫室 282

四、交通工具与驿站通讯 282

(一)陆路交通工具 282

(二)水路交通工具 283

(三)驿站通讯 283

第二章 生老病死 286

一、生诞礼俗 286

(一)诞生礼俗 286

(二)生日庆寿 287

二、敬老与养老 288

三、医疗保健 288

(一)医疗 288

(二)侍疾与问疾 289

(三)卫生保健 289

四、丧葬习俗 290

(一)墓地选择 290

(二)丧葬礼仪 290

(三)葬制与葬式 291

第三章 婚姻与性 293

一、婚制与婚俗 293

(一)部落内部氏族外婚 293

(二)抢婚 293

(三)部落外婚 294

(四)世婚 294

(五)收继婚 295

(六)自由婚 295

(七)长辈包办的买卖婚 296

二、婚姻礼仪 296

(一)订婚 296

(二)拜门 296

(三)纳币 297

(四)成婚 297

(五)归夫家 297

三、婚姻生活 298

(一)性与性爱 298

(二)婚外性关系 298

(三)贞节观 299

第四章 岁时娱乐 301

一、时令年节 301

(一)元旦 301

(二)立春 302

(三)上元 302

(四)清明 302

(五)端午 303

(六)中秋 303

(七)重阳 303

二、文体娱乐 304

(一)射猎 304

(二)射柳 304

(三)射垛 305

(四)击球 305

(五)角抵 305

(六)双陆 306

(七)围棋和象棋 306

(八)投壶与放风筝 306

(九)玩嘎拉哈 307

第五章 行业习俗 308

一、围猎习俗 308

二、农业生产习俗 309

三、工商业习俗 309

第六章 社会风尚 311

一、社会风气及其变化 311

二、宫廷及官场风气 313

三、士风与士大夫间的交往 314

(一)士人阶层的形成 315

(二)士风 315

(三)士大夫之间的交往 316

(四)士风的变化 318

四、陋俗与恶习 318

附录 323

附录一 主要参考史料 323

附录二 金朝历史纪元表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