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语言研究的两种模型 1
1.1.1 数符运算模型 2
1.1.2 具身认知模型 4
1.2 作为数符运算的语法 7
1.3 作为动态范畴化网络的语法 10
1.3.1 具身认知模型下的语言系统 11
1.3.2 词类-构式动态范畴化网络 16
1.4 本章小结 22
第2章 认知语义学 24
2.1 百科知识观 24
2.2 概念观照 26
2.3 概念合成 31
2.3.1 常规的概念合成 31
2.3.2 非常规的概念合成 35
2.4 本章小结 38
第3章 汉语词类研究 39
3.1 基本词类的认知本质 39
3.1.1 Givón(1984)的词类概念分析 40
3.1.2 Wierzbicka(1988)的名词和形容词概念分析 42
3.1.3 作为认知操作的名词和动词 44
3.2 认知句法学视角下的范畴误配 50
3.2.1 范畴误配 50
3.2.2 误配短语的重新范畴化 52
3.2.3 词类活用与词类的地位 56
3.3 汉语形容词与形容词谓语 58
3.3.1 程度级阶的参照与锚定 59
3.3.2 辖区调节与状态形容词作谓语 64
3.3.3 形容词谓语的方位性特征 67
3.4 方位词与方位谓语 68
3.4.1 方位词的句法性质 69
3.4.2 方位谓语的概念分析 74
3.4.3 英汉方位谓语的概念差异与汉语空间认知 78
3.5 本章小结 80
第4章 汉语虚词研究 82
4.1 虚化动词“进行” 82
4.1.1 “进行”的概念结构 83
4.1.2 概念结构的多重协调 88
4.1.3 “进行”的虚拟性特征 90
4.2 虚化动词“有” 94
4.2.1 “有2”是标记焦点的动词吗? 95
4.2.2 主体性和主体化 98
4.2.3 “有”的客体观照和主体观照 100
4.2.4 “有2”的句法性质 107
4.3 虚实兼具现象的网络模型 109
4.4 本章小结 112
第5章 汉语句式研究 113
5.1 汉语被动句 113
5.1.1 控制循环模型与被动句 115
5.1.2 控制构型与协调 118
5.1.3 零主语被动句与“被自杀”句式 125
5.1.4 “被”的句法性质 127
5.2 名词谓语句 127
5.2.1 谓语NP的重新范畴化 129
5.2.2 谓语NP的概念功能分析 133
5.2.3 作为构式网络的名词谓语句 137
5.3 “NP了”句式 139
5.3.1 “NP了”构式的概念描写 141
5.3.2 “NP了”构式中的NP 144
5.3.3 专属于“NP了”构式的范畴 147
5.4 本章小结 149
第6章 结束语 150
参考文献 155
索引 169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