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人类学史的分期多样化 3
二 人类学史的分期问题 29
三 选题说明 33
四 国别人类学的介绍 36
五 同时期人类学家对战争的回应 42
六 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现代人类学的特点与影响 50
七 参考书说明 53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哲学起点 55
一 卢梭 56
二 孟德斯鸠 62
三 《有闲阶级论》:制度学派对原始掠夺的讨论 71
第二章 英国人类学 84
一 马林诺夫斯基 88
1.库拉圈的流动与仪式 89
2.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理论 96
3.马林诺夫斯基与弗洛伊德的对话 100
二 拉德克利夫-布朗 117
1.学术背景与基本主张 117
2.宗教与社会 123
3.比较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130
三 格列高里·贝特森 136
四 埃文斯-普理查德 145
1.《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 150
2.《努尔人》的豹皮酋长与贵族 156
3.《论社会人类学》与神圣王权 163
第三章 法国人类学 175
一 涂尔干 179
二 莫斯 189
1.莫斯论身体技术 189
2.原始分类 192
3.论馈赠 194
三 列维-斯特劳斯 196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列维-斯特劳斯的早期思想脉络梳理 199
2.利奇的反叛《缅甸高地诸政治制度》 238
3.象征人类学与列维-斯特劳斯的对话 247
4.从结构到意义,从转喻到隐喻——《嫉妒的制陶女》 267
第四章 美国人类学 272
一 博厄斯 275
1.博厄斯的学科贡献与学术影响 276
2.从《原始人的心智》重温文化的概念 282
二 露丝·本尼迪克特 290
三 玛格丽特·米德 297
1.为选择而教育——《萨摩亚的成年》 297
2.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 304
结语: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人类学的影响 310
参考文献 316
后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