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转轨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中国典型事实的经济分析 stylized facts and economic analysis based on transition per》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昀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9620557
  • 页数:187 页
图书介绍: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然而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企业家却长期被忽视。本书试图改变这一现状,把企业家重新纳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框架,并对中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

第二节 方法论探讨与全书布局 4

第三节 重要概念界定 9

一、体制转轨与转型 9

二、企业家、企业家才能与企业家精神 10

三、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10

四、事实、描述性事实与典型事实 11

五、创新 12

第二章 经济思想史中的企业家: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 15

第一节 经济学中企业家概念的萌芽和初步发展:1870年以前法国、英国与德国经济学家的探索 16

一、法国 17

二、英国 19

三、德国 20

第二节 从新古典经济学视野中消失的企业家 23

一、奥地利学派 23

二、瓦尔拉斯 24

三、英国新古典学者 25

第三节 现代三大主要理论传统之一:重视人类创造性生产活动的德国(熊彼特)传统 26

一、施莫勒、桑巴特与韦伯 26

二、熊彼特 28

第四节 现代三大主要理论传统之二:把市场视为一种过程的奥地利传统 36

第五节 现代三大主要理论传统之三:传承新古典衣钵的芝加哥传统 38

第六节 试图综合三大理论传统的努力 40

第七节 本书的企业家概念 43

第八节 本书的分析框架——扩展的熊彼特框架 45

第三章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基于熊彼特框架的文献评述 4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前史 49

第二节 内生增长理论的出现与企业家研究的复兴 51

第三节 企业家精神能促进经济增长吗?——经验研究简述 55

第四节 企业家才能的形成——企业家供给因素分析 56

第五节 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Ⅰ:企业家活动的内生化 60

第六节 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Ⅱ:企业家才能的配置 62

第七节 方兴未艾的领域:体制转轨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家精神 66

第四章 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事实Ⅰ:描述性事实 71

第一节 引言 71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中国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 72

第三节 增量改革阶段的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1979~1993年) 75

一、非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75

二、地方政府的企业家精神 78

三、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80

四、经济增长态势 81

第四节 改革整体推进阶段的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1994~2010年) 82

一、企业改制、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家精神 84

二、地方政府的企业家精神 87

三、新型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91

四、经济增长态势 91

第五节 结语 92

第五章 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事实Ⅱ:典型事实 93

第一节 引言 93

第二节 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五个典型事实 94

第三节 对五个典型事实的初步分析 104

第六章 基于典型事实的经济分析Ⅰ:中国企业家才能配置的理论分析 107

第一节 引言 107

第二节 计划体制下企业家才能的配置 108

第三节 分权、企业家的重现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1979~1993年 110

第四节 分税制、民营化与企业家才能的再配置:1994~2010年 114

第五节 企业创新案例研究 118

第六节 结语 123

第七章 基于典型事实的经济分析Ⅱ:中国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125

第一节 引言 125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127

第三节 估计结果及其经济含义 129

一、估计方法 129

二、计量结果 130

三、对计量结果的经济含义分析 130

第四节 结语 131

第八章 回到凯恩斯还是回到熊彼特?——基于主流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的理论反思 133

第一节 引言 133

第二节 从大萧条到全球金融危机:主流宏观经济学思潮的演变历程 134

一、马克思主义与奥地利学派:两种极端 135

二、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与衰落 136

三、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以及两者的融合 138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思潮 141

第三节 凯恩斯理论的局限性 143

第四节 回到熊彼特 145

第五节 结语 149

第九章 全书总结 151

第一节 本书结论 151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153

附录 155

参考文献 165

索引 181

后记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