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再现生命学 中医学与现代生物行为学和系统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屈延文;李明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30340634
  • 页数:11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用生物行为学、生物系统学、生物数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干细胞生物学等知识结构与方法,完整、科学地介绍和描述了《黄帝内经》的科学内容,使世界认识了《黄帝内经》的科学价值。

第1章 中医学理论框架概论 1

1.1中医学理论的古典行为学基础 2

1.2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4

1.2.1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范畴 5

1.2.2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范畴 5

1.2.3中国古代哲学的生命范畴 6

1.2.4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范畴 6

1.2.5中医学理论的中国哲学基础 7

1.3中医学的气学说 8

1.3.1中医学的气与现代科学物质概念的一致性 8

1.3.2中医生命物质的气血概念 9

1.3.3中医生命能量的气血概念 10

1.3.4中医“物质”和“空气”的两种气概念 11

1.4中医学的五行学说 12

1.4.1五行不是五种元素 13

1.4.2五行也不是五种生命物质 14

1.4.3五行是五种生命行为 16

1.4.4五行平衡结构是中国古代认识世界的形式系统 21

1.5中医学的运气学说 22

1.5.1气运行的态势学说 24

1.5.2气运行的周期性学说 25

1.5.3意识、情志对治疗的重要作用 26

1.6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29

1.6.1物质运动的阴阳动力学说 30

1.6.2阴阳学说与现代科学完全相融 31

1.6.3行为逻辑学的阴阳概念 31

1.7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32

1.7.1中医经络系统概述 33

1.7.2中医经络的脏腑络属 34

1.7.3中医经络循行的“子午流注”路线图 34

1.8中医学的脏腑学说 37

1.8.1中医的脏腑概念 38

1.8.2中医脏腑的气血、阴阳概念 43

1.8.3神经系统遍布中医人体结构各系统 44

1.9中医学的生命整体观 45

1.10中医学的诊断学说 48

1.11中医学的治疗与药物学说 52

1.11.1中医治疗的辨证论治和“辨证归经” 52

1.11.2调控生物行为态势与状态的中医药物学 53

1.11.3中医药物学的“药物归经” 55

1.12中医学认知结构体系的直觉正确、结构正确和理论正确性 59

1.12.1中医学的认识直觉正确性 60

1.12.2中医学认识结构的正确、完整与一致性 61

1.12.3中医学的物理学理论正确性 62

1.12.4严肃中医学实践中存在超越生物学已知知识范畴的问题 70

第2章 生命科学的现状与困惑 71

2.1中、西方不同的生命观 72

2.1.1定义生命概念 73

2.1.2生命物质、行为与规则结构概念 74

2.1.3生物主体的行为控制信息与DNA 76

2.1.4生物主体行为的主动性和目标性 76

2.1.5生物主体行为的选择性和非随机性 77

2.1.6多细胞生物主体的自组织性 78

2.2生命再现必备的生物学知识 79

2.2.1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物质代谢 80

2.2.2精彩的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 94

2.2.3细胞内化学是生物化学的核心 96

2.3生物学多视角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101

2.3.1比较生物学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102

2.3.2胚胎学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108

2.3.3干细胞生物学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115

2.3.4行为学视角描述的生物胚胎发育 123

2.4生物学和医学尚待解决的一些基础问题 125

2.4.1生物界提出的一些问题 125

2.4.2中医学提出的一些问题 127

2.4.3网络世界生命再现提出的一些问题 127

2.5生物与医学的实验科学的困惑 129

2.5.1生物学认知的困惑 131

2.5.2生物学技术的困惑 132

2.5.3生物学理论的困惑 133

2.5.4生物世界复杂性的困惑 133

2.6已有生物学知识不能充分支持网络世界中再现生命 136

第3章 中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140

3.1生物行为学的提出 141

3.1.1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回顾 141

3.1.2生物行为学研究的范畴 145

3.2现代生物行为学的原理 148

3.2.1生物行为的基本概念 149

3.2.2生物行为的基本特性 150

3.2.3生物体的分类行为操作原理 154

3.2.4生物体基础行为控制机制:主体行为信息基(AIB) 161

3.2.5生物体内的行为控制网络从“协同模式”到“管理者模式” 167

3.3生物行为学定律 171

3.3.1生物体的物质交换行为定律 173

3.3.2生物体的信息交换行为定律 174

3.3.3生物体的热(能量)交换与运动行为定律 175

3.3.4生物体气体交换定律 177

3.3.5生物体水交换与繁殖行为定律 178

3.3.6生物感受表达行为定律 179

3.3.7生物增殖/繁殖行为定律 183

3.3.8生物体行为信息基(AIB)的行为控制定律 185

3.4生物系统学的提出与基本理论框架 186

3.4.1生物系统学的提出 186

3.4.2生物系统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188

3.4.3生物系统的运行控制与操作原理 190

3.4.4生命复杂系统的体系结构学说 198

3.5生物系统学1:生物发育系统学说 202

3.5.1生物发育系统学概述 202

3.5.2细胞组织的胚胎发育体制(自主发育模式)的描述 205

3.5.3生物器官的胚胎发育体制(诱导发育模式)的描述 210

3.5.4生物系统的胚胎发育体制(强制发育模式)的描述 213

3.5.5生物个体胚胎发育体制的描述 217

3.6生物系统学2:生物运行的系统学说 218

3.6.1生物运行系统的化学说 219

3.6.2生物运行系统的物理说 226

3.6.3生物系统的分类功能行为模式 228

3.6.4生物系统的超越功能分类运行模式 229

3.6.5生物体内的生命物质的平衡 230

3.7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主体行为数学 233

3.7.1理论生物学是什么 234

3.7.2生物单位量子化结构的数学描述方法 235

3.7.3生物主体的行为数学 235

3.7.4网络世界主体行为数学 237

第4章 经络系统是生物感受表达的基础网络系统 238

4.1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化概论 239

4.1.1多关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 241

4.1.2中医科学研究领军人才缺失阻碍了中医科学发展 244

4.2解惑“经络的物质存在验证”的成败 245

4.2.1否定“经络是未知物质基础的独立实在系统” 247

4.2.2肯定“经络是已知物质基础的未识别的系统” 248

4.2.3在生物系统中的进一步选择性分析 250

4.2.4寻找、发现、论述和验证经络系统存在的思路 252

4.3在生物系统中存在着感受表达网络 253

4.3.1生物体有否“感受表达行为网络” 253

4.3.2生物存在超越功能分类的感受表达行为 255

4.3.3感受表达——生物主体的基本标志行为 257

4.4经络系统由“前神经系统网络”演变而来 260

4.4.1神经系统特异性发育的启示 260

4.4.2神经系统是从前系统到后系统的发育过程 265

4.4.3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前神经系统” 269

4.4.4人体经络系统由“前神经系统网络”演化而来 271

4.4.5前神经系统为生物体发育而生,后神经系统为生物体成体运行而建 276

4.5经络系统与其他“前生物系统”相关 279

4.5.1经络系统与其他“前生物系统”概论 279

4.5.2经络系统与前血管、造血、免疫系统的发育关系 280

4.5.3经络系统与前消化、呼吸系统的发育关系 289

4.5.4经络系统与前排泄、生殖、再生系统的发育关系 292

4.5.5经络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关系 294

4.5.6经络系统与前体腔、四肢系统的发育关系 294

4.5.7经络体表路径的发生 295

4.5.8经络系统是由前生物系统演化而成的后生物系统 305

4.6经络系统是“中胚层感受表达网络” 307

4.6.1人体的前神经系统是“中胚层感受表达网络” 308

4.6.2人体生物系统发育先后顺序和经络系统发育的条件关系 309

4.6.3人体生物系统细胞组织的感受表达AIB协同网络 314

4.6.4人体前、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描述 317

4.6.5人体经络系统14经左右、背腹、阴阳对称结构发生 321

4.6.6人体胚胎前神经网络和血管网络的融合发育 326

4.6.7人体前神经系统与后神经系统的对应关系 330

4.6.8人体前神经系统通路结构描述 335

4.6.9人体前神经系统通路的细胞组织结构描述 339

4.6.10人体前神经系统通路的功能结构描述 343

4.6.11人体前神经系统化学能通路描述 350

4.6.12结论 355

4.7经络系统是人体不可替代的基础感受表达网络系统 357

4.7.1人体经络系统发育的总结描述 357

4.7.2人体感受表达网络的整体描述 361

4.8人体经络系统科学验证的建议 368

4.8.1经络系统在人体生物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 369

4.8.2验证经络系统的突破:生物体(行为信息基) 370

4.8.3验证经络系统的突破:生物体前神经系统结构 372

4.8.4验证经络系统的突破:经络系统的生物化学能通路 372

4.8.5经络系统再现是在网络世界再现人体运行系统的基础 373

第5章 中医学的新理论基础 375

5.1中医学新理论概论 377

5.1.1中医学特色与现代生命科学相融合的原则 378

5.1.2中医生物行为学理论 379

5.1.3中医学生物系统理论 382

5.1.4建立中医学新体系是一项伟大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387

5.2人体生命体系结构概论 387

5.2.1人体生命体系结构框架方案1:中、西医简单结合方案 388

5.2.2人体生命体系结构框架方案2:独立中医分类系统方案 390

5.2.3人体生命体系结构框架方案3:中医学新理论基础方案 391

5.3人体经络系统概论 392

5.3.1人体经络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393

5.3.2人体狭义经络系统网络 394

5.3.3人体狭义经络系统的功能论述 401

5.3.4人体经络系统的并行/顺序运行描述 407

5.3.5生物系统并行运行和顺序关注的经络“子午流注”循行 409

5.3.6人体经络系统承载的生物主体行为的基准模式 418

5.3.7“药物归经”的原理深谈 420

5.3.8基于“基准归经”的辨证归经原理 425

5.3.9经络系统是人体感受表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29

5.4中医学新理论的脏腑系统概论 431

5.4.1中医脏腑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431

5.4.2中医脏腑系统功能与生命运行的五行结构总体框架 436

5.4.3中医脏腑系统运行功能描述 439

5.4.4中医脏腑系统的相生、相克与平衡三角形关系 460

5.4.5中医脏腑运行的“六气”平衡行为模式和虚拟系统 471

5.4.6中医人体的五维平衡关系 491

5.4.7中医脏腑的超越功能分类的关系(生命行为关系) 495

5.4.8中医脏腑系统运行的感受表达 497

5.5中医学新理论体质系统概论 499

5.5.1中医现代体质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499

5.5.2人体体质系统 503

5.5.3人体体质系统与中医脏腑系统关系 512

5.5.4人体体质系统运行的感受表达 513

5.6中医学新理论感受表达系统概论 513

5.6.1人体感受表达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517

5.6.2人体的感受表达网络系统的多系统组成 520

5.6.3人体广义经络系统 523

5.6.4人体的血管感受表达网络系统 524

5.6.5神经、内分泌与经络三系统的关联网络 532

5.6.6经络系统是人体增殖/再生的感受表达网络系统 535

5.6.7经络系统——人体“细胞资源”主体调度的感受表达网络系统 537

5.6.8人体体象如何感受表达脏腑器官运行 540

5.7中医学新理论的情志系统概论 545

5.7.1人体情志系统定义、概念和框架 545

5.7.2人体情志与欲望有密切关系 548

5.7.3人体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主体的恶与欲 554

5.7.4人体情志、恶欲行为的生物行为学基础 568

5.7.5人体情志、恶欲行为的生物系统学基础与体系结构描述 570

5.7.6人体情志、恶欲行为模式的意识化描述 572

5.7.7人体生物系统控制体系的脆弱性 577

5.8中医学新理论体外生命运行评估体系概论 578

5.8.1中医脉象学的血管经络感受表达原理 579

5.8.2中医体象学说原理 589

5.8.3中医学治疗原理概论 592

5.9创立中医学新医药化学:改变主体行为的化学 595

5.9.1中医学新医药化学方法概论 595

5.9.2中医药多糖、寡糖工程 596

5.9.3针对糖尿病的中医药多糖、寡糖工程 600

5.9.4针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多糖、寡糖工程 601

5.9.5针对癌症的中医药多糖、寡糖工程 602

5.9.6针对抗菌和抗病毒的多糖、寡糖工程 603

5.10创立中医学细胞行为学 603

5.11创立中医学新病毒学 605

第6章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体系结构概论 607

6.1生物世界与网络世界 608

6.1.1网络世界再现虚拟生物世界 608

6.1.2网络世界再现生命运行系统 613

6.1.3网络世界再现生命的独特系统结构 614

6.1.4网络世界再现生命的独特系统开发方法 617

6.1.5网络世界再现生命的独特理论方法 619

6.2生物世界与网络世界的体系结构理论 620

6.2.1生物世界的体系结构理论 620

6.2.2网络世界的体系结构理论 623

6.2.3网络世界再现生命体运行系统的可视化描述 626

6.3生物与网络世界的主体结构理论 631

6.3.1生物主体结构理论 632

6.3.2网络世界主体结构理论 641

6.4生物与网络世界的行为结构理论 653

6.4.1生物行为结构理论 653

6.4.2网络世界行为结构理论 664

6.4.3网络世界多主体组织行为结构理论 667

6.5生物与网络世界的客体结构理论 684

6.5.1生物客体结构理论 684

6.5.2网络世界客体结构理论 697

6.6生物与网络世界的规则结构理论 704

6.6.1规则书写方法 704

6.6.2生物规则结构理论 706

6.6.3网络世界规则结构理论 707

第7章 生物学方法再现人体运行系统 710

7.1人体生命过程运行模型概论 711

7.2人体个体级别的运行模型 711

7.2.1人体个体运行系统的环境和状态 711

7.2.2人体的个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14

7.3人体系统级别的运行模型 717

7.3.1人体的生物系统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17

7.3.2人体神经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22

7.3.3人体内分泌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24

7.3.4人体皮肤系统和运动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26

7.3.5人体循环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28

7.3.6人体消化管道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0

7.3.7人体消化腺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2

7.3.8人体呼吸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4

7.3.9人体排泄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6

7.3.10人体生殖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37

7.3.11人体免疫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41

7.4人体器官级别的运行模型 743

7.4.1人体生物器官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43

7.4.2人体胃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48

7.4.3人体小肠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50

7.4.4人体肝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53

7.4.5人体胰脏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55

7.4.6人体肺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57

7.4.7人体肾器官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760

7.5人体多细胞组织级别的运行模型 762

7.5.1人体细胞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63

7.5.2人体上皮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66

7.5.3人体结缔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67

7.5.4人体血液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68

7.5.5人体肌肉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69

7.5.6人体神经组织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70

7.6人体细胞级别的运行模型 771

7.6.1人体细胞主体运行环境和状态定义与描述 771

7.6.2人体细胞主体运行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72

7.6.3人体干细胞主体运行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73

7.6.4人体体细胞主体运行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774

7.7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评估 778

7.7.1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整体性评估原则 779

7.7.2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系统性评估 779

7.7.3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生命性评估 783

7.7.4对人体生命运行系统的自然性评估 784

第8章 中医学方法再现人体运行系统 786

8.1中医人体生命过程运行模型概论 787

8.1.1中医学人体生命主体概念定义和描述 788

8.1.2中医学人体生命客体概念定义和描述 790

8.1.3中医学人体生命行为环境、状态定义和描述 795

8.2中医经络系统运行模型 799

8.2.1肺经主体/大肠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03

8.2.2心经主体/小肠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07

8.2.3心包经主体/三焦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10

8.2.4肝经主体/胆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14

8.2.5脾经主体/胃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18

8.2.6肾经主体/膀胱经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1

8.2.7督脉主体/任脉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5

8.2.8弥散腺细胞网络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28

8.3中医脏腑系统运行模型 828

8.3.1中医脏腑系统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833

8.3.2中医肝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5

8.3.3中医心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7

8.3.4中医脾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39

8.3.5中医肺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41

8.3.6中医肾脏腑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43

8.3.7中医脏腑系统主体六气平衡模型的类型定义和描述 844

8.3.8中医脏腑系统主体五维平衡模型的类型定义和描述 845

8.4中医体质系统运行模型 846

8.4.1中医体腔四肢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47

8.4.2中医体液系统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850

8.4.3中医脂肪储存/动员系统主体模板类型定义和描述 852

8.4.4中医微生物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54

8.5中医感受表达系统运行模型 856

8.5.1人体行为信息基(AIB)关联网络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59

8.5.2中医经络系统主体类型(修正)定义和描述 861

8.5.3中医腺体(内、外分泌)系统主体类型(修正)定义和描述 863

8.5.4中医植物神经系统主体类型(修正)定义和描述 865

8.5.5中医心血管感受表达网络主体类型(修正)定义和描述 867

8.5.6中医再生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68

8.5.7中医细胞周期和主体资源调度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69

8.5.8中医其他感受表达网络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71

8.6中医情志系统运行模型 871

8.6.1中医生物系统主体恶欲、情志和意识发生概述 871

8.6.2中医情志系统类型定义和描述 873

8.6.3中医意识神经系统主体类型定义和描述 875

8.7中医体外评估系统运行模型 876

8.7.1中医生命运行系统整体性评估系统:五行运行形式结构评估 876

8.7.2中医生命运行系统的系统性评估系统:行为基准模式评估 876

8.7.3中医生命运行系统生命性评估系统:再生评估 877

8.7.4中医生命运行系统自然性评估系统:生命节律评估 878

8.8中医学的新“五行树”形式体系:主体规则描述 878

8.9人体生命过程运行的环境 889

8.9.1生命的热特性周期 893

8.9.2生命的水特性周期 894

8.9.3生命的气体特性周期 895

8.9.4生命的物质特性周期 897

8.9.5生命的信息特性周期 897

8.9.6生命运行系统时间周期控制机制 898

第9章 生物世界的行为学概论 899

9.1现代生物行为学理论概论 900

9.1.1行为的数学语言表达 901

9.1.2数学语言表达中的行为 903

9.1.3主体行为数学理论基础 904

9.2主体行为数学:数学表达语言的改进 907

9.2.1主体数学和不确定性数学 907

9.2.2复杂主体系统的数学方法 908

9.2.3生物主体行为模式理论 911

9.2.4行为关联函数和关联谓词 915

9.3行为函数与行为代数 916

9.3.1主体行为函数 916

9.3.2主体代数 917

9.3.3主体行为代数 919

9.3.4主体行为代数范畴 921

9.4行为逻辑学 923

9.4.1行为逻辑学概论 925

9.4.2行为基本的逻辑公式 925

9.4.3行为运算操作逻辑 927

9.4.4行为模式逻辑 930

9.4.5行为控制逻辑 935

9.5行为几何学:主体行为与环境作用产生的美学 939

9.6生物行为的主体行为信息基(AIB)控制模式 942

9.6.1生物主体行为信息基的概念 942

9.6.2生物主体行为信息基的进化模式 944

9.6.3生物主体行为信息基的物质基础 953

9.6.4网络世界再现生物主体行为信息基的工作原理 955

9.7主体行为的动力模型理论 960

9.7.1主体行为能量动力模型 961

9.7.2主体行为物质动力模型 966

9.7.3主体行为目标性计算模型 967

第10章 网络世界行为学概论 968

10.1网络世界行为学理论概论 970

10.1.1网络世界行为学概念、定义 970

10.1.2软件行为学 973

10.1.3网络世界的数字标签技术 976

10.1.4网络世界的代理(主体)技术 976

10.1.5网络世界中“干细胞模式”的规范代理 983

10.1.6行为树与行为信息基 988

10.1.7网络世界活性客体概念 989

10.1.8行为表达式 991

10.2网络世界中的主体关联性:主体行为关联函数 995

10.2.1网络世界中的主体关联性概念 995

10.2.2网络世界中的主体信息关联 996

10.2.3网络世界中的主体行为关联 996

10.2.4网络世界中的主体、行为关联函数 998

10.2.5网络世界中的主体、行为关联谓词 998

10.3网络世界的数学方法 998

10.3.1网络世界的行为代数方法 999

10.3.2网络世界的行为逻辑方法 999

10.4网络世界主体行为模式概论 1004

10.4.1什么是行为模式? 1004

10.4.2行为模式分类方法 1005

10.5形式行为学:信息化的形式化方法 1005

10.5.1信息化的形式化方法 1005

10.5.2行为模式的本体语义描述 1008

10.5.3行为模式的预期(规则性)语义描述 1009

10.5.4行为模式的态势语义描述 1010

10.5.5行为模式的评估语义描述 1011

10.5.6行为模式的类型指称语义描述 1012

10.6信息化生态观与新软件工程学的诞生 1014

10.6.1信息化生态观 1014

10.6.2新软件工程学概论:网络世界主体工程学 1016

10.6.3不改变软件的代码结构,如何改变主体行为 1029

10.6.4代理技术工厂 1030

10.7代理网格操作系统:网络代理的运行管理环境 1031

10.7.1在经典操作系统上模拟代理运营环境 1031

10.7.2代理网格操作系统提出与结构描述 1034

10.8网络世界的计算理论 1039

10.8.1网络计算机研究为什么长期没有进展 1039

10.8.2计算资源与计算主体 1041

10.8.3模拟生物细胞群体运行(群体计算模式) 1043

10.8.4网络群体不确定计算理论 1043

10.8.5网络无限群体计算理论 1046

10.8.6高阶无穷计算机计算理论 1051

10.9 TCAF网络世界的体系结构理论 1053

10.9.1信息化体系结构是什么 1053

10.9.2传统信息化体系结构方法 1057

10.9.3网络世界再现生命的关联模式体系结构方法 1057

参考文献 1062

附录 现代科学的启示 1064

A.现代科学的相互启示与困惑概论 1064

A.1分类科学之间相互借鉴带来的困惑 1064

A.2多科学分支不同发展形态带来的困惑 1067

B.物理学发展的启示 1069

B.1量子力学期望发展成超越分类的统一科学 1069

B.2物理学最高科学形态:在网络世界中再现宇宙和天体 1072

C.从生物进化的自组织理论谈起 1072

C.1进化=自然选择+群体组织优势 1074

C.2生物的自组织关联性如何实现的 1077

C.3生物学对信息化科学的建立有什么启示 1080

D.生物学的启示:行为的关联是生物主体独有的关联 1083

E.生物物质、能量、信息与行为的量子化结构描述是数学描述的基础 1086

E.1生命主体结构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1086

E.2生命物质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1087

E.3生命能量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1092

E.4生命信息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1095

E.5生命行为的量子化单位结构 1099

F.数学发展的启示:计算机可读和主体数学是数学的新天地 1099

F.1形式化与直觉主义 1099

F.2有限与无限 1100

F.3计算机可读数学 1102

F.4走向面向主体和不确定性的数学 1104

G.生物数学的启示:主体数学是在网络世界中再现虚拟生物世界的数学 1107

G.1单一生物系统动力模型 1108

G.2多生物系统动力模型 1110

G.3生物化学的动力模型 1111

H.信息化总体设计师和生物学家的对话 1113

H.1“不学习生物学就失去信息化科学前沿研究的资格” 1113

H.2信息化总体设计师如何取得讨论生物学的资格 1113

I.中国古典行为学与西方语言学推动历史的启迪 1115

I.1中国历史为何没有产生现代科学体系和工业革命 1116

I.2语言学与行为学关注点不同决定了中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不同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