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1
第一节 自然与农村经济概况 1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
二、土地资源概况 2
三、自然气候与水文地质条件 4
四、农村经济概况 9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9
一、农业发展历史 9
二、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第三节 耕地利用与养护的时空演变 12
一、耕地产出情况简要回顾 13
二、耕地土壤状况简要回顾 13
三、肥料投入情况简要回顾 14
四、自然灾害对耕地地力的影响 14
第四节 土壤分布规律 15
第二章 耕地地力调查 16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内容 16
一、调查方法 16
二、调查内容及步骤 17
第二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19
一、物理性状 19
二、化学性状 19
第三节 数据库的建立 20
一、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20
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20
第四节 资料汇总与图件编制 21
一、资料汇总 21
二、图件编制 21
第三章 耕地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 22
第一节 耕地立地条件 22
一、地形地貌 22
二、成土母质 22
三、成土过程 23
四、地形坡度 24
五、土壤侵蚀 24
第二节 农田基础设施 25
一、营造农田防护林 25
二、兴修水利工程 25
第四章 耕地土壤属性 26
第一节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 26
一、土壤有机质 26
二、土壤全氮 27
三、土壤碱解氮 29
四、土壤有效磷 29
五、土壤速效钾 31
六、土壤全钾 32
第二节 土壤微量元素 32
一、土壤有效锌 33
二、土壤有效铜 33
三、土壤有效铁 34
四、土壤有效锰 35
第三节 土壤理化性状 35
一、土壤pH 35
二、土壤容重 36
第五章 土壤类型及养分状况 37
第一节 土壤类型概述 37
一、暗棕壤类 37
二、黑土类 40
三、白浆土类 47
四、草甸土类 51
五、沼泽土类 54
六、泥炭土类 55
七、新积土类 55
八、水稻土类 56
第二节 土壤养分状况 58
一、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 58
二、土壤养分基本情况 59
第六章 耕地地力评价 77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的原则 77
一、综合因素研究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77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77
三、采用GIS支持的自动化评价方法的原则 77
第二节 耕地地力评价原理和方法 77
一、确定评价单元 79
二、确定评价指标 79
三、评价单元赋值 80
四、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80
五、确定指标权重值 83
六、计算耕地地力生产性能综合指数(IFI) 85
七、确定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分级方案 85
八、归并农业部地力等级指标划分标准 86
第三节 耕地土壤分类 86
一、耕地土壤分类系统 86
二、耕地土壤新旧土类检索 88
三、耕地土壤新旧亚类检索 89
四、耕地土壤新旧土属检索 89
五、耕地土壤新旧土种检索 90
第四节 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92
一、一级地 93
二、二级地 95
三、三级地 97
四、四级地 99
五、五级地 101
第七章 耕地区域配方施肥 103
第一节 县域耕地施肥区划分 103
第二节 测土施肥单元的确定 104
第三节 地力评价区域施肥单元施肥推荐 104
第四节 施肥单元关联施肥分区 105
第八章 耕地地力评价与土壤改良利用 108
第一节 概况 108
第二节 耕地利用及耕地投入产出 109
一、已利用土地 109
二、未利用土地 110
三、主要耕地等级投入产出情况 110
第三节 耕地地力调查结果分析 113
一、耕地地力等级变化 113
二、耕地土壤肥力状况 113
三、障碍因素及其成因 114
第四节 耕地土壤改良利用目标 116
一、总体目标 116
二、近期目标 116
三、远期目标 116
第五节 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 117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 117
二、犁底层的危害 118
三、土壤干旱和内涝问题 120
四、土壤肥力减退问题 120
第六节 土壤改良的主要途径 121
一、大力植树造林,建立优良的农田生态环境 121
二、改革耕作制度实行抗旱耕法 122
三、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 122
第七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123
一、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与依据 123
二、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方案 124
三、土壤分区的合理利用及改良措施 126
第八节 耕地土壤改良利用对策及建议 128
一、对策 128
二、建议 129
附录 130
附录1 依兰县大豆适宜性评价报告 130
附录2 依兰县玉米适宜性评价报告 138
附录3 依兰县耕地地力与平衡施肥报告 144
附录4 依兰县耕地地力评价与种植业布局 152
附录5 依兰县耕地保育技术措施 159
附录6 依兰县耕地地力调查工作报告 164
附录7 依兰县各行政村土壤养分含量表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