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世医书 第34册 综合类7》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清湖,周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开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3124614
  • 页数:100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卷 1

风门 1

明风篇 1

伤风 1

中风 3

附方 4

喑痱 15

瘟疫门 16

明疫篇 16

治瘟病活套 17

头面肿(俗名鸬鹚瘟、虾蟆瘟) 18

又神术汤六气加减例 19

火热门 20

明火篇 20

外内君相篇 21

病机篇 25

论热在血气之分 26

论五脏有邪身热各异 26

论表里热 27

论杂病发热恶寒与伤寒不同 28

恶寒非寒恶热非热论 30

第二卷 35

暑门 35

明暑篇 35

注夏 40

解?(音亦) 44

湿门 45

明湿篇 45

燥门 50

明燥篇 50

燥本风热论 51

论结燥病本不同 51

寒门 55

明寒篇 55

中寒(杂症附) 55

王海藏治三焦寒用药大例 59

寒中 61

背寒 62

身前寒 62

恶寒 62

第三卷 64

头痛门 64

头痛 64

头重 65

头风 66

雷头风(俗名,非古也) 70

大头病 72

面门 74

升麻汤辨 75

颊车病 77

目门 77

外障 80

内障 81

鼻门 84

鼻瘜肉 85

鼻鼽鼻渊 86

耳门 88

耳聋耳鸣 88

耳肿痛 90

口门 91

唇 96

舌门 96

齿门 97

咽喉门 98

喉痹 99

梅核气 101

第四卷 102

腹痛门(附:水鸣、小腹痛) 102

腹痛 102

腹中水鸣 103

小腹痛 104

胁痛门 105

胁痛 105

心痛门 107

心痛 107

胸满胸痛胸痹 111

虫痛 113

呕吐哕门 115

呕吐哕 115

呕吐膈气总论 116

胃风 121

恶心 121

呕苦水 122

呕沫 122

呕脓 122

呕长虫 122

伤酒呕吐 123

呕吐清水 123

噎膈 124

腰痛门 131

腰痛 131

第五卷 137

水肿门 137

水胀通论 137

水肿(出《素问》水热穴论) 138

论水气证治大法 140

论生死脉法 142

《脉经》叙诸水形症(原出《金匮要略》) 142

仲景治水大法 144

胀满门(一名臌胀) 155

臌胀说 157

附杂方 165

虫蛊 166

痞气门 168

第六卷 175

吐酸门 175

论吐酸属热 175

论杂病吐酸与病机外邪不同 175

辩《素问》、东垣论酸不同 176

停饮门 176

痰饮门(胶固稠粘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饮也) 179

怔忡惊悸门 193

心澹澹动 195

怒 195

善太息 196

恐 197

善悲 198

妊娠善悲 198

第七卷 199

咳嗽门 199

脏腑皆有咳 199

脉治 200

咳证死脉 200

论咳与嗽本一证 200

论嗽分六气无热无寒 201

论湿痰生嗽 201

干咳嗽 203

治咳嗽疏表之剂 203

治暑嗽之剂 204

治燥嗽之剂 205

治火嗽之剂 206

治寒痰嗽剂 208

治气嗽之剂 209

滋阴之剂 210

脏腑咳剂 211

食积痰嗽 212

食饱咳嗽 213

醋呛咳嗽 213

酒热伤肺咳嗽 213

痰嗽 214

肺胀 215

干咳嗽 216

咳嗽喉中作声 216

暴嗽失音 217

久嗽 219

收敛之剂(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220

杂方 221

妊娠咳嗽 223

喘门 224

开提之剂 231

开阖之剂 231

杂方 231

气短 气促 少气 234

喘与短气辨 235

产后喘 236

哮门 237

肺痿门(《金匮要略》、《千金方》、《脉经》论同) 239

肺痈门 241

第八卷 246

疟门 246

王节斋治疟活套 252

疟母 253

疟胀 254

产后疟 254

彭用光治疟活套 255

泄泻门 255

泄痢 263

泄痢辨 266

痢门(已前诸公皆释名滞下,经书又云肠澼) 267

滞下亦有挟虚挟寒 268

里急后重有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之异 269

发热 270

令气及时疫痢 270

身重 270

腹痛 270

白脓 271

赤脓 272

治赤白痢 272

纯鲜血 273

附禁方 275

紫黑血 277

脏毒下血 277

豆汁 278

泄痢作呕 278

噤口痢 278

下痢吃逆(俗名发呃) 279

下痢大孔痛 280

痢疾脱肛 280

虚坐努圊 281

痢而小便少 281

糟粕不实 281

久痢滑泄不固(有寒、有热、有虚) 281

休息痢 284

虫痢 285

疟痢 285

丹溪治痢活套 285

禁方 286

不治症及危症 286

王节斋治例 286

胎前痢疾 288

产后痢 289

第九卷 291

气门 291

九气见症 291

脉法 293

血门 296

诸见血症总论 296

呕吐血 298

咳血(咳嗽有声,而痰内有血者是也;或咳出纯是血痰) 304

咯血 唾血 痰涎血 307

鼻衄 310

产后鼻衄 312

齿衄(又名牙宣) 313

附方 313

舌衄 314

肌衄(一名血汗) 314

小便血(尿血不痛,痛者乃血淋也,当与淋门参治) 315

附方 315

下血 318

杂方 326

九窍出血(耳、目、口、鼻、大小便皆出血者是也) 327

中蛊下血 328

金疮出血 329

第十卷 330

虚怯虚损痨瘵门 330

总论 330

辨《明医杂著》忌用参芪论(出《石山医案》) 335

虚损治法 338

论精气夺则虚 340

论形气不足有余用补泻法 341

痨瘵 341

葛可久先生痨症《十药神书》内摘书七方 352

传尸痨 358

方外还丹 360

第十一卷 371

郁证门 371

痿证门 373

痿(痿谓痿弱,无力以运动) 373

论治痿独取阳明之旨 376

脚气门 380

脚气 380

脚气冲心为厥逆 389

白浊门 391

梦遗门(附:精滑不禁) 393

汗门(附:头汗、无汗、手足汗) 396

附杂方 398

头汗 399

手足汗 399

无汗 400

消瘅门(启玄子注:瘅为消热病也) 400

东垣六经渴治例 403

口燥咽干(此寻常口干者,非前消渴症也) 408

第十二卷 409

痹门 409

论四时受痹源流 刺痹穴法 411

引《灵枢》、《素问》论痹 411

行痹治剂(即走注疼痛) 413

痛痹(丹溪编为痛风门,今改之以复旧,从经旨也。) 416

肩背痛(附:臂痛) 423

著痹治剂(麻木同) 425

鹤膝风 431

挛 432

虚挛 434

一身尽痛 434

产后身痛 435

第十三卷 437

内伤门 437

伤饮 伤食 437

伤酒 438

伤食 440

不能食 448

积聚门 449

论妇人肠覃石瘕 449

积聚论 450

治积要法 462

第十四卷 466

癫狂痫门 466

明癫症 466

明狂症 468

明痫症 469

颤振门 478

瘈疭门 479

痓门(附:劳风) 481

痓痉辩 486

劳风(即痓之类) 486

不得卧多卧门 488

不得卧 488

多卧 490

烦躁门 491

健忘门 494

第十五卷 496

秘结门 496

大小便不通 501

小便不通门 503

杂方 507

癃门 508

淋闭余论 517

遗溺门 517

小便不禁 519

溺赤 523

闭癃遗溺不禁辨 523

脱肛门(附:截肠病) 524

前阴诸疾门 527

阴缩阴纵 527

阴痿 阴汗 阴冷 阴臭 528

阴肿阴痛 阴吹 530

?风(俗名肾脏风) 531

疝气门 531

第十六卷 545

霍乱门 545

霍乱 545

转筋 550

中恶客忤门 551

咳逆门 552

噫门(欲作嗳气) 554

下气门 555

下气 555

漏气走哺 555

嘈杂门 555

脉法 556

眩晕门 556

喑门 560

舌喑 喉喑 560

胎前产后喑 563

疸门 564

厥证门 567

论吐法 571

第十七卷 573

伤寒门 573

热论 573

仲景伤寒例 574

陶节庵辩仲景《伤寒论》 576

伤寒至捷法 579

十劝歌(彭用光) 580

治伤寒看证法则(陶节庵) 581

辨表里中三证(王好古) 583

辨阴阳二证(王好古) 583

太阳六传(王好古) 583

太阳证 584

太阳头痛 584

治太阳则不可越经(王好古) 584

问桂枝汤发汗 585

太阳禁忌不可犯 585

太阳证亦有当汗不当汗者 586

当汗而不汗生黄 586

当汗而发汗过多成痓 586

不当汗而汗成蓄血 586

血证见血自愈 586

知可解 586

知不可解 587

脉知可解不可解 587

易老九味羌活汤解利法 587

当汗而下之成协热利 588

太阳一下有八变 588

里传表 588

三阳三阴辨证用药治法(彭用光) 588

伤寒表证分别治法以便四时取用 589

伤寒里证治法宜次第 589

问两感邪从何道而入(王好古) 590

伤寒误下变有轻重 591

辨内外伤 591

狂言谵语郑声辩 592

阳明证不可犯禁忌 592

汗多亡阳 592

下多亡阴 592

伤寒五脏受病脉证相克诀 593

第十八卷 594

痰证 594

伤食 594

虚烦 594

脚气 594

论伤寒用药法则 595

阴经用药格法 595

治伤寒看证大略 595

《一提金》脉要 596

《截江纲》论脉 596

《伤寒撮要》论脉 596

六经图及《伤寒撮要》、《一提金》六经正治捷法 596

煎药法 602

劫病法 603

制药法 605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捶法 608

小柴胡汤证注释 609

第十九卷 621

药误伤人 621

病人应死证 621

望色 621

闻声 622

问因 624

切生死形状六经六绝脉 624

伤寒不可发汗 625

伤寒发汗不出熏法 625

伤寒汗出不住止法 625

伤寒可吐 626

伤寒不可吐 626

伤寒吐不出探法 626

伤寒吐不住止法 626

伤寒不可下 626

伤寒小便不通熏法 626

伤寒胸隔不宽熨法 627

妊娠伤寒护胎法 627

到伤寒病家不染病法 627

用药寒温合宜论 627

妊娠伤寒禁忌药 628

蒸脐法 628

熨脐法 628

中寒 629

伤寒合病 629

阴毒伤寒 629

夹阴伤寒 629

寒疫 630

大头伤寒 630

食积 631

中湿类伤寒 631

痰证类伤寒 631

内伤瘀血证发热状类伤寒 631

漱水不欲咽 632

昼夜偏剧 632

心下满 632

遗尿 633

大便自利 633

惊惕 633

呃逆 633

谵语 634

郑声 634

喑哑不言 634

阴证似阳 634

冷结 635

蛔厥 635

郁冒不仁 635

肉瞤筋惕 636

肉苛 636

百合 636

瘈疭 636

循衣摸床 637

舌卷囊缩 637

瘥后发肿 637

瘥后遗毒 637

瘥后发碗头疮 637

瘥后劳复 638

瘥后女劳复 638

瘥后阴阳易 638

瘥后虚弱 638

瘥后昏沉 639

瘥后饮酒复剧 639

妊娠伤寒 639

产后伤寒 639

不可水 640

再三汗下热不退 640

四肢冷(附:四肢沉重、四肢不收) 641

结阳 642

结阴 642

太阳传经用药 642

内伤似外感始为热中病 643

内伤似外感末传寒中病 643

内伤似外感阳明中热病 644

内伤似外感温热病 644

内伤似伤寒 644

房室伤风 645

房室伤寒 645

疮疡发热类伤寒 646

赤膈伤寒 646

黄耳伤寒 647

解?类伤寒 647

砂病类伤寒 648

摇头 648

身痒 648

未交接而作易病治 649

人迎气口脉 649

冲阳脉 649

太溪脉 649

结脉 650

促脉 650

代脉 650

第二十卷 655

妇人门 655

薛氏校注合宜禁忌凡例 655

调经门 657

经水或紫或黑论 658

经水当止不止 664

居经 664

月经不通(出《妇人良方》) 664

崩 671

赤白带下 676

寡妇师尼寒热如疟 683

梦与鬼交 685

热入血室 686

心胸嘈杂 687

痃癖疝瘕 688

脬转小便不利 690

小便数 691

遗尿失禁(附:小便出屎,此名交肠病也) 692

第二十一卷 694

小便出血 694

阴肿 695

阴痒 695

阴挺下脱 696

阴疮 697

交接辄血出痛 698

胎前恶阻及痰逆不食 698

胎动不安 700

胎漏下血(附:卒然下血,下如豆汁) 702

胎气上逼(子悬也) 705

妊娠心腹痛 706

妊娠腰背痛 707

妊娠小腹痛 708

妊娠心腹胀满 708

妊娠数堕胎 709

胎不长 710

堕胎后血下不止 711

未足月欲产 712

过期不产 713

妊娠咳嗽 713

妊娠吐血衄血 714

子烦 715

第二十二卷 717

妊娠烦躁口干 717

妊娠风痉子痫 717

妊娠瘈疭 718

妊鬼胎 719

妊娠不语(此名曰喑) 720

妊娠伤寒热病防损胎 720

妊娠伤寒 721

妊娠时行病 722

过时热病 723

热病胎死腹中 724

妊娠疟疾 724

妊娠泄泻 725

妊娠下痢黄水 726

妊娠大小便不通 726

妊娠小便不通(名曰转脬) 727

子淋 728

妊娠遗尿 729

妊娠尿血 729

妊娠胎水肿满 730

腹内钟鸣 731

孕痈 732

脏躁悲伤 732

妊娠十月宜服滑胎汤药 733

十一产论 734

催生 736

交骨不开 产门不闭 737

产难方论 738

下死胎方 738

产难生死脉诀 739

胞衣不出 739

产后血晕 740

产后颠狂 741

产后狂言谵语 742

产后不语 742

第二十三卷 744

产后乍见鬼神 744

产后心神惊悸 744

产后中风恍惚 745

产后极虚生风 745

产后虚汗不止 746

汗多变痉 748

产后口噤腰背反张 748

产后中风 749

产后四肢筋挛 749

产后遍身疼痛 750

产后腰痛 750

产后腹痛儿枕痛 751

产后寒疝腹痛 752

产后两胁胀痛 753

产后血瘕 753

产后发热 753

产后虚烦发热 754

产后血渴 755

产后乍寒乍热 755

产后疟疾 756

呕吐腹胀及呕逆不食 757

产后喉中气急喘促 759

产后口鼻黑鼻衄 759

产后月水不通 760

产后四肢浮肿 760

产后腹痛泻利 761

产后赤白痢 761

产后大便秘涩 762

产后大小便不通 763

产后遗粪 763

产后诸淋 764

小便不禁 764

产后小便出血 765

产后阴脱玉门不闭 765

产后乳少或止 766

妇人茧唇 766

第二十四卷 769

耳 769

杂方 771

结核方论 772

赤白游风 775

妇人?痃(一名便痈,一名便毒,俗名?子。) 775

鹤膝风 777

妇人足跟疮肿 778

肺痈 778

肠痈 780

乳痈 乳岩 781

第二十五卷 783

小儿门 783

初诞门 783

噤风 撮口 脐风(三症一种病也) 785

脐突光肿 脐汁不干(附:肠痈) 789

鹅口白屑 790

鼻风伤囟 790

潮热 791

风热 792

看小儿外症形色声音脉息 793

诊脉歌 793

看颅囟要略 794

伤乳 795

入门看症歌 795

变蒸 795

明惊风篇 796

急惊风 796

慢惊 802

夜啼 客忤 躽啼 806

丹毒 赤游风肿 807

口疮 809

重舌 木舌 弄舌 肿腭 肿龈 809

语迟 810

断乳法 811

行迟 811

项软 811

滞颐 812

第二十六卷 813

脱肛门 813

哮喘门 814

哮喘辨 814

明治哮 815

明治喘 815

咳嗽门 818

吐泻门 819

癖门 823

淋门 825

遗尿门(尿床附) 826

外肾光肿门 827

痢门 828

噤口痢 831

疟门 832

吃泥门 834

吃生米门 834

耳门 835

龟胸龟背门 837

虫门 837

疳门 839

痫门 846

第二十七卷上 849

《痘疹心印》小引 849

原痘 849

痘不宜毒物酵发 851

戒用天灵盖 852

肾无痘辩 852

首尾不可汗下辩 853

审证 853

总验部位 854

夹斑 856

夹疹(疹即麻也) 857

夹沙 857

夹疥疮 857

干枯黑陷紫陷 858

白陷灰陷 858

内溃 858

痒塌 859

目睛露白 859

声哑 860

水呛 860

惊搐(附:癫痫) 860

烦躁 861

发渴 861

嗳气 862

不食 862

汗多 862

诸失血 863

阴囊发肿 863

痘后浮肿 863

验动静 863

发热有数种 865

初发热三朝证治活法 866

痘宜依期施治治贵通变 868

血热痘症禁忌 873

见标三日证治活法 874

贼痘 877

起壮三日证治活法 877

灌脓三朝证治活法 880

收靥三朝证治活法 882

落痂症及靥后余症 884

第二十七卷下 886

原痘发五藏之故 886

苕上陈氏家传顺逆二十四痘形 887

琐言十五种怪痘状象治法 890

第二十八卷 893

异痘须知 893

妇女痘 897

原疹 923

麻疹轻重不治三症要诀 927

水痘症 927

第二十九卷 931

外科门小引 931

疮科总论 931

五发痈疽论 932

华佗痈疽疮肿论 933

背疽其源有五 934

治痈疽用药大纲 934

痈疽用香药调治论 935

五发痈疽通治方 935

疔疮(多生四肢,发黄,疱中或紫黑,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也)。 951

反花疮(疮有胬肉凸出者是也) 955

杂疮 955

妇人阴疮 960

癣 962

臁疮 963

第三十卷 966

便毒 疳疮 杨梅疮 966

金疮 970

杖疮 971

冻疮 972

犬咬 972

疯犬咬 973

箭伤 974

蛇伤 975

人咬伤 975

瘰疬门(附:马刀、瘿、瘤、结核) 975

肠痈门(附:胃脘痈) 983

痔漏门 985

汤火门 994

颠扑损伤门 995

杂方 999

疠风 1001

《赤水玄珠》跋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