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超越“现代性”视野:赵树理文学评价史反思 1
一、赵树理的“新奇”性 2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外 4
三、“现代”“个体”及其外 7
四、“民间”“地域文化”及其外 10
五、超越“现代性”视野 15
第一章 赵树理评价与当代文学规范的变迁 17
引论:1940—1950年代文学格局中的赵树理 17
一、《小二黑结婚》发表前后 21
二、《讲话》和“赵树理方向” 25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赵树理创作的“缺陷” 36
结语:规范内外的赵树理文学 49
第二章 赵树理文学的内在历史视野 52
一、“民族形式”的创制:重审“五四新文艺” 55
二、“现代”还是“传统”:赵树理文学的性质 66
三、“反现代的现代性” 74
四、赵树理文学现代性的独特内涵 80
尾声:赵树理文学的命运 95
第三章 再思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97
一、作为问题的“现代性”:从两篇文章说起 99
二、语言:“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媒介 102
三、主体:个人主义、“新人”与“还原” 109
四、资源:“新质发于旧胎”与现代性悖论 114
第四章 《三里湾》与赵树理的乡村乌托邦书写 120
一、赵树理文学的结构与要素 120
二、《三里湾》:赵树理的“自觉”之作 127
三、以村庄为主人公的另类现代小说 140
四、村庄叙事:“共同体”与“社会”的融合 148
五、“生活的艺术化”与别样地“看风景” 162
六、村庄里的中国:文化、国家与“社会主义”想象 175
小结 189
结语 赵树理的历史意义 190
参考文献 202
后记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