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言/贾浩 1
原序言/汪熙 1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经济史 3
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取向问题——外因、内因或内外因结合 3
从轮船招商局看洋务派经济活动的历史作用 19
论晚清的官督商办 56
试论洋务派官督商办企业的性质与作用 97
从汉冶萍公司看旧中国引进外资的经验教训 115
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 143
在非经济领域也要有点竞争 188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人物 193
论盛宣怀 193
论郑官应 196
论徐润 222
一代宗师陈翰笙 226
跨越四个时代的陈翰笙 234
良师益友——汪道涵 237
第三部分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与保险业 243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243
关于建立我国国际贸易学的几点意见 247
中国的对外贸易 251
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 278
关于上海开展补偿贸易的情况调查 285
关于上海劳务出口的情况调查 295
离开了空间与时间的结合就是“隔靴搔痒” 301
关于保险与市场经济 307
人才!人才!中国保险业呼唤人才 310
技术·资金·速度·从战后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谈起 312
第四部分 欧美随想 321
从赫德信函想到的一个呼吁 321
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324
美国的“思想库” 327
从《美国万花筒》说起 329
林肯的一封家信 332
巴黎的小巷文化 334
巴黎的地铁 336
第五部分 印度史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研究 341
有关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的几个问题 341
《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前言 358
《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鸣谢 361
《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后记 363
第六部分“盛宣怀档案资料”主编前言 367
第一卷 甲午中日战争·主编前言 367
第二卷 义和团运动·主编前言 369
第三卷 辛亥革命前后·主编前言 371
第四卷 汉冶萍公司·主编前言 373
第五卷 湖北开采煤铁总局 荆门矿务总局·主编前言 375
第六卷 中国通商银行·主编前言 377
第七卷 上海机器织布局·主编前言 379
第八卷 轮船招商局·主编前言 381
第七部分“美国管理协会·斯米克管理丛书”主编前言 385
第一辑主编前言 385
第二辑主编前言 387
第三辑主编前言 389
第四辑主编前言 391
第五一八辑主编前言 393
附录 397
一、访谈与评介 397
汪熙访谈录 397
汪熙:中美关系介于冲突与不冲突间 411
史料·观点·构思·表达 418
读《近代史思辨录》 422
关于《朴斋晚清经济文稿》 424
关于决策和教训 426
国外研究我国近代政治、经济史动态简况 428
二、国外访学报告 430
1981年访英分析与评价 430
1984年访美总结报告 439
1986—1987年访美总结报告 450
1990—1991年访法、访美总结报告 455
1991年访日总结报告 460
三、汪熙先生学术著述目录系年 463
后记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