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孟氏源流 3
第一章 孟氏溯源 3
一、“孟”字的产生及含义 3
二、“孟氏”的由来 4
三、孟子得姓先系 6
第二章 宋代之前孟氏的迁徙与分布 12
一、孟氏人口及分布 12
二、秦、汉、三国时期的孟子后裔 13
(一)概述 13
(二)长者风范的云中郡守 15
(三)湖北江夏孟宗一族 19
(四)曹魏政权下的外属孟康 22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22
(一)山东平昌郡孟昶与孟怀玉家族南迁京口 23
(二)北魏司空孟威家族的迁徙 27
(三)南迁余波中的孟表 30
(四)饱受战乱兵燹而屡迁不止中的孟氏 30
四、隋唐五代时期 32
(一)概说 32
(二)《元和姓纂》中的孟氏 34
(三)迁徙到湖南等地的孟琯支脉 35
(四)孟浩然家世初探 38
(五)谪官南迁的江西丰城支脉 45
(六)后蜀帝王孟知祥家世 47
(七)湖北南迁至浙江黉源支脉 56
第三章 宋元以来的孟氏迁徙与分布 59
一、孟子故里的孟氏中兴 59
二、护驾南迁的孟氏南支兴起 60
三、朝代更迭,迁徙不止 62
(一)南宋抗金名将孟宗政家世 62
(二)江西迁湖南的蓝山孟氏 64
(三)黄土高坡上的长头村孟氏 64
(四)“江西填湖广”中的孟氏 66
(五)“湖广填四川”中的孟氏 70
(六)山西大移民中的孟氏 71
(七)“靖难之役”后的孟氏 71
(八)“闯关东”迁徙大潮中的孟氏 72
四、移居国外的部分孟氏 75
五、国内孟子后裔主要支脉 77
(一)人口数量较大的支脉 77
(二)历史相对较远的支脉 77
第四章 宋代之前孟子家世辨疑 80
一、从编修家谱说起 80
二、《三迁志》与《孟子世家谱》的参照对比 83
三、唐《元和姓纂》与《孟子世家谱》的比照 85
四、正史与《孟子世家谱》的比照 87
五、墓志铭与《孟子世家谱》的比照 90
六、孟龙符家世的疑惑 95
第五章 孟氏家谱 102
一、孟氏修谱概略 104
二、孟氏家谱的类别 106
三、孟氏家谱的谱法体例 107
(一)欧体 108
(二)苏体 109
四、传统谱牒的内部结构 113
五、各流寓支派请修支谱的传统过程 115
六、各流寓支谱中的传统“修谱凡例” 115
七、孟氏家谱保存状况 118
八、当今孟氏家谱续修概况 119
(一)“标准支谱”的修谱情况介绍 120
(二)“自修谱”的情况介绍 120
九、家谱续修中的流弊 122
(一)世系虽长远,却不可靠 122
(二)修谱者的资料、视野及其素质 122
十、对现在续修孟氏全谱的建议 123
(一)应该日积月累,届修不断 123
(二)抢修家谱,刻不容缓 123
(三)广扩宗支,要普编靡遗 124
(四)修谱要具有时代特征 124
下篇 孟氏文化 131
第六章 孟子及孟子思想 131
一、孟子生平与历代尊崇 131
(一)孟子生平 131
(二)历代文人学士对孟子的推崇 134
(三)历代朝廷对孟子的封赐 135
(四)颜孟易“亚” 136
二、孟子思想 137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137
(二)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138
(三)孟子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一些真知灼见 171
(四)孟子发展了孔子哪些思想 180
(五)孟子对儒学的突出贡献 182
(六)《孟子》与《论语》在撰写上的区别 183
(七)孟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85
(八)孟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190
第七章 孟母的教子文化 193
一、孟母教子的典故 193
(一)三迁择邻 193
(二)断机劝学 194
(三)买肉示信 195
(四)劝阻出妻 196
(五)励子行道 197
二、历代朝廷对孟母的祭祀与封赐 200
三、孟母三迁地故址简介 202
四、孟母与中华母亲节 203
第八章 孟子故里古迹 206
一、孟子出生地 206
二、“三孟” 207
(一)孟庙 209
(二)孟府 211
(三)孟林 213
第九章 孟氏家族文化 216
一、家族文化的概念及重要性 216
(一)家族文化的概念 216
(二)家族文化的重要性 218
二、孟氏家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219
(一)有公认的始祖孟子 219
(二)有孟母教子文化的杰出榜样 219
(三)以修身育人为本 220
(四)祭祀孟母、孟子 220
(五)有家谱流传于后世 222
(六)有全国统一的字辈谱 223
(七)按辈分称呼更加认亲 228
(八)族规、家训 228
第十章 孟氏历史名人 231
(一)后蜀帝王 231
(二)宋代帝后、外戚 231
(三)仕宦 233
(四)崇文 235
(五)宣武 240
(六)孝行 244
(七)风范 245
(八)儒商 246
(九)学者、专家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