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方言考》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敖小平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32650026
  • 页数:9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题为《南通方言考》,是一部以极具研究价值的南通方言为素材、以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为主旨的语言学著作。读者对象为具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语言研究爱好者和地方文化工作者。作者力图结合汉语方言研究,以尽可能浅显的语言介绍现代语言学的知识与成就。本书共分七卷,分别是概论篇、语音篇、历史篇、文字篇、词汇篇、语法篇和语料篇。通过对语言学理论的介绍和对语言学方法的应用,作者希望能够对南通方言有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深入的描写,也希望藉由此书为其他方言的描写和研究提供一个参照,为全国各地保护方言的努力尽绵薄之力。南通方言是作者的母语,在全国各地方言中占有极为特殊的地位。这一方言形成于孤悬江海达六个世纪的胡逗洲上,由各地移民的语言混合而成,是汉语方言中的克里奥尔,与附近的江淮官话和北部吴语都不能通话。南通方言中保存有许多其他方言中已经消失的古代汉语成分,还有一些其他方言中很少见的语言现象,十分值得研究。

许宝华序 1

颜逸民序 5

王宇明序 7

自序 9

卷一 概论篇 3

第一章 南通方言概况 3

第一节 南通方言的定义 3

第二节 使用范围与人口 5

第三节 南通方言的特点 6

第四节 南通方言的研究 7

第二章 南通方言起源 9

第一节 南通疆土的由来 9

第二节 南通地区的历史 11

第三节 南通人口的来源 12

第四节 南通方言的形成 13

第三章 南通方言辨析 16

第一节 南通周边的方言 16

第二节 与如东话的异同 17

第三节 与如皋话的异同 17

第四节 与金沙话的异同 18

第五节 与通东话的异同 19

第六节 与海门话的异同 20

第七节 南通方言鉴别法 22

第八节 南通方言内部差异 24

第四章 南通方言现状 25

第一节 南通方言的生态 25

第二节 南通方言的存续 26

第三节 方言保护的意义 27

第四节 南通方言的保护 28

第五章 史料文献评介 30

第一节 初创时期 30

第二节 兴盛时期 37

第三节 繁荣时期 44

第四节 结语 49

卷二 语音篇 53

第一章 语音学简介 53

第一节 语音学及其分支 53

第二节 发音语音学简介 54

第三节 记音与国际音标 58

第四节 声学语音学简介 61

第二章 南通语音系统 67

第一节 南通音系全貌 67

第二节 南通音系文献 69

第三节 南通音系析疑 74

第四节 南通音系详解 84

第五节 南通音系总结 92

第三章 南通语音内部差异 95

第一节 城区口音与乡村口音 95

第二节 老派口音与新派口音 97

第三节 误读引起的不同发音 98

第四章 音位学简介 100

第一节 音位与音位变体 100

第二节 语音的分布与变化 101

第三节 变音规律与区别性特征 102

第五章 南通音位系统 104

第一节 南通语音的切分 104

第二节 南通语音的分布 106

第三节 南通语音的配合 109

第四节 声韵调音位分析 114

第五节 声韵调生成规则 120

第六节 音位分析的用途 122

第六章 南通语流音变 123

第一节 音段音位的变化 123

第二节 南通合音词现象 133

第三节 超音段音位的变化 135

第四节 音段和超音段协同变化 145

第五节 语流音变与节律和语速 147

附录 南通方言基本音节表 150

卷三 历史篇 159

第一章 音韵学简介 159

第一节 反切注音与切语用字 159

第二节 中古韵书与切韵音系 160

第三节 守温字母与声类研究 161

第四节 等韵图与等韵学研究 162

第二章 古今音系的比较 168

第一节 切韵语音系统的确认 168

第二节 古今音系比较的方法 169

第三节 古今声母系统的对照 172

第四节 古今韵母系统的对照 182

第五节 古今声调系统的对照 191

第三章 南通语音的变迁 193

第一节 古代语音的构拟方法 193

第二节 原始汉语音系的构拟 194

第三节 关于切韵性质的争论 198

第四节 南通声母的历史音变 200

第五节 南通韵母的历史音变 205

第六节 历史音变规律性浅说 212

第七节 对汉语史研究的启示 213

第四章 历史音变之例外 215

第一节 历史音变规律性问题 215

第二节 方言借音造成的例外 216

第三节 古音残留造成的例外 218

第四节 误用误读造成的例外 222

第五节 局部音变造成的例外 224

第六节 起因不明的例外字音 226

第七节 南通方言的文白异读 227

第五章 南通方言系属 229

第一节 方言分类理论与实践 230

第二节 官话方言之说不可信 232

第三节 过渡方言之说不可信 233

第四节 客赣通泰同源说辨析 235

第五节 环吴语地带语言现象 236

第六节 通泰徽方言同源现象 238

第七节 与金沙和通东的关系 242

第八节 南通方言性质与系属 244

附录一 切韵音系与南通音系对照 245

附录二 北京音系与南通音系对照 261

附录三 上海音系与南通音系对照 271

卷四 文字篇 283

第一章 语言文字概论 283

第一节 文字与普通文字学 283

第二节 汉字与汉文字学 284

第三节 语言文字之关系 285

第二章 汉语方言文字 287

第一节 方言与方言文字 287

第二节 方言汉字用法分类 292

第三节 考本字的原则与方法 293

第三章 南通方言用字 296

第一节 南通方言书面文献 296

第二节 南通方言用字概况 297

第三节 研究文献与用字范围 297

第四节 参考资料与使用方法 298

第四章 南通方言本字考 300

第一节 没有争议的本字 300

第二节 需要优选的本字 308

第三节 需要甄别的本字 309

第四节 需要订正的本字 319

第五节 需要增补的本字 319

第六节 文献遗漏的本字 326

第五章 南通方言通字考 327

第一节 没有争议的通字 327

第二节 取代本字的通字 330

第三节 取代借用字的通字 333

第四节 更多取代本字的通字 343

第五节 更多取代借用字的通字 344

第六节 文献遗漏的通字 352

第六章 南通方言借用字研究 353

第一节 南通方言借音字 353

第二节 南通方言借义字 363

第三节 南通方言借形字 366

第四节 南通方言虚词用字 370

第七章 南通方言拼音方案 377

第一节 为何需要罗马拼音 377

第二节 语音标准与字符形式 378

第三节 南通方言拼音方案 378

附录一 南通方言用字总表 385

附录二 南通方言同音字表 429

附录三 本卷南通方言用字研究索引 441

卷五 词汇篇 455

第一章 词汇学简介 455

第一节 词汇学基本概念 455

第二节 词汇学研究范围 456

第三节 汉语方言词汇学 458

第二章 南通方言词汇史料 461

第一节 南通方言词汇研究史 461

第二节 词汇研究史料分析 462

第三节 史料性质与收词范围 467

第三章 南通方言词汇研究 468

第一节 采词方法与原则 468

第二节 词语解释的要素 470

第三节 词表排序与词义分类 470

第四节 南通方言特有词语分析 472

第四章 南通方言词汇探源 473

第一节 来自上古汉语的词 473

第二节 来自中古汉语的词 476

第三节 来自近代汉语的词 483

第四节 来自现代汉语的词 488

第五节 来自周边方言的词 489

第六节 来自外国语言的词 491

第五章 方言词汇比较 494

第一节 方言共有词汇现象 494

第二节 方言共有词汇成因 495

第三节 方言词汇比较方法 496

第四节 周边方言词汇比较 496

附录 南通方言特有词表 500

卷六 语法篇 601

第一章 语法研究 601

第一节 语法学简介 601

第二节 汉语语法研究 605

第三节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609

第四节 南通方言语法研究 610

第二章 名词与代词 612

第一节 名词、代词概况与分类 612

第二节 普通名词构词法 612

第三节 专有名词构词法 621

第四节 时间名词与用法 622

第五节 处所名词与用法 624

第六节 名词性质与形态 626

第七节 代词分类与用法 628

第三章 形容词与数量词 632

第一节 形容词概况与分类 632

第二节 形容词构词法 633

第三节 形容词性质与形态 635

第四节 数词分类与用法 636

第五节 量词分类与用法 638

第四章 动词与动词形态 640

第一节 动词概况与分类 640

第二节 动词的构词法 642

第三节 动词属性与形态 645

第五章 虚词总论 651

第一节 副词 651

第二节 介词 654

第三节 连词 656

第四节 助词 659

第五节 叹词 660

第六节 拟声词 661

第六章 短语结构 663

第一节 名词短语 664

第二节 数量词短语 667

第三节 形容词短语 668

第四节 介词短语 671

第五节 动词短语 671

第六节 主谓短语 679

第七节 否定式短语 679

第八节 复合式短语 681

第七章 句法规则 685

第一节 句子与句法研究 685

第二节 句子与语气助词 686

第三节 句子成分与结构 688

第四节 句子的基本形态 690

第五节 几种特殊的句式 693

第六节 焦点与聚焦手段 697

第七节 否定范畴与句式 702

第八节 疑问范畴与句式 703

第八章 语法系统比较 708

附录一 南通话语法与北京话语法对照 710

附录二 南通话语法与上海话语法对照 714

卷七 语料篇 720

第一章 通俗常言 720

第一节 谚语 720

第二节 熟语 736

第三节 歇后语 748

第二章 儿歌童谣 760

第一节 游戏谣 760

第二节 讥诮谣 766

第三节 育儿谣 769

第四节 谜语谣 776

第五节 绕口令 778

第三章 民谣山歌 780

第一节 叫卖歌谣 780

第二节 利市歌谣 782

第三节 牌儿经 784

第四节 南通山歌 804

第五节 叙事长诗 808

第四章 地方戏曲 826

第一节 僮子戏及其流变 826

第二节 僮子戏文本考证 827

第三节 《陈英卖水》节录 831

第五章 民间故事 841

第一节 童话 841

第二节 传说 852

第三节 笑话 864

第六章 现代文学 879

第一节 市俗小说 879

第二节 随笔掌故 892

第三节 方言歌曲 897

第四节 方言电影 902

第七章 大众传媒 913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南通方言 913

第二节 “总而言之”节目实录 914

第三节 “今晚评谈”节目实录 926

附录 常用字词统计 937

参考文献 940

后记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