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新元古代地层层序与划分 3
第1章 全球新元古代沉积地层研究现状 3
1.1 引言 3
1.2 新元古代地球历史特征 3
1.3 新元古代地层划分沿革 6
1.4 新元古代地层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11
1.5 全球新元古代沉积地层的发育特征与对比 14
参考文献 19
第2章 中国东部中—新元古代地层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 25
2.1 引言 25
2.2 华北中元古代地层的底界年龄新标定 28
2.3 蓟县剖面缺失1.2 ~1.0Ga的Pt?地层 29
2.4 青白口系骆驼岭组和景儿峪组在地层柱中的位置 31
2.5 华南地区江南造山带年代学进展 32
2.6 扬子克拉通“南华系” 41
2.7 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年代学新认识 42
2.8 结论与讨论 45
参考文献 45
第3章 燕辽裂陷带中—新元古界地层序列和划分 51
3.1 引言 51
3.2 地层研究沿革 53
3.3 地层序列 57
3.4 地层划分依据 73
3.5 《中国地层表(试用稿)》尚存问题 78
3.6 新的建议 82
3.7 基本结论和存在问题 85
参考文献 86
第4章 华南埃迪卡拉纪(震旦纪)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 89
4.1 引言 89
4.2 岩石地层序列 89
4.3 碳同位素地层学特征 90
4.4 微体古生物群特征及微化石生物地层序列 91
4.5 宏体生物群特征及其生物地层序列 93
4.6 生物地层序列与年代地层格架建立 97
4.7 结论 97
参考文献 98
第二篇 中—新元古代地层、生-储-盖层发育与沉积背景 107
第5章 华南新元古代地层、生-储-盖层发育与沉积环境 107
5.1 引言 107
5.2 新元古代地层框架与构造背景 109
5.3 青白口纪沉积盖层的发育特征及区域对比 110
5.4 南华系发育特征、划分与对比 114
5.5 震旦系发育特征、地层划分与对比 119
5.6 新元古代油气生-储-盖层的发育状况 128
参考文献 130
第6章 元古宙氧化-还原分层海洋与烃源岩的生物地球化学背景 136
6.1 引言 136
6.2 古海洋氧化-还原代指标 137
6.3 元古宙古海洋的氧化-还原 142
6.4 氧化-还原分层的前寒武纪海洋 144
6.5 元古宙烃源岩及生物地球化学背景 147
参考文献 150
第7章 燕辽裂陷带中—新元古界层序地层、沉积相及生-储-盖组合配置研究 158
7.1 区域地质概况 158
7.2 层序地层学格架 159
7.3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178
7.4 层序地层格架内生-储-盖组合 189
7.5 结论 191
参考文献 192
第8章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与沉积背景 195
8.1 引言 195
8.2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 196
8.3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对比 200
8.4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沉积环境讨论 204
8.5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生烃潜力分析 204
参考文献 204
第9章 前寒武纪烃源岩特征与发育背景浅析 207
9.1 引言 207
9.2 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208
9.3 烃源岩发育的规律与可能机制 211
9.4 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 214
参考文献 216
第三篇 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发育的地质构造背景与岩浆活动 221
第10章 元古宙中期(约1800~1300Ma)全球伸展盆地及其与哥伦比亚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221
10.1 引言 221
10.2 西伯利亚古陆元古宙中期盆地 223
10.3 印度温迪彦(Vindhyan)盆地 228
10.4 北澳大利亚麦克阿瑟(McArthur)等盆地 229
10.5 北美贝尔特(Belt)盆地 232
10.6 波罗的(Baltica)古陆元古宙中期盆地 233
10.7 华北克拉通元古宙中期盆地 235
10.8 哥伦比亚超大陆聚散过程及其对中元古代盆地性质的制约 239
10.9 结论 242
参考文献 242
第11章 华北元古宙的多期伸展与裂谷事件 245
11.1 引言 245
11.2 华北克拉通的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主要裂谷与沉积地层 246
11.3 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与物源 258
11.4 主要的岩浆活动 262
11.5 华北克拉通多期裂谷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274
11.6 结论 276
参考文献 277
第12章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元古代沉积盆地演化 287
12.1 引言 287
12.2 区域地质背景 288
12.3 地层格架 289
12.4 沉积特征 290
12.5 不整合面分析 292
12.6 构造意义 294
参考文献 297
第13章 华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 301
13.1 引言 302
13.2 华南前新元古代结晶基底 302
13.3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 304
13.4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 307
13.5 华南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317
参考文献 319
第14章 燕辽裂陷带中元古界下马岭组辉长辉绿岩岩床成岩机制与侵入时间 325
14.1 区域地质背景 325
14.2 辉长辉绿岩岩床的岩石学 329
14.3 地球化学特征 332
14.4 成岩年龄:斜锆石年代学 336
14.5 燕辽裂陷带1400~1300Ma基性火成岩成岩机制 339
参考文献 341
第15章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华北克拉通烃源岩发育的耦合关系 343
15.1 引言 343
15.2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在华北克拉通的响应 344
15.3 燕辽裂陷带宣龙坳陷下马岭组烃源岩的发育背景 350
15.4 超大陆裂解与烃源岩发育的耦合关系 358
15.5 结论 362
参考文献 362
第四篇 中—新元古界油气富集成藏、保存条件与资源前景 371
第16章 全球与中国东部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 371
16.1 引言 371
16.2 全球中—新元古界的油气资源 372
16.3 中国东部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 385
16.4 结论 397
参考文献 398
第17章 燕辽裂陷带中元古界烃源层与油源 401
17.1 引言 401
17.2 中元古界烃源层段 403
17.3 有机质类型与热演化 413
17.4 中元古界油苗、沥青的烃源分析 417
17.5 结论 429
参考文献 430
第18章 冀北坳陷中元古界油气成藏史重建 433
18.1 引言 434
18.2 石油地质背景 434
18.3 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地层沉积-埋藏史重建 437
18.4 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地层热演化史 442
18.5 结论 446
参考文献 447
第19章 辽西坳陷中—新元古界生-储-盖组合与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449
19.1 引言 449
19.2 区域地质背景 450
19.3 辽西坳陷中元古界具备大规模成藏基本条件 450
19.4 中—新元古界油苗原生性与古老地层油气勘探新领域 464
19.5 晚期成藏利于油气资源的保存 465
19.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探讨 467
参考文献 468
第20章 南华北地区中—新元古界含油气性分析 469
20.1 引言 469
20.2 区域地质概要 469
20.3 中—新元古界含油气性分析 483
20.4 结论与讨论 491
参考文献 492
第21章 南华北地区下寒武统马店组烃源层研究 497
21.1 引言 497
21.2 马店组地质时代和岩性特征 498
21.3 沉积-构造环境和分布特征 502
21.4 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 503
21.5 烃源岩有效性分析 506
参考文献 507
第22章 四川盆地及邻区震旦系含气性与勘探前景 510
22.1 引言 510
22.2 震旦系天然气勘探概况与成果 510
22.3 南华纪地质事件与油气生成 513
22.4 陡山沱组黑色页岩——扬子克拉通潜在的烃源层 515
22.5 灯影组储层特征及其分布 517
22.6 油气成藏问题 521
22.7 勘探前景及勘探目标 524
参考文献 525
第23章 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前景分析 527
23.1 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历史回顾 527
23.2 地质构造背景与地层划分沿革 529
2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研究 533
23.4 油气运聚特征 539
23.5 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前景 539
参考文献 541
第24章 川西北龙门山前山带沥青脉的石油地质特征 542
24.1 引言 542
24.2 特殊的地质背景 543
24.3 沥青脉的分布与特征 545
24.4 沥青理化性质和品位 550
24.5 沥青物质来源探讨 551
24.6 大沥青脉的成因机制 557
参考文献 558
附录 主题词分类索引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