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高等教育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多媒体融合创新教材 预防医学 供临床医学类、护理学类含助产、医学技术类、药学等专业使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吕文戈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4538361
  • 页数:332 页
图书介绍: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第一篇 医学统计学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

一、变量与变量值 1

二、总体与样本 2

三、同质和变异 2

四、参数与统计量 2

五、误差与抽样误差 3

六、频率与概率 3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 3

第三节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4

一、设计 4

二、收集资料 4

三、整理资料 5

四、分析资料 6

第二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7

第一节 平均数与标准差 7

一、频数分布表 7

二、平均数 9

三、标准差 13

四、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16

第二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与t检验 19

一、抽样误差与标准误 19

二、假设检验与t检验 22

第三节 方差分析 28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8

二、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30

三、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31

一、离均差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 32

四、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 34

五、方差分析的正确应用 35

第三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37

第一节 相对数 37

一、常用相对数的种类及其计算 37

二、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39

三、率的标准化 39

四、医疗卫生工作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42

第二节 率的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 44

一、率的抽样误差与总体率的区间估计 44

二、两个率比较的U检验 45

三、计数资料的χ2检验 46

第四章 秩和检验 55

第一节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55

一、配对设计的两样本秩和检验 55

二、单一样本与总体中位数比较的秩和检验 57

第二节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58

一、原始数据的两样本比较 59

二、频数表资料(或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 60

第三节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1

一、原始数据的多个样本比较 61

二、频数表资料或等级资料的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 62

第五章 线性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 64

第一节 线性相关 64

一、线性相关的概念 64

二、相关系数的意义与计算 65

三、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66

四、线性相关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67

第二节 线性回归 67

一、线性回归的概念 67

二、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68

三、总体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69

四、决定系数的意义 71

五、线性回归的应用 71

六、线性回归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72

第三节 秩相关 73

一、秩相关的应用条件 73

二、秩相关的计算及显著性检验 73

第四节 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和联系 74

一、区别 74

二、联系 74

第六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76

第一节 统计表 76

一、统计表的结构 76

二、统计表的种类 76

三、制表的基本原则和制表要求 77

四、有缺陷的统计表示例 78

第二节 统计图 79

一、制图的基本要求 79

二、常用的几种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 79

第二篇 卫生学 85

第七章 卫生学总论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卫生学的形成与发展 85

二、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86

三、医学生学习卫生学的必要性及目的 87

第二节 大卫生观 88

一、医学模式 88

二、全球卫生战略 89

三、初级卫生保健 92

四、三级预防 93

五、社区卫生服务 95

第三节 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 97

一、自我保健 97

二、健康教育 98

三、不良社会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99

第八章 环境与环境污染 105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105

一、基本概念 105

二、环境与人类健康的辩证关系 107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自净 107

一、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07

二、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108

三、环境污染物的转归和自净作用 109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 110

一、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 110

二、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111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主要表现 112

第四节 环境卫生保护 114

一、环境卫生保护工作的任务 115

二、环境卫生保护的基本措施 115

第九章 空气卫生与健康 117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117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117

二、大气的组成及卫生学意义 117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118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121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121

二、气污染物 121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122

第三节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24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124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125

三、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25

第十章 水体卫生与健康 127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水 127

一、水源的类型及其卫生特征 127

二、水体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129

第二节 生活饮用水 129

一、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学要求 129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 130

三、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调查与评价 130

四、生活饮用水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 135

第三节 水质改善 136

一、净化 136

二、消毒 138

三、水质的特殊处理 141

第十一章 土壤卫生与健康 142

第一节 土壤卫生 142

一、土壤的卫生学意义 142

二、土壤污染与自净 142

三、土壤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144

四、土壤卫生防护 144

第二节 地方病 146

一、地方性氟中毒 146

二、地方性碘缺乏病 148

三、地方性砷中毒 151

四、克山病 152

五、大骨节病 153

第十二章 食物因素与健康 155

第一节 营养学基础 155

一、营养学的有关概念 155

二、各类营养素与热能 156

三、膳食结构与合理营养 165

四、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66

五、营养调查 169

六、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173

第二节 食品安全 177

一、食品污染 177

二、食品添加剂 181

三、转基因食品 182

第三节 食物中毒 183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83

二、自然毒食物中毒 187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190

四、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192

第十三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194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 194

一、化学性因素 194

二、物理性因素 194

三、生物性因素 195

第二节 职业性损伤 195

一、职业病 195

二、职业性多发病 198

三、职业性外伤 198

第三节 毒物与职业中毒 199

一、毒物的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 199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99

三、毒物在体内的代谢 200

四、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201

五、毒物作用的表现形式 202

六、职业中毒的诊断、急救和治疗原则 202

七、职业中毒的预防 204

八、常见的职业中毒 205

第四节 生产性粉尘和尘肺 214

一、概述 214

二、矽肺 216

第五节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219

一、高温和热辐射 219

二、生产性噪声 222

三、振动 225

四、非电离辐射 226

第六节 护理职业环境的危害及其预防 228

一、主要职业有害因素与损伤 228

二、护理职业损伤的防制 230

第十四章 化妆品卫生 232

第一节 化妆品的作用与分类 232

一、肤用类化妆品 232

二、发用类化妆品 233

三、口腔用化妆品 233

四、美容类化妆品 233

五、特殊用途化妆品 233

第二节 化妆品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234

一、化妆品皮肤病 234

二、化妆品眼病 236

三、病原菌污染的危害 237

四、化学性毒物污染的危害 237

第三节 化妆品的基本卫生学要求与化妆品卫生标准 238

一、基本卫生学要求 238

二、化妆品卫生标准 240

第四节 化妆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241

第十五章 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 242

第一节 住宅卫生 242

一、住宅居室的卫生规模 242

二、住宅的采光和照明 243

三、住宅小气候 244

四、住宅居室内空气清洁状况及其卫生学意义 246

第二节 公共场所卫生 247

一、概述 247

二、公共场所基本卫生要求 250

第三篇 流行病学 253

第十六章 疾病的分布 253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与疾病流行强度 253

一、发病指标 253

二、死亡指标 254

三、疾病流行强度 254

第二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 255

一、人群分布特征 255

二、时间分布特征 255

三、地区分布特征 255

第十七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58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 258

一、现况研究的概念和目的 258

二、现况调查的种类 259

三、设计与实施 260

四、现况调查中可能发生的几种偏倚及其控制 260

第二节 队列研究 261

一、基本原理 261

二、队列研究的特点与类型 261

三、常用术语 262

四、设计与实施 263

五、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265

六、队列研究的结果解释 266

七、偏倚及其控制 266

八、优点和局限性 266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 266

一、基本原理 267

二、常用术语 268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268

四、偏倚及其控制 268

五、资料整理与结果分析 269

六、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271

第四节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271

一、流行病学实验的概念 271

二、流行病学试验研究的基本原则 273

三、流行病学试验研究的主要类型 274

四、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274

五、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注意问题 274

六、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274

第五节 筛检 274

一、筛检的概念和目的 274

二、筛检试验的对象 275

三、筛检的分类 275

四、诊断的概念 275

五、应用筛检的原则 275

六、筛检或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 276

七、筛检试验的条件 276

八、筛检和诊断试验的评价 276

第十八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280

第一节 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 280

一、传染病的变化趋势 280

二、传染病的流行形势仍不容乐观 280

三、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现状 281

四、新发传染病的涌现 284

第二节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285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287

一、传染源 287

二、传播途径 289

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291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92

一、防制策略 292

二、防制措施 293

第十九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 296

第一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 296

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98

一、吸烟 299

二、不合理膳食 299

三、缺乏运动 300

四、空气污染 301

五、其他环境因素 301

六、遗传因素 301

七、感染 301

第三节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301

一、恶性肿瘤 302

二、心血管疾病 304

三、糖尿病 306

第二十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312

第一节 概述 312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及危害 312

二、突发卫生事件的分期 313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和分级 314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316

一、应急准备 317

二、处理措施 319

附表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