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纪念——缅怀钱钟书先生 1
文学所的50年和我的25年 6
历史·历史观·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 10
红学的颜色革命与学术狂欢 18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责任 26
为最近30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立块碑石 32
文艺学的前沿、热点与高层 40
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伦理与逻辑起点 48
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学的现代性——兼谈人的精神家园看守问题 54
70年文艺谈 66
贯通古今 寻索真知 89
胡适与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 93
胡适与联合国 98
从朱熹到胡适——关于哲学文化的思考兼及徽学研究范围问题 103
“五四”落幕中的陈独秀与胡适 115
陈独秀与泰戈尔——一个有关“东方文化”的沉重话题 125
陈独秀与“整理国故” 134
试论陈独秀的旧体诗 140
陈独秀晚年的文化见解及逝世后的文化评价 166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 182
文学才情与政治选择——重读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206
关于瞿秋白的诗 224
经典的流播与纠察——瞿秋白译介普列汉诺夫文艺理论的历史是非 247
重温与思考——瞿秋白“普罗大众文艺”的设计理念与终极追求 269
瞿秋白批胡适疏解 292
《胡适传论》自序 301
《胡适思想与中国文化》自序 309
《正误交织陈独秀》代序 313
《狄公案》中译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狄公案》中译者的话 318
《南宋诗人论》前言 329
《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序 331
《白居易〈长恨歌〉研究》序 339
郭万金《明代与明代的诗》序 346
读《文化·审美·艺术》 353
读《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359
江西诗派泛论 362
附评议周裕锴、莫砺锋关于“夺胎换骨”之争 372
江湖诗派泛论 373
陆游诗歌主题琐议 388
陆游诗的批评与陆游的诗批评 404
袁枚的思想哲学和文学观念 423
关于袁枚的诗 430
“以文为诗”和“以文字为诗” 449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