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前言 1
第二版前言 3
第一部 概说 7
导论 7
第一章:人的内心 21
一、内心生活的概念及其前提 22
二、心理器官的功能 23
三、朝着目标努力的内心生活 24
第二章:内心生活的社会性质 33
一、绝对真理 34
二、社会的强迫性 35
三、防卫和适应 37
四、社会情感 39
第三章:儿童与社会 41
一、婴儿的处境 42
二、种种挫折造成的效应 44
三、人是社会的动物 50
第四章:外在世界的印象 53
一、普遍的世界观 54
二、世界观的发展的种种元素 56
三、幻想 65
四、梦(概说) 68
五、移情 69
六、对他人施加影响(催眠与暗示) 71
第五章:自卑感和追求认可 77
一、幼年早期的处境 78
二、自卑感的补偿,对认可和优越的追求 80
三、主要轴线和世界观 89
第六章:为人生做准备 101
一、游戏 102
二、注意力与分心 104
三、过失和健忘 107
四、无意识 109
五、梦 118
六、天赋 129
第七章:两性关系 131
一、社会分工与两性社会 132
二、男性在当今文化中的特权地位 134
三、对女性劣势地位的偏见 141
四、逃避女性的角色 145
五、两性间的紧张关系 157
六、改善的尝试 159
第八章:手足 161
第二部 性格论 173
第一章:概论 173
一、性格的本质与形成 174
二、社会情感对性格发展的意义 179
三、性格的发展方向 184
四、有别于其他的心理学派别 191
五、气质和内分泌 192
六、小结 199
第二章:攻击性的性格特征 203
一、虚荣(好胜心) 204
二、妒忌 231
三、嫉羡 233
四、吝啬 236
五、仇恨 238
第三章:非攻击性的性格特征 243
一、避世 244
二、恐惧 246
三、胆怯 250
四、适应不足的症状:没有被驯服的本能 259
第四章:性格的其他表现形式 263
一、开朗 264
二、思想和表达方式 265
三、小学生心态 266
四、墨守成规和不知变通 267
五、卑躬屈膝 269
六、狂妄自大 272
七、情绪化 274
八、倒霉鬼和可怜虫 275
九、宗教狂 276
第五章:情绪 279
第一节、造成隔阂的情绪 281
一、暴怒 281
二、悲痛 285
三、情绪的滥用 286
四、作呕 288
五、恐惧(惊吓) 288
第二节、使人拉近距离的情绪 291
一、快乐 291
二、同情心 292
三、羞耻心 293
附录:关于教育的一般注记 295
结语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