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1
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3
一、目的和意义 3
二、组织与分工 3
三、技术路线 4
四、工作进度安排 6
五、工作成果 7
六、工作体会 8
七、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8
八、大事记 9
第二部分 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11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13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3
第二节 自然与农业经济概况 13
一、土地资源概况 13
二、自然气候 15
三、水文地质条件 17
四、植被 18
第三节 农业生产概况 20
一、农业发展简历及现状 20
二、存在问题 21
第四节 耕地改良利用与生产现状 21
一、耕地改良模式及效果 21
二、耕地利用程度与耕作制度 22
三、不同耕地类型投入产出情况 22
第五节 耕地利用与管理简要回顾 22
第二章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路线 24
第一节 资料准备 24
一、数据及文本资料 24
二、图件资料 24
三、数据库建设 24
第二节 技术准备 25
一、确定耕地地力评价因子 25
二、确定评价单元 25
第三节 耕地地力评价 26
一、评价单元赋值 26
二、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26
三、确定评价因子的隶属度 29
四、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与成果图件输出 31
五、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32
六、划分中低产田类型 33
第三章 耕地土壤类型及立地条件与农田基础设施分析 35
第一节 耕地土壤类型及面积 35
一、土壤区域分布 35
二、耕地土壤类型及面积 35
第二节 耕地立地条件状况 37
一、地形地貌 37
二、成土母质 38
第三节 农田基础设施 40
第四章 耕地土壤属性分析 42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及大量元素 42
一、土壤有机质 42
二、土壤全氮 44
三、土壤有效磷 45
四、土壤速效钾 47
第二节 土壤微量元素 49
一、土壤有效锌 49
二、土壤有效硼 50
第三节 其他属性 51
一、土壤酸碱度 51
二、土壤质地 52
三、土壤容重 52
四、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53
五、土体构型 53
第五章 耕地地力分析 55
第一节 耕地地力数量及空间分布 55
一、耕地地力等级面积统计 55
二、耕地地力空间分布分析 56
第二节 耕地地力等级分析 57
一、一级地 57
二、二级地 58
三、三级地 59
四、四级地 60
五、五级地 61
第六章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63
第一节 耕地地力建设及土壤改良利用对策与建议 63
一、耕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63
二、耕地地力状况及问题 64
三、耕地培肥与改良利用决策和建议 65
第二节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业结构调整建议 67
一、耕地资源配置情况 67
二、耕地资源与农业结构调整建议 67
第三节 作物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策与建议 68
一、土壤养分状况 69
二、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9
三、对策与建议 69
第四节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70
一、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和建立保障体系 70
二、建立耕地质量保护和地力培育激励机制 71
三、加快推进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71
四、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质量动态管理 71
五、建立耕地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71
第三部分 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 73
第七章 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专题报告 75
一、调查方法 75
二、桐城市耕地肥力变化情况 75
三、耕地土壤改良利用 77
四、耕地改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79
五、改良利用建议 79
第八章 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与平衡施肥专题报告 84
一、建立肥料试验点,确定施肥参数 84
二、不同肥力水平与水稻施肥量的调控 84
三、不同肥力水平与油菜施肥量的调控 86
四、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86
五、高精度平衡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86
六、区域配方施肥 88
第九章 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与种植业布局专题报告 91
一、种植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91
二、耕地质量状况 92
三、种植业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 93
四、种植业生产区划 95
五、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 97
第十章 桐城市粮食增产潜力分析专题报告 100
一、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与等级分布 100
二、桐城市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101
三、粮食增产措施 103
第十一章 桐城市水稻适宜性评价专题报告 104
一、技术准备 104
二、水稻适宜性评价 105
三、水稻适宜性分布与耕地利用建议 109
第十二章 桐城市油菜适宜性评价专题报告 112
一、技术准备 112
二、油菜适宜性评价 112
三、油菜适宜性分布与耕地利用建议 116
第四部分 桐城市耕地地力评价成果附图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