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部分 考古调查 2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遗址分布 2
第二章 重点遗址的调查与试掘 5
第一节 后太平遗址 6
一 后太平遗址第一地点 6
二 后太平遗址第二地点 10
第二节 大金山遗址 17
一 遗址概况 17
二 地层堆积 19
三 遗物 19
第三节 盘山遗址 24
一 遗址概况 24
二 地层堆积 25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27
四 青铜时代遗存 32
五 辽金遗存 34
六 其他 36
第四节 东岗遗址 38
一 遗址概况 38
二 地层堆积 39
三 青铜时代遗存 40
四 汉以后遗存 42
第五节 仕家东坨遗址 42
一 遗址概况 43
二 地层堆积 44
三 遗迹 44
四 遗物 44
第三章 其他遗址的调查 48
一 白牛墓地 48
二 西山湾子遗址 48
三 七棵树遗址 50
四 黄土坑遗址 51
五 孤家子遗址 51
六 东贤良遗址 51
七 勃山屯遗址 53
八 勃山屯砖厂墓地 53
第四章 结语 55
第二部分 后太平遗址的发掘 58
第一章 发掘概况 58
第二章 地层堆积 62
第一节 Ⅰ区地层堆积 62
第二节 Ⅱ区地层堆积 63
第三章 青铜时代遗存 65
第一节 遗存概述 65
一 地层 66
二 遗迹 67
三 遗物 68
第二节 墓葬 79
一 单人一次葬 79
二 多人一次葬 82
三 单人二次葬 95
四 多人二次葬 110
第三节 房址 188
第四节 灰坑 194
一 Ⅰ区灰坑 194
二 Ⅱ区灰坑 213
第五节 灰沟 217
第六节 地层出土遗物 231
一 地层第4层出土遗物 231
二 地层第3层出土遗物 232
第四章 其他时期遗存 236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236
第二节 汉代遗存 236
第三节 辽金遗存 238
一 房址 239
二 灰坑 244
三 灰沟 252
四 地层出土遗物 253
第四节 其他出土遗物 255
一 Ⅰ区表土层出土遗物 255
二 Ⅱ区表土层出土遗物 258
第五章 后太平遗址青铜时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 262
第一节 文化因素分析 262
第二节 年代学认识 265
第三节 葬俗分析 267
第四节 经济形态与社会性质 269
第三部分 总结 272
第一章 东辽河下游右岸考古工作收获与认识 272
第一节 分期与年代 272
第二节 青铜时代文化与周邻地区的关系 273
一 与下辽河右岸地区文化的关系 273
二 与辽东北部地区诸文化的关系 274
三 与西辽河流域文化的关系 274
四 与嫩江流域文化的关系 275
五 与第二松花江流域文化的关系 276
第二章 学术意义与工作展望 278
附表一 加速器质谱(AMS)碳十四测试报告 279
附表二 后太平遗址人骨性别和年龄鉴定表 282
附表三 后太平遗址墓葬登记表 284
附表四 后太平遗址墓葬出土遗物统计表 286
附表五 后太平遗址墓葬出土动物骨骼统计表 289
附录 300
附录一 吉林省双辽市后太平遗址遗骸的人类学研究 300
一 性别与年龄鉴定 300
二 颅骨形态特征的观察 302
三 颅骨测量特征的分析 305
四 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309
附录二 东辽河下游三处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 313
一 后太平遗址第二地点 314
二 后太平遗址第一地点 320
三 盘山遗址 331
四 大金山遗址 335
五 结语 340
附录三 双辽后太平遗址出土青铜器金相学研究 342
一 引言 342
二 金相检测结果 342
三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检测结果 344
四 讨论 356
五 结论 358
英文提要 359
后记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