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善 神学、教会与社会秩序》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史蒂芬·朗著;段素革,李晨旭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208149076
  • 页数:4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提出关于善的各类问题,并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神学多角度加以回答,思路新颖,阐释逻辑性强且生动。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偏重“理论”,涉及关于善的哲学和神学传统。它从伦理学角度来阐释“善”的含义,认为伦理学是对善的追求和对恶的规避。作者通过援引来自哲学、小说、神学及圣经中的各种资源,遵循圣奥古斯丁、阿奎那、康德、尼采等伟大思想家的思路,认为善与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善比恶更加基本,因为上帝的创造本身是善的,而恶就似一个无理数,荒谬而无法解释;与恶相比较,于我们的存在而言,善是基本的,恶至多是善的丧失状态。但是,仅仅通过伦理学这门哲学学科,我们不能够解释善所具有的迷人的魅力,而神学则考虑这种神秘的、迷人的善呼唤我们去追寻它,而不是某种单单通过我们的意志努力而去实现、定义、创造或解释的善。基督教神学将这个善称为“上帝”。第二部分阐述了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那些思考的实践意义。在解释了具有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过程之后,既提出了传统以来基督教对于社会秩序问题的各种回应,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如家庭、种族、战争与和平、经济、警务等,以此阐释教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有些问题可能只限于美国

导言 1

1.作为社会建构的道德准则 1

2.上帝、善以及作为存在之超越属性的善 6

3.善与圣灵 12

4.存在没有上帝的善吗? 14

5.存在没有善的上帝吗? 17

6.恶中存有团结吗? 19

7.善的追寻 22

第一部分 伦理学从属于神学 27

1.超越恶,去追求一种令人着迷的善 29

1.1 以“催眠之器具”看待善恶 32

1.2 “被卷入” 36

1.3 被卷入悲剧性的命运 39

1.4 超越恶 43

1.5 向着令人着迷的善:被卷入对上帝的追寻 46

1.6 互竞的视野/可供选择的不同追求 50

2.康德对宗教的道德革命:追寻自由 60

2.1 批驳一种狭隘的神学:康德的批判问题的有用性 64

2.2 “亦此亦彼”的神学 68

2.3 康德之问:感性对象可以是神学对象吗? 73

2.4 康德的回答及其对宗教的道德革命:上帝只能通过自由而被思索 76

2.5 克服康德哲学之过 81

2.6 对康德答案的重复:公共神学家 82

2.7 马克斯·斯塔克豪斯的普遍道德秩序 83

2.8 罗纳德·蒂曼的教条主义的政治自由主义 86

2.9 伊斯梅尔·加西亚:《尊严:拉丁美洲眼中的伦理学》 95

2.10 作为公共身份的教会 101

2.11 伦理学从属于神学:作为神学家的托马斯·阿奎那 107

2.12 忘掉康德的答案,记住康德的问题 113

2.13 耶稣:国之善、国之需、国之敌 114

3.通过神圣性之美来超越恶:真神、真人 136

3.1 上帝、自由、善恶 140

3.2 恶的现实存在 143

3.3 基督论之为人论 145

3.4 一种天主教教会学的选择? 149

3.5 双重效应:康德哲学的追寻再探 152

3.6 对象与意图 157

3.7 自由仅仅是“别无可失”的另一种说法 161

3.8 “你们便如神,能知善恶” 163

3.9 堕落 171

3.10 灵知(诺斯替)主义关于善的内在性 174

3.11 作为非本质属性的恶 176

3.12 恶的救赎 179

4.作为“悔改”的基督教伦理学 180

4.1 修复的圣职 182

4.2 正经的悔改 185

4.3 作为一种德性的悔改 188

4.4 悔改的丢失 192

4.5 最低限主义与礼仪书传统 200

4.6 这是伦理学吗? 203

第二部分 教会与其他社会组织 205

5.教会:欲望的安排 207

5.1 十二使徒的形成:一次新的创造 208

5.2 教会的失败 212

5.3 以婴孩洗礼还是成人洗礼来变更统治者呢? 215

5.4 不团结:教会的标志之一 216

5.5 社会组织的正常秩序及教会的非必要性 218

5.6 合理欲望——超自然德性的顺从 219

5.7 诸罪宗 222

5.8 恩惠与真福 225

5.9 恩惠的社会组织 231

5.10 掌控欲望 232

6.家庭 249

6.1 教会的社会再生产 249

6.2 婚姻之善 252

6.3 谁是我们要侍奉的主? 258

6.4 作为偶像崇拜以及不合之根源的家庭:种族的产生 260

6.5 一、圣、公、使徒性的黑人或白人的教会? 266

6.6 另一种可选择的家庭生活方式 269

6.7 忠诚的反对派 271

6.8 基于公民秩序理由的反对 283

6.9 福音的再希腊化 284

6.10 对希腊精神的基督教再改造 289

6.11 堕胎:人类肉体的商品化 295

6.12 堕胎:治国术还是教会政治? 297

6.13 死之尊严 301

6.14 按经济学的语言来讲,老龄化是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304

6.15 迫在眉睫的社会保障危机 308

6.16 按神学的语言来讲,死亡是对博爱的参与 311

6.17 尊敬长者 315

6.18 处于冲突中的语言 318

7.市场 322

7.1 象征着利益交换的耶稣 323

7.2 圣餐礼的实现 325

7.3 角色的反转 327

7.4 公有制? 329

7.5 质询传统 332

7.6 资本主义的设计 341

7.7 普世的教会与普世的市场 344

7.8 政治(非)现实主义 346

7.9 一种普世经济的文化逻辑 347

7.10 国家与军事力量 350

7.11 教会 353

7.12 教会印记与市场创痕 355

8.城邦 363

8.1 皇帝的去神圣化 364

8.2 神性的再现:政教合权 365

8.3 刀剑的力量 369

8.4 上帝与暴力 370

8.5 作为实践虔诚之心的战争 375

8.6 从斯巴达到克劳塞维茨 377

8.7 暴力的让与? 382

8.8 作为国家工程的信仰自由 386

8.9 现代战争 389

8.10 谦卑的逻辑:把相对的东西变成绝对的,这是引发战争的根源吗? 391

8.11 作为补救的谦卑 398

8.12 犯罪与惩罚,悔改与和解 401

结论 411

简略参考书目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