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 3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其特点 5
三、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 6
四、免疫学的应用 7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7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8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 9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 10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 11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及其贡献 13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17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20
一、骨髓 20
二、胸腺 22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23
一、淋巴结 24
二、脾 25
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6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27
第三章 抗原 31
第一节 抗原的特异性 34
一、抗原表位 34
二、抗原表位的分类 34
三、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应 35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36
一、抗原的异物性 36
二、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36
三、机体因素 37
四、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38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38
一、根据抗原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细胞参与分类 38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38
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40
四、其他分类 41
第四节 超抗原、丝裂原和佐剂 41
一、超抗原 41
二、丝裂原 42
三、佐剂 42
第四章 抗体 45
第一节 抗体的结构 48
一、抗体的基本结构 48
二、抗体功能区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50
三、J链和分泌片 50
四、抗体的水解片段 51
第二节 抗体的免疫原性 52
一、同种型 52
二、同种异型 52
三、独特型 53
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53
一、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 53
二、调理作用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53
三、激活补体 54
四、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55
五、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 55
第四节 各类抗体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55
一、IgG 55
二、IgM 56
三、IgA 56
四、IgD 57
五、IgE 58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 59
一、多克隆抗体 59
二、单克隆抗体 60
三、基因工程抗体 61
第五章 补体 63
第一节 补体系统概述 66
一、补体系统的命名 66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 66
三、补体系统的来源和理化特性 66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途径 67
一、经典途径 67
二、凝集素途径 70
三、旁路途径 70
四、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比较 71
第三节 补体调节蛋白 72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73
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73
二、调理作用 73
三、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 73
四、炎症介质作用 73
五、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74
第五节 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74
一、补体的遗传缺陷 74
二、补体与感染性疾病 74
三、补体与炎症性疾病 75
第六章 细胞因子 77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80
一、理化特性 80
二、存在方式和产生特点 80
三、作用方式 81
四、作用特点 81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 82
一、白细胞介素 82
二、干扰素 82
三、肿瘤坏死因子 84
四、集落刺激因子 84
五、趋化性细胞因子 84
六、生长因子 86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86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 86
二、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87
三、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88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88
一、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发生 88
二、细胞因子与疾病的诊断 89
三、细胞因子与疾病的治疗 90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93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 95
一、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95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生物学功能 96
第二节 黏附分子 97
一、黏附分子的分类 97
二、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100
第三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101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03
第一节 HLA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06
一、HLAⅠ类基因及其编码分子 106
二、HLAⅡ类基因及其编码分子 107
三、HLAⅢ类基因及其编码分子 107
第二节 HLA分子的结构 108
一、经典HLAⅠ类分子的结构 108
二、经典HLAⅡ类分子的结构 109
第三节 HLA分子的表达特点和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110
一、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表达特点 110
二、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分布 110
三、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10
第四节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111
一、单体型遗传 111
二、HLA多态性 112
三、连锁不平衡 112
第五节 HLA与临床医学 113
一、HLA与器官移植 113
二、HLA与输血反应 113
三、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113
四、HLA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 113
五、HLA与法医学和亲子鉴定 114
第九章 固有免疫 117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 120
一、组织屏障及其主要作用 120
二、固有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21
三、固有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123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123
一、单核-巨噬细胞 124
二、树突状细胞 125
三、自然杀伤细胞 127
四、固有样淋巴细胞 130
五、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131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 132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132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133
三、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133
第十章 参与适应性免疫的淋巴细胞 137
第一节 T淋巴细胞 140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发育 140
二、T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141
三、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145
第二节 B淋巴细胞 149
一、B细胞在骨髓中的分化发育 149
二、B细胞的重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150
三、B细胞亚群 152
四、B2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52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 155
第一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基本过程 158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158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特性 159
第二节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159
一、抗原提呈细胞 160
二、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161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64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64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164
三、T细胞的免疫效应 168
四、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作用 170
第四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71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172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174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76
四、体液免疫应答的生物学作用 176
第五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 177
一、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177
二、抗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178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调节 179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181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发现和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 183
一、天然免疫耐受现象 183
二、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 184
第二节 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和特点 185
一、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 185
二、T、B细胞免疫耐受的特点 185
第三节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186
一、抗原因素 186
二、机体因素 187
第四节 免疫耐受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187
一、免疫耐受的类型 187
二、中枢免疫耐受机制 188
三、外周免疫耐受机制 188
第五节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189
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 191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194
一、主要参与成分和细胞 194
二、发生机制 195
三、临床常见疾病 197
四、防治原则 198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199
一、发生机制 199
二、临床常见疾病 200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202
一、发生机制 202
二、临床常见疾病 204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204
一、发生机制 205
二、临床常见疾病 205
第五节 各型超敏反应的比较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206
第十四章 自身免疫病 209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211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的诱发因素 212
一、抗原相关因素 212
二、免疫细胞和组织细胞相关因素 213
三、遗传相关因素 214
第三节 常见自身免疫病和治疗原则 215
一、常见自身免疫病 215
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 215
第十五章 免疫缺陷病 217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19
一、原发性细胞免疫缺陷 220
二、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 220
三、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 221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 221
五、原发性补体缺陷病 221
第二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222
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常见病因 222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22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诊断和防治原则 225
一、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诊断 225
二、免疫缺陷病的防治原则 225
第十六章 移植免疫 227
第一节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230
一、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230
二、T细胞识别同种异型抗原的机制 231
三、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 232
第二节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33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233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233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 234
一、供者的选择 234
二、免疫抑制疗法 235
三、移植后的免疫监测 235
四、诱导同种移植耐受 236
第十七章 肿瘤免疫 240
第一节 肿瘤抗原 240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240
二、根据肿瘤抗原诱发和产生情况分类 241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242
一、固有免疫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242
二、适应性免疫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242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245
一、肿瘤细胞所具有的逃避免疫监视的能力 245
二、肿瘤微环境的作用 246
三、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 246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和治疗 246
一、肿瘤的免疫诊断 246
二、肿瘤的免疫治疗 247
三、对病原体所致肿瘤的预防 247
第十八章 免疫学检测 249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 252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252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253
三、抗原-抗体反应类型和检测方法 253
第二节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检测 262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262
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262
三、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及细胞计数 263
四、免疫细胞功能测定 264
第三节 免疫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266
一、研究相关疾病发病机制 266
二、诊断、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266
三、免疫功能监测 266
第十九章 免疫学防治 269
第一节 免疫预防 272
一、疫苗的种类 272
二、疫苗的基本要求 274
三、计划免疫与注意事项 274
第二节 免疫治疗 275
一、基于分子的免疫治疗 275
二、基于细胞的免疫治疗 277
三、基于药物的免疫治疗 27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281
参考文献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