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王乐泉 1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开幕式致辞&卞建林 4
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上的致辞&李文章 6
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周浩波 8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全面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任务——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上的专题报告&刘学文 9
侦查监督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上的专题报告&黄河 14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年会综述&马可 张曙 张友好 孙记 陈邦达 23
第一部分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要义与要求 35
以审判为中心:域外经验与本土建构&卞建林 谢澍 35
以审判为中心:解读、实现与展望&陈卫东 43
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的刑事再审&曾粤兴 蔡鑫韵 51
审判中心主义的实现路径探析&柴晓宇 58
审判中心改革与科学证据质证&陈邦达 65
以审判为中心视角下的诉审关系研究&董坤 72
日本审判中心改革动向与评析&董林涛 79
以“审判为中心”语境下的侦查辨认制度改革与发展&胡志风 86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困境&兰跃军 95
以审判为中心的侦查取证各主体协同关系研究&李麒 郝思扬 102
立法的执着与司法解释的任性——兼谈刑法第168条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渎职案件的管辖权归属问题&李忠诚 109
以审判为中心的实践背离与实现路径&刘昂 114
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侦查法治化改革研究&刘卉 120
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思考&刘计划 127
“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三重困境及突破&刘少军 134
基于实现审判中心要求的指定辩护范围之扩充&刘用军 梁静 140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建立搜查措施的适用条件(证明对象)和证明标准&马可 范洋 150
刍议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完善——以诉讼制度改革为参照&苏琳伟 吴雅莉 157
论“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法官的新担当&孙记 162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背景下的裁判文书策应&孙长江 杨佩正 韩天宇 曲航 168
论如何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王满生 谷声燕 173
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审查逮捕之调适——对“逮捕中心主义”的批判&王雷 许凤学 179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着力点&王敏远 187
审判中心下撤回公诉制度之重塑——以撤回公诉规避无罪判决为视角&魏虹 孙晓静 191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改革&谢登科 199
以审判为中心下证据排除规则的类型化研究&谢小剑 205
司法现代化转型及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徐汉明 史可 212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思考&王玉梅 219
审判中心主义的制度基础&薛颖文 225
审判中心下印证证明模式之反思&杨波 230
审判中心主义下的侦查程序诉讼化之改造&姚莉 黎晓露 237
论中国检察官独立的正当性、相对性与限度性&叶青 吴思远 244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张吉喜 253
确立审判中心地位,实现庭审实质化&张剑秋 刘召 260
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立法模式研究&张曙 267
“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的检律关系研究——以职务犯罪侦查实践为研究视角&张云霄 274
审判中心视野下合议庭裁判权运行规则探析——兼谈人民陪审制度之完善&郑未媚 280
从以侦查为中心走向以审判为中心&朱玉玲 287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程序改革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张能全 294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司法管辖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姜保忠 301
“审判中心”研究的能及与不及——一个方法论视角的阐述&徐阳 308
第二部分 庭审实质化与庭审方式改革 317
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机制的诉讼化构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侯建军 刘振会 317
庭审实质化的外部助推器——庭审录音录像公开制度&李兰英 屈舒阳 324
庭审实质化进程中的质证方式改革研究&李明 331
刑事案件庭审实质化的三条主要路径&钱列阳 338
庭审实质化背景下的庭前会议制度研究&石晓波 李声高 342
庭审实质化与刑事辩护&汪少鹏 349
司法责任语境下法官责任制的完善——以法官行为为中心&王迎龙 356
现代诉讼转型之庭审实质化研究&吴靖 赵军 363
刑事庭审实质化与审判方式改革&熊秋红 369
论庭审实质化视域下有效辩护的构成要素及其运作&杨建广 李懿艺 376
论法院对公诉撤回的司法审查&杨明 刘浩 382
第三部分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程序与实体设计 391
关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几个问题&顾永忠 391
辩护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有效参与问题&韩旭 39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公正价值考量&何秉群 尹孟良 404
认罪协商程序:模式、问题与底线&胡铭 4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研究&冀祥德 李瑛 417
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重构与规制——以认罪后的从宽制度为研究视角&蒋石平 424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若干思考——兼论律师的参与工作&罗力彦 430
认罪认罚从宽——概念、价值与制度架构&裴炜 436
论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构建&邵劭 443
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视角下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谭世贵 450
浅析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王洪宇 陶加培 457
论我国认罪认罚制度的完善&王长水 刘媛 张文娟 46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吴高庆 周嘉禾 471
“从宽处理”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激励及其限制——以刑事侦讯为中心的分析&徐磊 479
论我国协商性司法的构建——以被告人认罪认罚从宽为切入点&姚华 李亦盛 486
认罪认罚与案件分流&张智辉 493
如何看待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花钱买刑”&赵运恒 498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规范视角解读&王一超 500
第四部分 刑事速裁程序的立法问题 509
迈向中国式控辩协商——刑事速裁程序的未来走向&刘方权 509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中应当注重的几个法律关系&洪浩 寿媛君 515
刑事速裁程序的立法问题研究&孙远 廖淑青 522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尚不宜采书面审理方式——基于与域外处罚令程序的比较&贾志强 529
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问题研究&夏红 任楠 535
试论刑事速裁程序中的证明标准&杨文革 542
刑事速裁程序的实践探索与制度构建&詹建红 548
刑事速裁程序的几个问题&张云鹏 555
刑事速裁程序的实证调研与完善构想&周长军 李军海 558
第五部分 其他热点问题研究 571
我国古代的证明标准与疑罪处理原则&陈光中 朱卿 571
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之适用&郭志远 李婕 580
中国海警海上刑事诉讼管辖研究&李佑标 585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的理论障碍与应然模式&李辞 592
从薄熙来案看被追诉人享有阅卷权的必要性及程序设计&梁玉霞 岳静 599
印证与对质:重返证明模式的理论框架&陆而启 周灵敏 605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实施现状及完善&罗海敏 612
论我国刑事案件书面审判方式的体制性成因&牟军 620
落实疑罪从无原则的现实问题及其应对&秦策 626
羁押必要性审查之实务探讨&向前 戴剑敏 632
侦查阶段限制会见权的程序规制&杨杰辉 636
刑民交叉案件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尹吉 643
刑事定罪证明标准类型的哲学辨析&周洪波 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