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编 3
第一章 巍巍中山 3
第一节 伟人手创 3
第二节 迁入石牌 7
一、建设背景 7
二、建设经费 8
三、新校落成 11
第三节 规模宏大 21
第四节 备战教育 25
第五节 成果斐然 30
一、科研机构概况 30
二、国内外学术交流 31
三、国防科研 36
第六节 学生管理与资助 39
一、整顿学风与加强品德教育 39
二、强化军事训练和体育教学 40
三、学生的资助与救济 42
第七节 服务国家社会 44
第八节 抗日救亡 47
一、九一八事变与中大的抗日活动 48
二、“一·二八”淞沪抗战与中大的抗日活动 50
三、国立中山大学抗日剧社 54
四、“广州文总”六烈士 56
五、国立中山大学北上救护队 57
六、“一二·九”运动与国立中山大学 59
第二章 空前浩劫 61
第一节 备战措施 61
一、防空建筑 61
二、防空组织 64
三、防空系统 65
四、防空规章 67
五、防空教育 69
第二节 日军轰炸下的校园 70
第三节 内迁的准备 77
第四节 救死扶伤 82
第五节 抗日救亡 85
一、御侮救亡工作团 87
二、战地服务团 91
三、随军服务团 93
四、抗日先锋队 95
澄江编 101
第三章 西迁澄江 101
第一节 西迁的经过 101
一、抢救校产 101
二、从罗定改迁澄江 103
三、迁校损失 107
第二节 澄江概况 112
第三节 学校的安置与建设 114
一、行政组织 114
二、学校环境和校舍建设 115
第四节 立足于西南的教学活动 122
一、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会 122
二、大规模考察、调研西南大后方 124
三、教学、实习配合国家在西南的战略需要 125
第五节 立足于西南的科研活动 129
一、西南研究发展的新机遇 129
二、积极参与大后方的资源勘探和地理研究 131
三、研究解决抗战军民的衣食问题 132
四、学术刊物的恢复出版和学术团体的成立 134
第六节 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135
第七节 学生人数锐减及其资助管理 140
一、学生人数 140
二、学生的日常开销 143
三、学生资助措施 144
四、训导制的实施 146
第八节 迁澄后的校园文化 148
一、报刊和社团 148
二、毕业典礼 149
三、校庆纪念 150
第九节 服务澄江 154
第十节 抗日救亡 159
第十一节 学潮再起、中大易长和告离澄江 162
坪石编 169
第四章 二迁坪石 169
第一节 迁坪的经过 169
第二节 坪石概况 171
第三节 学校的安置和发展 177
一、坪石开学及学校管理 177
二、坪石时期院系设置 180
三、坪石时期中大职员、教员和技术人员编制情况 186
四、防空设施的建设和防空制度 190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教学考察和实习 193
第五节 科研活动 206
一、学术刊物 206
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207
三、与政府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210
四、出国进修 212
第六节 图书馆的发展 213
第七节 学生人数的增加及学生资助 215
一、学生人数激增 215
二、对学生的资助 216
第八节 学生活动与学生运动 219
一、学校积极组织各种纪念、文娱活动 219
二、学潮频发 220
第九节 服务社会 222
第十节 抗日救亡 224
一、服务军需征调 224
二、后方战时服务 228
三、奔赴战场 231
粤东编 239
第五章 三迁粤东 239
第一节 迁校背景 239
第二节 迁校经过 241
第三节 迁校后的情况 243
一、梅县校本部情况 246
二、连县分教处情况 250
三、仁化办事处情况 252
第四节 公物损失情况 253
第五节 艰难的教学科研 255
第六节 组织群众保卫曲江 257
复员编 261
第六章 重见石牌 261
第一节 抗战胜利与复员计划 261
第二节 校产、校舍的回归及重建 267
一、校园、房产及仪器的回归 267
二、校舍、实验场所的重建 269
第三节 机构、院系的调整 271
一、人事调整 271
二、院系调整 272
第四节 教学、科研的恢复 273
一、秩序的恢复 273
二、学生注册人数激增和对困难学生的资助 274
三、调研和实习活动的恢复 276
四、学术活动的恢复 277
五、对外学术交流的恢复 280
第五节 校园文化的恢复 283
一、举办展览 283
二、音乐文艺活动 284
第六节 图书馆的恢复 284
一、解决燃眉之急 284
二、藏书量的增长 285
第七节 沉痛悼念 288
附录 293
附录一 国立中山大学历任校长名单 293
附录二 相关档案名录(附照片) 294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