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国古代工程体系向现代工程体系转型和工程大国崛起的150年历程(1861—2010) 1
第一节工程史的学科性质和内容特征 8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的历史分期、整体定性和主要线索 18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和“魏源—李鸿章—郭嵩焘问题” 29
第一篇 历史机遇的丧失和中国近现代工程体系的开端期(1861—1911) 45
第一章 三次历史机遇的错失和中国工程—经济体系的“量—质吊诡”(1405—1840) 49
第一节 明朝时期中国三次历史机遇的来临和错失 50
第二节鸦片战争前中国工程—经济体系的“量—质吊诡” 72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开端的二十年延误(1840—1861) 83
第一节 中国1840年后二十年中的三场战争 84
第二节 二十年大局延误中的局部变化 97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程史的开端期:洋务运动时期(1861—1894) 110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工程体系转型开创期开端的标志 111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工程体系的初创和散点发展 121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工程共同体的初步形成 151
第四节 本时期的工程思想和工程教育 178
第四章 迟到的制度改革和近代工程体系的多方位演进(1895—1911) 193
第一节 放开民营经济的政策转变和滞后的制度改革 194
第二节 “民进官退”和近现代工程体系建设的新发展 207
第三节 本时期的工程思想以及工程与社会的互动 222
第二篇 中国现代工程体系的曲折发展和初步奠基(1912—1949) 243
第五章 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程发展(1912—1937) 246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工程和产业发展 247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程和产业发展 263
第三节 现代工程共同体的继续发展和制度化进程 284
第四节 本时期的工程思想、工程文化和工程与社会的互动 310
第六章 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时工程体系(1937—1949) 330
第一节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工程体系 330
第二节 历史大转折和中国工程—经济体系的急剧动荡 362
第三节 本时期的工程政治、工程思想和工程与社会的互动 381
第三篇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国家工程体系重工业化的升级再造(1949—1978) 405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初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与“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工程建设(1949—1957) 407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1949—1952) 408
第二节 国家工程体系的全面升级和体系再造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1953—1957) 413
第三节两个工程个案 426
第四节 本时期的工程思想、工程教育和工程共同体 432
第八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工程体系的曲折发展(1958—1978) 456
第一节 “大跃进”和“大跃进”后的调整 457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工程—经济领域的变化 461
第三节 “三线”建设和“四三方案” 464
第四节 三个工程个案 475
第五节 本时期的工程教育、工程与政治、工程与社会互动 493
第四篇 改革开放、国家工程体系的多重转型与工程大国的崛起(1978—2010) 509
第九章 改革开放后的创业活力激发、企业改革和工程共同体重塑(1978—1992) 513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初始条件和“三步走”的长期战略 513
第二节 “大包干”与乡镇企业的兴衰变迁 519
第三节 国企改革与基础设施建设 531
第四节 吸引外资与国外工程技术引进 538
第五节 中国现代工程共同体的结构变局和历史新篇章 545
第十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程要素集成与信息时代国家工程体系的升级转型(1992—2001) 566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秩序的建立 567
第二节信息时代国家工程体系的升级转型 573
第三节 快速城镇化进程和工程集聚 587
第四节 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与中国工程院创建 600
第五节 几个重大工程案例 612
第十一章 工程发展新理念、“两化”工程大国崛起和中国工程体系开始“三重重塑”(2001—2010) 626
第一节 入世后的国际接轨和新的工程发展理念 627
第二节新世纪“四大工程”和中国工程发展新趋势 634
第三节 “两化”工程大国崛起和中国工程体系的“三重重塑” 660
余论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和工程史的几个理论问题 677
参考文献 708
后记 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