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土话语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小群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05150
  • 页数:619 页
图书介绍:北京从古燕国起,开始了历经三千年的建城史和一千多年的建都史。11世纪以来的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依次在北京建都,这期间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把草原文化和狩猎文化带入中原,在与汉族农耕文化和儒家文化不断冲突后逐渐融合,形成北京多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的重要特征。老北京三千年的文明史,也是和北方少数民族不断融合的文明史,在这文明的传承中,建立了北京的灿烂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记载着这一文明历史的“活化石”——老北京土话就是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普通话作为一种强势语言的不断侵蚀和发展,老北京土话也和其他方言土语一样正在走向式微,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老北京土话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她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的任务。本书研究老北京土话的语法,是一本比较优秀的语言学著作。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9YJA740105)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导言 1

一、北京城的变迁 1

二、老北京土话的界定 9

三、老北京土话——一个正在消失的城市方言 10

四、老北京市民生活概况及其文化 26

五、前人对老北京土话的研究 30

六、本书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价值及手段方法 34

第二节 老北京土话的语音系统 38

一、声母系统 38

二、韵母系统 40

三、声调系统 42

四、音节结构 43

五、老北京土话的语流音变 43

六、文白异读 51

第三节 老北京土话的词汇系统 56

一、词汇的构成 56

二、几个成结构的语义场分析 59

第二章 形态 101

第一节 重叠 101

一、名词的重叠 101

二、动词的重叠 111

三、形容词的重叠 121

四、重叠式副词 131

第二节 语缀 140

一、名词的语缀 140

二、动词的语缀 173

三、形容词的语缀 186

四、副词的语缀 206

第三章 词类 211

第一节 名词 211

一、名词的分类 211

二、名词的语法分析 217

三、特殊名词的研究 232

第二节 动词 244

一、动词的分类 244

二、动词的语法分析 258

第三节 形容词 267

一、形容词的分类 267

二、形容词的语法分析 276

第四节 数词 283

一、数词的分类 284

二、数词的语法分析 287

第五节 量词 289

一、量词的分类 290

二、量词的语法分析 292

第六节 代词 298

一、代词的分类 298

二、代词的语法分析 300

第七节 副词 326

一、副词的分类 326

二、副词的语法分析 355

第八节 介词 365

一、介词的分类 365

二、介词的语法分析 377

第九节 连词 385

一、连词的分类 385

二、连词的语法分析 414

第十节 助词 435

一、助词的分类 435

二、助词的语法分析 443

三、助词“喽”的个案分析 444

第四章 句法 455

第一节 容字句 455

一、“容”字句的分析 455

二、带兼语“容”字句与“让”字句的比较 458

第二节 叫/教字句 462

一、“叫/教”字的基本用法 463

二、“叫/教”字句的语义类型 464

三、“叫/教”字句的历史发展 473

第三节 让字句 475

一、“让”字的基本用法 475

二、“让”字句的结构分析 476

三、“让”字句的语义类型 479

第四节 得字句 485

一、“得”字的基本用法 485

二、做结构助词的“得”字句 487

三、作动词的“得”字句 496

第五节 给字句 500

一、“给”字的基本用法 500

二、“给”字句的语法形式 503

三、“给”字句的语义分析 513

四、“给”字句的历史发展 522

第五章 表达 538

第一节 构词和句法的语用表达 538

一、构词的语用表达 538

二、句法的语用表达 547

第二节 老北京土话的禁忌词研究——以“死亡”词族为例 550

一、“死亡”词族的构成方式 551

二、“死亡”词族构词的语用原则 554

第三节 老北京土话的动植物词语的隐喻表达 556

一、动物隐喻 557

二、植物隐喻 562

三、动植物名词的转类 565

第四节 老北京土话的隐喻功能 566

一、修辞功能 567

二、社会功能 571

第六章 结语 573

一、老北京土话语音和语汇的特点 573

二、老北京土话语法的特点 575

三、研究的展望 576

参考文献 578

附录 583

后记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