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1辑 哲学断想 2
哲学的位置在哪里 2
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10
社会科学的特殊性 18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内涵与功能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31
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与实质 46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社会历史性 52
实践的矛盾特征和运行过程 59
悖论与思维本身的矛盾性 63
系统论与矛盾论 69
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73
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与历史规律的可重复性 79
历史认识的相对性与可能性 84
历史认识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88
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两种异质文明的冲突 94
改革:现实的中国人对中国人的现实的超越 99
市场经济需要社会公平 104
幸福、正义与制度 111
人的本质与人的本性 119
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124
音乐:人类的“心情”与历史的“回声” 129
第2辑 读史拾零 136
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理论途径 136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难题的解答 142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的历史转折 147
开放的世界与中国的发展 155
法国唯物主义两个派别的理论起源和理论归宿 162
法国“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169
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派:贡献与局限 175
人的本质:费尔巴哈与舍勒的解读 182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历史运动的思辨表达 188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93
“形而上学”的终结与哲学的“生存论转向” 199
中国传统哲学对西方近代哲学的影响 206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内涵、特征和意义 212
后现代主义:背景、实质和意义 216
后殖民主义:背景、视角和实质 223
第3辑 读书札记 232
原著:肃穆的圣地与不朽的大师 232
风格独特的邓小平理论 242
阐释中的误释 251
夕阳中的黄昏 257
艰难中的创新 262
创新中的艰难 266
“解构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及其实质 272
居高声自远 279
危机中的重建 284
重建中的反思 293
以哲学的方式反映和引导现实 298
执着与固执 304
沉思往事与发现未来 306
渴望思想平静 310
拥抱晨钟与拒绝暮鼓 313
历史规律与人生规律 317
第4辑 思想对话 322
体验哲学与感悟人生 322
建构哲学空间 雕塑思维个性 333
重读马克思 346
马克思:从“天上”回到“人间” 358
今天马克思仍然“在场” 368
附录 与哲学融为一体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