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派文学到“文学上海” 3
导言 3
论新感觉派小说&严家炎 8
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吴福辉 28
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试论海派小说的精神特征&李今 48
论海派文学的传统&陈思和 67
城市空间与文学类型——论作为文学类型的海派文学&杨扬 77
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的上海&朱寿桐 89
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与现代神话的消解&张旭东 102
“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陈惠芬 121
文学中的上海想象&张鸿声 135
《海上花列传》中的城市地图&叶中强 149
京派、京味与文学北京 161
导言 161
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京派小说选》前言&吴福辉 166
作为文学流派的京派作家群&许道明 181
新旧京派&孙郁 197
话说“京味”&赵园 211
艺术对象的地域化——一谈京味小说的艺术特征&吕智敏 227
京味文学:绝响中换味&王一川 246
北京:城与人(节选)&赵园 253
“五方杂处”说北京&陈平原 264
徘徊于文本内外的“现代性”——北京时期的鲁迅与鲁迅的文学北京&姜异新 280
文学中的“新北京”城市形象——以“十七年”与“文革”诗歌为例&张鸿声 304
从王朔小说看“大院北京”——现实与文本中的文化空间&郑以然 317
文学城市:想象与建构 331
导言 331
双城记&李欧梵 333
20世纪90年代香港小说与“香港意识”&许子东 347
中山北路的时空考古——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台北形象研究&林强 358
“两个天津”与天津想象的叙事选择&李永东 372
《废都》与西安&魏华莹 387
没落风雅与乱世传奇:叶兆言的南京书写——兼论长篇新作《很久以来》&沈杏培 398
移民性写作与特区文学——兼谈“故乡经验”问题&郭海军 408
看不见的深圳——评薛忆沩“深圳人”系列&陈庆妃 418
现代性、区域性与20世纪重庆文学&周晓风 428
文学视野中的“地方意识”——以池莉的“汉味小说”为例&陈红 441
作者简介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