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电影观念辩论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齐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6044053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选择重返80年代中国电影学者关于电影观念辩论的历史现场,重读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涉及中国电影观念的重要文献,在兼顾80年代”现代化”的历史语境和中国电影研究的自身发展逻辑的前提和梳理、辨析1980年代中国电影观念辩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文本的基础上,试图厘清80年代电影观念大辩论中的主要焦点、各方立场、历史贡献和不足,以及这些重大电影学术辩论背后所集中呈现的中国电影观念的现代转型特征。

绪论 1

一、重读80年代:可能性与必要性 2

二、“现代化”语境和80年代中国电影观念的现代转型 9

三、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史(学科史)视野 16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第一章 断裂与选择:“去政治化”与“电影必须是电影” 32

第一节 思想让渡、历史规约与本体转向 32

第二节 “拿常识说事儿”和讨伐“戏剧性”的三篇檄文 36

一、“拿常识说事儿”与电影“戏剧性”论争的历史回溯 36

二、讨伐电影“戏剧性”的三篇檄文 39

第三节 构罪“戏剧性”:戏剧性美学原则与“极左”政治教条 41

一、崭新的旧问题:时代诉求与创作现实 41

二、以“三突出”为核心的戏剧性电影美学原则 46

三、“戏剧性”:从美学原则到政治教条 51

四、偏执的深刻——回应历史和时代的需要 52

第二章 电影观念讨论的延伸:从“文学性”到“电影性” 60

第一节 电影的“文学性”论争:过去完成时与现在进行时 60

一、电影的文学价值辩论 60

二、二十年后历史亲历者的疑惑:“误读”还是“正解”? 63

第二节 “文学剧本”的审查管控与“思想内容”的政治说教 65

一、批判的指向:思想内容规训与电影文学剧本中心制 66

二、张骏祥的电影观念变迁:从电影形式到电影文学 70

第三节 “本体”回应与“思想”回声 77

一、从戏剧到影像的“本体”回应 77

二、从政治到学术的“思想”回声 80

第三章 西方电影理论的引进与电影观念的现代建构 85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电影学界对西方电影理论的译介 85

第二节 “长镜头”理论:纪实美学理论的中国化 89

一、“巴赞”的初次造访与失之交臂的纪实美学 90

二、“长镜头”理论:误读还是中国化? 92

第三节 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启蒙与系统补课 104

一、80年代初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在中国 104

二、暑期国际电影讲习班与电影理论的现代同步 112

三、盲打误撞:“现代”魅惑与现代电影理论的精神洗礼 122

第四章 在中国发现电影理论——中国电影美学的两次理论探索 140

第一节 钟惦棐及其电影美学思想的再思考 140

一、独属于80年代的中国电影知识群落——振兴巷6号和“电影美学小组” 141

二、多重“身份”与钟惦棐电影美学思想的核心 144

第二节 “影戏”美学传统的破与立——论80年代语境下的影戏美学 156

一、“影戏”美学的历史地位——问题的提出和电影理论的探索 158

二、80年代语境与影像美学的“理论宣言” 161

三、方法论贡献: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主体性 180

第五章 对话:娱乐片——电影本体的“娱乐”位移 188

第一节 娱乐片问题的凸显:从“灯下黑”到浮出地表 188

第二节 娱乐片:世俗化进程和个人的精神诉求 192

第三节 “娱乐主体论”的“皈依与禁忌” 195

第六章 激进现代性与“谢晋模式”辩论的再解读 201

第一节 “谢晋模式”辩论的历史回溯 201

第二节 激进现代性的文化立场与反思“谢晋模式”批判 206

一、谢晋电影的历史地位与反传统的激进现代性 207

二、“谢晋模式”辩论的历史反思 209

结语80年代中国电影观念辩论的历史遗产 219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