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学术报告 3
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品读鲁洁先生的治学精神与学术品格 3
善待儿童心中的哲学种子 ——谈谈有关儿童哲学教育的两个问题 13
改造我们的道德教育——关于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两点认识 27
给教育插上艺术的翅膀——略谈教育的艺术手段的功能及其运用 50
辑二 理论探新 65
“静悄悄的革命”与教育理论建设——马斯洛心理学的教育学意义初探 65
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本质的两种规定性及其统一论纲 75
教育:指向即世而超出的境界——也论教育之超越 82
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教育的终极目的论纲 89
自由时间是学生的积极存在——论自由时间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01
补上教育的另一半——唯理性教育的局限与完整性教育的构想 111
美育: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试论美育的经济功能 126
一个缺乏充分依据的命题——对“右脑教育”说若干论点之异议 133
提高学生道德决策能力的新视角——浅论道德直觉及其培养 142
不可忽视“看不见的教育”——试析隐性课程的特点及其功能 149
辑三 典型解读 159
人文精神:教育活动的活的灵魂——对“古淑红现象”的理性思考 159
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主动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实践原则评析 167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王桂儒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特色 179
辑四 决策参考 191
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跨世纪走向——处在世纪转折点上的粗线条描述 191
如何构建培养创造力的学科课程系统——试论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学科课程的改革方向 198
必须遵循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治理逻辑——职业教育“协商治理”说辨正 206
构筑新的教育高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214
辑五 实践设计 227
铸就道德教育的整体合力——“构建三位一体”道德教育体系的行动研究”方案 227
构建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整合的实践模式——完整性教育改革实验研究方案 239
让课堂教学激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完整性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案 246
打造富有教育意义的物理空间——浅谈中小学教室内部的物质环境设计 251
辑六 谈古论今 261
儒家理想人格设计与当代道德教育——试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之内在结构及其当代意义 261
充分社会化和充分个性化的高度统一——五四一代教育家的角色转换及其当代意义 268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冲突与抉择——对一条教育思想演进轨迹的考察提纲 275
教育哲学流派产生的条件与存在的意义——基于对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考察与总结 285
辑七 图书品评 293
为教学艺术学科系统立论——李如密的《教学艺术论》评介 293
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评介 297
教育科研:“是什么”与“意味着什么”——由李德善的《德育纵横谈》引发的思考 300
立足于教改实践植根在中国土壤——王鸿江主编的《现代教育学》特点评析 304
立足制高点大处落笔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品评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