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
佛常我识 3
佛教之宗教现观 3
古印度人种溯源 5
古印度哲学之影响 9
论迷信 13
说佛 15
翻译之思想误差 17
现代佛教信仰之误区阐释 20
派别传承 27
印度佛教 27
小乘佛教 28
大乘佛教 31
藏传佛教 34
宁玛派 38
迦当派 39
迦尔居派 41
萨迦派 42
额尔德派 43
汉传佛教 45
俱舍宗 45
成实宗 46
天台宗 48
华严宗 51
三论宗 53
净土宗 55
法相宗 59
律宗 61
密宗 66
禅宗 67
日本佛教 75
巴利佛教 78
东南亚佛教 81
越南佛教 81
泰国佛教 82
缅甸佛教 83
锡兰佛教 85
寮国佛教 89
菲律宾佛教 89
佛理思辨 93
缘起 93
十二因缘 95
烦恼 99
三毒 99
六根本烦恼(十惑) 99
二十种随烦恼 100
烦恼之作用 102
贪爱 102
五欲 102
苦 104
苦处 104
八苦 104
三苦 105
业 106
业的完整过程 106
三业 107
业的分类 107
四谛 109
苦 109
集 109
灭 110
道 110
四谛十六行相 110
五蕴 112
色 112
受 113
想 113
行 114
识 115
法 116
有 117
四洲 118
十界 118
空 120
道 121
念佛 121
修道的五个次第 124
五停心 128
四念处 128
八正道及三无漏学 129
禅定 131
禅定之四十种修止业处 134
五乘 135
六波罗蜜 136
果 138
五果 138
九果 139
小乘声闻四果 139
辟支佛 141
三藐三佛陀 141
三明六通 142
十八不共法 143
戒律 145
五戒 145
具足戒 147
寺庙体相 151
殿宇 151
山门 151
照壁 152
天王殿 153
大雄宝殿 154
法堂 156
藏经阁 156
配殿及其他 157
佛塔 157
佛造像 161
释迦牟尼像 161
弥勒佛像 162
阿弥陀佛 163
观世音菩萨 165
普贤菩萨 166
文殊菩萨 166
大势至菩萨 167
药师佛 168
地藏菩萨 168
天龙八部 169
十八罗汉 170
寺庙 173
白马寺 173
少林寺 173
那烂陀寺 174
灵隐寺 175
大昭寺 176
塔尔寺 177
大慈恩寺 179
扎什伦布寺 180
金阁寺 180
浅草寺 181
其他 181
经典持观 185
寓言 185
九色鹿 185
盲人摸象 187
借花献佛 187
佛说 189
五时五部 189
六次结集 189
三藏 192
十二部 193
翻译 194
三分科经 195
经典 197
《大藏经》 197
《阿含经》 201
《般若经》 201
《四十二章经》 203
《心经》 204
《金刚经》 204
《妙法莲华经》 205
《维摩诘经》 206
《现观庄严论》 207
《大品般若经》 208
《小品般若经》 209
创始传承 213
印度 213
释迦牟尼 213
提婆达多 216
舍利弗 216
迦叶 217
阿难 218
目犍连 219
优波离 220
马胜比丘 220
马鸣菩萨 221
龙树 223
迦那提婆 225
莲华生 226
菩提达磨 227
西域 229
安世高 229
支娄迦谶 230
支谦 231
佛图澄 232
鸠摩罗什 233
其他高僧 234
中国 235
道安 235
法显 236
玄奘 237
慧能 240
鉴真 242
百丈怀海 243
弘一法师 245
太虚 246
藏传 250
宗喀巴 250
达赖喇嘛(仅称谓) 252
班禅额尔德尼(仅称谓) 253
其他称谓 254
附录 257
佛教地域传播宗派 257
佛教十三经 258
《心经》原文 259
三界二十八层天 261
九山八海 264
八部鬼众 266
藏传佛教历代转世活佛之传承 267
后记 268
巴利语及梵文音译术语释义 269
英文释义 273
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