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合作的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俊响著
  • 出 版 社: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48730132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主要围绕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法律问题展开,分上下两篇,共十章,全文共22万多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上篇旨在构建人权国际合作的一般理论框架。探讨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国际关系、国际法中的地位,进而阐述人权国际合作的概念、主体、性质与功能,系统梳理人权国际合作的历史演进,勾勒出人权国际合作的多重实践形态。对《联合国宪章》、国际人权公约以及国际法上的软法文件进行规范分析,诠释人权国际合作义务的法律基础、主体、内容和法律特征。第二,下篇旨在分析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合作的重大实践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下篇在对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合作的历程进行系统回顾之后,重点针对中国批准ICCPR的法律对策、中国履行缔约国报告义务的改进对策、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标准制定的话语权问题、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问题、中国推进亚洲区域人权保障机制的法律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章 国际合作 1

第一节 合作概述 1

一、合作的概念 1

二、合作的社会基础 2

三、合作的特征 6

第二节 国际合作的理论学说 9

一、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霸权合作论 10

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观——制度合作论 14

三、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观——文化合作论 16

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国际合作观——经济合作论 19

五、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国际合作观 22

第三节 国际合作在国际关系及国际法中的地位 24

一、国际合作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24

二、国际合作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30

第二章 人权国际合作 36

第一节 人权国际合作的概念与作用 36

一、人权国际合作的概念界定 36

二、人权国际合作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作用 37

第二节 人权国际合作的历史演进 40

一、早期的人权国际合作 40

二、20世纪以来的人权国际合作 43

第三节 人权国际合作的动因 46

一、各种理论解释 46

二、权利义务相互性的局限性 49

三、国际社会共有观念的产物 51

第四节 人权国际合作的多元主体 55

一、国家 56

二、政府间国际组织 59

三、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 63

第五节 人权国际合作的多重实践形态 66

一、协商制定国际人权规则 66

二、参与国际人权监督机制 70

三、人权领域的技术合作 72

四、政策框架中的人权导向 76

五、普遍机制下的区域安排 79

六、外交政策中的人权对话 81

七、国际交往中的论坛会议 83

第三章 人权国际合作义务 86

第一节 人权国际合作义务的国际法基础 86

一、人权国际合作义务的条约法基础 86

二、人权国际合作义务的软法基础 92

第二节 人权国际合作义务的主体与内容 98

一、人权国际合作义务的主体 98

二、人权国际合作义务的内容 99

第三节 人权国际合作义务的多重法律特征 101

一、法律效力——弱强制性 101

二、责任分担——差异性 104

三、适用范围——域外性 108

四、基本功能——辅助性 111

第四章 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合作的历程和动因 115

第一节 1949年之前中国参与的人权国际合作 115

一、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 115

二、参与制定《世界人权宣言》 117

三、批准或加入多份国际人权条约 118

第二节 1949—1971年中国参与的人权国际合作 119

一、中国与《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的尊重基本人权原则 12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对外经济援助与人权技术合作 120

第三节 1971年之后中国参与的人权国际合作 121

一、加入国际人权公约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人权标准 121

二、与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人权机制的合作 123

三、与联合国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合作 124

四、开展人权领域的技术合作 125

五、参与亚太地区框架下的人权活动 127

六、开展双边或多边人权对话 127

第四节 中国参与人权国际合作的动因 129

一、现有解释理论及其局限性 129

二、国家身份转变及其影响 132

第五章 中国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对策 138

第一节 我国先前批准或加入国际人权公约时的对策 139

一、对国际人权公约实体权利条款的保留与声明 143

二、对国际人权公约监督机制提出保留 144

三、对国际人权公约解释和适用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保留 145

第二节 其他国家批准或加入ICCPR时的应对之策 146

一、对权利保障条款的保留 147

二、对权利限制条款的保留 149

第三节 我国批准ICCPR的法律对策 155

一、批准ICCPR的总体对策 155

二、对于ICCPR实体权利条款的具体对策 155

三、对于ICCPR实施监督条款的具体对策 169

四、ICCPR要求下我国基本权利的补充立法 170

第六章 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公约缔约国报告程序的改进对策 172

第一节 缔约国报告程序概述 173

一、缔约国报告程序的概念 173

二、缔约国报告程序的法律基础 175

三、缔约国报告程序的基本环节 182

第二节 缔约国报告程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186

一、缔约国报告程序在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186

二、条约监督机构的应对与联合国系统内的改革运动 192

第三节 中国参与缔约国报告程序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198

一、中国参与缔约国报告程序的法律依据 198

二、中国参与缔约国报告程序的现状与问题 199

三、中国参与缔约国报告程序的改进建议 210

第七章 中国与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基于两轮审议的实证研究 213

第一节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及其对中国两轮审议概况 214

一、普遍定期审议基本程序与宗旨 214

二、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对中国两轮审议过程 216

第二节 审议国对中国相关人权问题的关注度及其变化 218

一、两轮审议中主要关心的人权问题 218

二、两轮审议中有关人权问题关注度的变化 221

第三节 审议国所提建议的尺度和力度 224

一、判断方法——行为分类法 224

二、行为分类法视角下审议国所提建议的质量分析 225

第四节 中国对审议建议的回应 230

一、中国接受建议的比例 231

二、中国接受建议的变化 235

三、中国对建议的实施 237

第五节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普遍定期审议与中国的参与 239

一、中国对审议程序的积极支持与参与 240

二、普遍定期审议中的“隐性政治化” 243

三、中国对建议的审慎回应 247

第六节 基本结论 250

第八章 国际人权话语权生成路径、实质及中国的应对 252

第一节 话语权概念辨析 252

一、话语与权力的关联 252

二、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253

第二节 国际人权话语权的历史证成 256

一、国际人权话语权的生成路径 257

二、西方国家掌握人权话语优势的原因探微 265

第三节 国际人权话语权的竞夺场域 266

一、多边国际机制 266

二、双边外交场合 267

三、国际民间社会 268

第四节 国际人权话语权的实质内容——以联合国人权机制为分析标本 271

一、国际人权发展战略的主导权 271

二、国际人权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272

三、国际人权实施监督的主导权 273

四、国际人权规则解释的主导权 273

五、评判一国人权状况的主导权 274

第五节 中国在联合国人权机制中的话语权现状及制约因素 275

一、中国在联合国人权机制中的话语权现状考察 275

二、影响中国在联合国人权机制中话语权的相关因素 286

第六节 中国提升国际人权话语权的优先策略 288

一、重视人权理论创新和供给 289

二、设计并促成新的国际人权发展战略 290

三、深度介入国际人权机构的运行与走向 291

四、培养提升国际话语权所需的高端人才 293

五、加大对人权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与培育 294

第九章 亚洲人权保障机制构建与中国的对策 296

第一节 亚洲人权合作基本现状及可能之突破进路 297

一、现状——亚洲人权“碎片化” 297

二、比选——构建亚洲区域人权机制的各种可能路径评析 300

第二节 构建亚洲区域人权机制的内生与外合之路 304

一、内生之路:各国人权之一体化保护 305

二、外合之路:“纵横”两个维度 308

三、国际人权标准的纳入与保留 313

第三节 中国参与亚洲区域人权机制的若干建议 315

一、中国参与构建亚洲区域人权机制的必要性 315

二、中国参与构建亚洲区域人权机制的初步建议 316

参考文献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