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道家与道教: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1
一、何谓道家 1
1.什么是道 1
2.什么是道家 2
二、何谓道教 4
1.道教和道家的关联 4
2.道教的基本信仰 6
3.道教的概况 7
第二章 道家的产生与发展 11
一、道家的创始 11
1.老子其人 11
2.道家的开篇之作《道德经》 12
二、道家的早期发展 14
1.道家的分派 14
2.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 15
3.列子:御风而行 18
4.庄子:逍遥游世 20
5.黄老之学:清静无为 22
三、道家的新阶段:魏晋玄学 24
1.玄风的兴起 24
2.正始玄学 26
3.竹林玄学 28
4.元康玄学 30
第三章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33
一、道教的初步形成 33
1.神仙方术 33
2.谶纬神学 34
3.张陵和五斗米道 35
4.张角与太平道 37
二、道教体系的构建 38
1.葛洪与《抱朴子》 38
2.寇谦之与北天师道 40
3.陆修静与南天师道 42
4.陶弘景与茅山派 44
三、道教的发展与道经的整理与编纂 46
1.唐代道教和《开元道藏》 46
2.宋代道教和《大宋天宫宝藏》 48
3.明代道教和《正统道藏》与《续道藏》 49
四、道教新兴宗派的形成与发展 51
1.张伯端与南宗的崛起 51
2.王重阳与全真道的创立 53
3.张三丰与武当派的兴起 55
第四章 道可道,非常道——道家对自然规律的认知 59
一、道法自然 59
1.万物之宗:万物从哪里来 59
2.道常无为:自然而然 61
3.道无不理:道是万物行走的路径 64
二、有无相生 65
1.有无之间: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路径即是道 65
2.知白守黑:互限与互显 67
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经验和感性的超越 68
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70
1.相反相成,物极必反 70
2.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72
3.见微知著,通古达今 73
第五章 和其光,同其尘——道家的应世之学 75
一、为而不争 75
1.柔弱胜刚强 75
2.上善若水 77
3.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78
4.大智若愚 80
二、与物为春 81
1.与人为徒 81
2.宽以容物 83
3.报怨以德 85
三、虚己游世 86
1.世事洞明 86
2.因物付物 88
3.相忘于江湖 90
第六章 深根固柢,长生久视——道家的治身之说 93
一、利用厚生 93
1.贵己存我 93
2.养形固身 95
3.全性保真 97
二、清心寡欲 98
1.五色令人目盲 98
2.以理遣欲 100
3.损之又损 101
三、存养之道 103
1.养内与养外 103
2.有用与无用 104
3.遗生与存生 106
第七章 乘物以游心——道家的治心之道 109
一、知命安时 109
1.乐天知命 109
2.安时处顺 111
3.明辨天人 112
二、无待逍遥 114
1.小大之辩 114
2.无功、无名、无己 116
3.自适其适 118
三、乘物游心 120
1.齐是非 120
2.齐物我 121
3.齐生死 123
后记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