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任秋声寒色来袭,我自梳理过往 1
第一辑 散文·报告文学 3
性情流纸 3
竹话 7
家乡树情思 11
观音堂叙事曲 14
不思量,自难忘 18
择瓜 23
茼蒿嫩绿话青团 25
画眉声声 27
割“尾巴”之痛 29
那一天,11点50分 31
写春联的二爷 33
新茶香市话旧 35
女儿对我说 37
补壶·买壶 39
织在我视网上的圈 41
难以忘却的纪念 45
深山里的族叔 47
伤阳台 49
残羹 51
唤来英魂同住 53
伴随痛苦的幸福 55
可恶,然而…… 57
王小鹰与安徽的缘 59
又是一年春草绿 61
十年人生话辛甘 63
哪儿是大海?哪儿是平原? 65
王小鹰与《你为谁辩护》 67
减去10岁,减去20岁 69
童年梦辉煌地逝去 72
厝福 74
看《天鹅湖》插曲 76
脚手架 78
吴文忠,不仅仅只获得“三连冠” 81
妈妈,睡吧 83
他是一条汉子 85
与友人书二篇 87
苦蹉跎的朋友 90
“蹚海” 92
“贵妃”未醉先醉我 94
永远的乡音 96
昨日的批判 98
远去的音乐之声 100
借问酒家何处无 102
小号手 104
为了明天的“接轨” 106
波士顿来信 108
受阻 110
“家”话 112
一树春光 114
“共名” 116
当沉思穿越时空 118
换个场景再感觉他们 120
“巨笔”书蓝天 122
理书也上瘾 124
疲惫人的爆发力 126
你在寻找家园吗? 128
最后的一缕情丝 130
《丹青引》引起的话题 132
把你的名字刻在我的生命树上 134
六十年代:我从“镜子”前面走过 137
百炼一书情未竟 140
百龄眉寿或可期 142
戏痴 144
言他只取两出“戏” 146
好刊为媒 149
足印义,诗寄情 151
一棵移栽的树,正渐渐老去 154
老翁何所有,聊赠数行诗 156
且借纳兰问:天为谁春? 159
附 乡情·亲情的呢喃 164
黏质 167
用灵魂铸造 173
“荣事达”向您招手 184
第二辑 随笔·评论 193
管见所及 193
何处“碧山”是? 197
粗话雅写 199
抹上理想化的色彩之后 201
作文岂可废雕饰? 205
附一 形式美应在否定中求肯定 207
附二 也谈内容与形式美的关系 209
邓刚的“海”与海明威的“海” 211
为何“千人一面”? 213
短暂的青春火花 214
谨防“文字疫” 216
《飘逝的花头巾》飘逝的是…… 217
应当重视课外阅读 219
无可奈何花落去,散文的命运? 220
散文的“心”和散文的新 224
观戏乱呓 229
以讹传讹 232
酒变成了水 233
《啼笑因缘》何以屡屡写错 234
生活中的“假如” 235
激情与失控 237
奥赛罗式的爱 239
旅游,是一首诗 241
主题与背景的差异 243
“唐明皇”不该念错字 245
“轰动效应”与艺术鉴赏 247
高校“切片”:多部位透视 249
“残酷”的东方电台 252
排山倒海 情势滔滔 254
作为生活的和作为艺术的 256
“半个奖”的启示 258
理想主义的悲壮引吭 260
“门槛”里的艰辛与呐喊 262
为天下“忧”而“优” 265
一声一画总关情 269
“早餐”吃不饱 272
王小鹰的“手杖柄”上写什么? 274
对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四点质疑 276
百舍重茧不敢息 282
是女“黄准”不是男“黄淮” 284
九九艳阳是我春 286
蹉跎岁月中的永远出发者 288
钻之越久,仰之弥高 293
第三辑 解说词·文学本 301
声画醉我 301
安徽大学“211工程”建设10周年电视宣传片《倾注》解说词 305
安徽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电视专题片《纪念,从这里出发》解说词 308
城市·家园·炫彩音画 313
国医沃土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