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第一讲 音乐美学概述 1
案例1-1大希庇阿斯篇——论美(摘录) 1
一、从美学到音乐美学 1
二、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 3
三、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4
第二讲 何为音乐 7
案例2-1约翰·凯奇的《4分33秒》 7
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8
二、音乐是有组织的理念显现 8
三、音乐是以声音为主要材料的艺术 9
四、音乐材料的主要特征 12
案例2-2高山流水觅知音 12
五、音乐与音乐作品的区别 13
第三讲 音乐的功能 15
案例3-1墨子“非乐”的是与非 15
一、音乐的审美功能 15
案例3-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15
二、音乐的文化传承功能 17
三、音乐的教化功能 18
案例3-3哲学家对音乐功能的认识 18
四、音乐的社会功能 20
五、音乐的智育功能 21
案例3-4爱因斯坦与音乐 21
六、音乐的治疗功能 23
案例3-5音乐治疗实例 23
第四讲 音乐的形式及其美感原则 26
案例4-1奏鸣曲式的形式美感 26
一、对音乐形式的基本认识 26
二、音乐的变化对比之美 27
三、音乐的连贯统一之美 27
四、音乐的多样平衡之美 28
案例4-2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 28
五、音乐的数理比例之美 29
案例4-3《义勇军进行曲》中的黄金分割 29
第五讲 音乐的表现对象 32
一、音乐中的情感表现 32
案例5-1中外思想家对音乐中情感表现的认识 32
二、音乐中的文学性 34
三、音乐中的哲理性 35
四、音乐对视觉因素的表现 36
第六讲 何为音乐的存在 39
案例6-1音乐是怎样存在的 39
一、音乐是音响本身吗 40
案例6-2乐谱无法呈现的音乐 40
二、音乐是乐谱或唱片等数字化音乐吗 41
三、音乐是一种意向性存在 43
第七讲 音乐创作中的立美规律 44
案例7-1《英雄交响曲》创作的内在驱动力 44
一、音乐创作的本质和一般过程 44
二、想象、灵感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48
三、音乐创作的社会性与个性 50
第八讲 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 51
案例8-1因一部作品的上演而改变命运的音乐家 51
一、音乐表演的意义 51
二、客观再现:原样主义音乐表演艺术观 52
三、个性解读:浪漫主义音乐表演艺术观 52
四、客观再现与主观创新的结合:客观主义音乐表演艺术观 53
五、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 53
案例8-2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学苦练的管风琴大师 53
第九讲 音乐聆听也是一种创作 57
案例9-1尼采的观点:语言难以探究音乐的奥秘 57
一、通向音乐的桥梁——同构联觉 57
案例9-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故事与形象 60
二、音乐聆听的类型 60
三、聆听音乐,有水平高低之分吗 61
第十讲 评价音乐作品应遵循的原则 64
案例10-1不一样的理查德·施特劳斯 64
一、音乐审美价值的客观性体现 65
二、音乐作品评价的原则 65
第十一讲 美育与音乐教育 68
案例11-1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吗 68
一、美育的内涵与边界 69
二、音乐教育中的美育 70
案例11-2孔子与《文王操》 71
案例11-3歌曲《梅兰芳》 71
案例11-4《牡丹亭》与《蝴蝶夫人》 72
第十二讲 音乐美的多样性与音乐观念的家族相似性 74
案例12-1柏辽兹对中国音乐的评价 74
一、音乐美感的多样性 75
案例12-2印度音乐中的“噪音” 75
案例12-3与交响音乐的首次相遇 75
案例12-4亚美尼亚人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印象 76
案例12-5卞祖善与谭盾之争 77
案例12-6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77
案例12-7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江雪”》 78
案例12-8两首不同的梵呗音乐 79
二、实现美的方式的多样性 80
案例12-9盖邮戳音乐 81
案例12-10尺八与禅意 82
三、不同文化系统对音乐的差异性理解 83
第十三讲 中国音乐美学思想述要 87
一、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88
案例13-1《乐记》节录 89
二、道家及玄学的音乐美学思想 90
案例13-2《声无哀乐论》节录 92
三、佛禅的音乐美学思想 93
第十四讲 西方音乐美学思想述要 100
一、理性与情感的博弈 100
案例14-1叔本华对音乐的论述 104
二、神性与人性的互化 106
案例14-2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 108
三、自律论与他律论的争锋 108
案例14-3“纯粹美”与“依存美” 109
案例14-4赫尔巴特的观点 110
案例14-5汉斯立克的观点 111
第十五讲 当代音乐美学观念新动向 114
一、解构主义和多元化 114
案例15-1重温《4分33秒》 115
二、对科学主义单向度美学的反思 115
三、人类学的渗透和对文化性、生活世界、主体交往的回归 118
案例15-2“系统的音乐本体”对生活世界的压制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