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论 1
1.1 铁路编组站的定义及分类 1
1.2 编组站主要技术作业内容 5
1.3 编组站主要技术设备及技术作业流程 6
1.4 铁路编组站发展历程和主要编组站概况 11
2 编组站规划设计原则和步骤 38
2.1 编组站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38
2.2 编组站规划设计工作的主要步骤 38
3 编组站运输组织设计 41
3.1 编组计划 41
3.2 车流组织 45
3.3 列流组织 48
3.4 作业量 55
4 编组站选址及总布置图型规划设计 58
4.1 编组站的选址规划 58
4.2 编组站总布置图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66
4.3 编组站总布置图型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69
4.4 编组站总布置图的选择原则 82
5 组站各车场咽喉区的布置与设计 85
5.1 咽喉区设计的一般要求 85
5.2 咽喉区布置与设计 85
6 编组站进路交叉及疏解布置 103
6.1 站内进路交叉及疏解 103
6.2 各类编组站图型的进路交叉及疏解布置 105
6.3 进出站线疏解布置 111
7 编组站的设备数量及能力 114
7.1 编组站设备数量计算与确定 114
7.2 编组站设备通过能力计算 119
7.3 编组站设备能力的协调 121
8 调车驼峰及调车场设计 124
8.1 驼峰的组成和分类 124
8.2 世界铁路驼峰发展概况 138
8.3 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的主要内容 144
8.4 驼峰设计的基本参数 145
8.5 铁路驼峰及调车场平面设计 149
8.6 驼峰及调车场纵断面设计 155
8.7 驼峰及调车场调速设备和防溜设备设置 162
8.8 驼峰工程设计实例 174
8.9 驼峰检算 179
8.10 驼峰及调车场尾部能力计算 184
8.11 其他设施 189
9 编组站辅助作业线路与设备的配置设计 191
9.1 调车场尾部辅助车场 191
9.2 交换场 195
9.3 整换装设备 196
9.4 其他主要辅助设施 197
10 编组站机车车辆设备布置与总布置图的协调 205
10.1 编组站机车设备及其配置的一般要求 205
10.2 编组站车辆设备及其配置的一般要求 209
11 编组站平面、纵断面与轨道设计 215
11.1 编组站中轴线设计 215
11.2 编组站进出站线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215
11.3 编组站各车场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216
11.4 编组站轨道设计 217
12 编组站道路及排水系统、综合管沟设计 227
12.1 编组站道路系统设计 227
12.2 编组站排水系统设计 229
12.3 综合管线设计 231
13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234
13.1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产生 234
13.2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38
13.3 编组站站场无线通信系统 259
13.4 编组站其他信息系统 264
14 编组站生产生活房屋集成设计 274
14.1 编组站生产生活房屋分类 274
14.2 传统编组站生产生活房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75
14.3 编组站生产生活房屋集成设计 275
15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规划设计 280
15.1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的意义与要求 280
15.2 编组站发展阶段的划分与确定 281
15.3 编组站各发展阶段的站场布置过渡方案与选择 283
15.4 编组站改扩建类型及过渡设计 285
16 编组站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310
16.1 技术经济比较概述 310
16.2 编组站设计技术经济的基础数据计算 311
16.3 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314
17 我国铁路网典型编组站简介 320
17.1 21世纪后新建的典型编组站 320
17.2 改扩建的编组站 339
17.3 我国编组站建设的特点 411
18 编组站发展与展望 420
18.1 编组站运输组织方面 420
18.2 场站规划设计方面 422
参考文献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