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1.1 产业的概念 1
1.1.2 产业经济系统的概念 2
1.1.3 产业发展的概念 7
1.2 产业经济系统的演化 9
1.2.1 产业经济系统演化的理论基础 9
1.2.2 协同演化 11
1.2.3 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企业演化特征 13
1.3 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 15
1.3.1 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 16
1.3.2 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 18
1.3.3 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 20
1.3.4 产业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 21
本章小结 24
关键概念 25
复习思考题 25
第2章 产业分类与产业关联 26
2.1 产业分工与产业分类 26
2.1.1 产业分工 26
2.1.2 产业分类的一般方法 27
2.1.3 中国的产业分类 33
2.2 产业关联的概念与应用 39
2.2.1 产业关联的概念 39
2.2.2 产业关联的方式 42
2.3 产业关联的定量描述 43
2.3.1 投入产出法 43
2.3.2 产业波及效果 49
2.3.3 产业关联效应的测定 51
本章小结 53
关键概念 54
复习思考题 55
第3章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 56
3.1 产业结构及其相关概念 56
3.1.1 产业结构的概念 56
3.1.2 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 60
3.1.3 不同概念间的关系 64
3.2 产业结构的理论解释 65
3.2.1 产业结构的演化理论 66
3.2.2 产业结构的调整理论 70
3.3 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其成因 73
3.3.1 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波动 73
3.3.2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长期变动 77
3.4 产业结构的优化 80
3.4.1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80
3.4.2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 82
3.4.3 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 86
本章小结 90
关键概念 90
复习思考题 91
第4章 产业价值创造 92
4.1 产业价值创造的内涵 92
4.1.1 产业价值创造的实例 92
4.1.2 什么是产业价值创造 93
4.1.3 产业价值创造的实现:顾客价值 95
4.1.4 产业价值创造的衡量:产业附加值 97
4.1.5 产业价值创造与产业发展 102
4.2 产业价值链与价值网 102
4.2.1 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其描述 102
4.2.2 产业价值链的作用 105
4.2.3 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与价值分配 108
4.3 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分解与评估 111
4.3.1 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分解与迁移 111
4.3.2 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价值创造能力 114
4.3.3 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动态演化 117
4.3.4 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评估 118
4.4 企业价值创造与产业价值创造 122
4.4.1 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来源与特征 122
4.4.2 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对产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124
本章小结 127
关键概念 127
复习思考题 128
第5章 产业技术进步 129
5.1 产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 129
5.1.1 产业技术进步的途径 129
5.1.2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34
5.1.3 技术扩散与产业发展 137
5.2 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与影响因素 138
5.2.1 技术创新的理论学派 138
5.2.2 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 140
5.2.3 产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142
5.2.4 产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对策 145
5.3 产业间技术扩散的过程与形式 147
5.3.1 产业间技术扩散的过程 147
5.3.2 产业间技术扩散的形式 151
5.3.3 产业间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 153
5.4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156
5.4.1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157
5.4.2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158
5.4.3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160
本章小结 165
关键概念 166
复习思考题 167
第6章 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 168
6.1 产业融合的含义 168
6.1.1 产业融合产生的背景 168
6.1.2 产业融合的概念 169
专栏6-1 悲怆的技术进步——美国铱星公司破产实例 172
6.2 产业融合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73
6.2.1 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173
6.2.2 产业融合可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175
专栏6-2 《超级女声》与蒙牛的完美合作 177
6.2.3 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178
6.2.4 产业融合可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 181
专栏6-3 现代物流业的兴起 183
6.3 产业融合的形式与决定因素 184
6.3.1 产业融合的形式 184
6.3.2 产业融合的类别 185
6.3.3 产业融合的决定因素 188
专栏6-4 搜狗公司的成立 191
6.4 产业融合的途径与衡量 191
6.4.1 推动产业融合的途径选择 191
专栏6-5 秋梅食品有限公司融合的四个维度 194
6.4.2 企业的产业融合程度的衡量 196
本章小结 198
关键概念 198
复习思考题 198
第7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发展 199
7.1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199
7.1.1 产业集聚 199
专栏7-1 关联产业聚集区:加利福尼亚和意大利 201
专栏7-2 竞争优势理论与产业集聚 208
7.1.2 产业集群 209
专栏7-3 社会文化与产业集群 212
7.2 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 218
7.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 219
7.2.2 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222
专栏7-4 硅谷和半导体产业 223
7.2.3 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227
专栏7-5 鲁尔工业区的衰落和复兴 229
7.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决定因素 229
7.3.1 地区要素禀赋和条件 230
7.3.2 政治因素 232
7.3.3 经济因素 233
7.3.4 社会环境因素 236
7.4 产业集群的衡量 236
7.4.1 衡量产业集群的定性方法 236
7.4.2 衡量产业集群的定量方法 237
本章小结 241
关键概念 242
复习思考题 242
第8章 产业转移与产业布局 243
8.1 产业转移的含义 243
8.1.1 产业转移的背景 243
8.1.2 产业转移的概念 245
专栏8-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246
8.1.3 产业转移的特点与趋势 247
8.2 产业转移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50
8.2.1 产业布局概述 250
8.2.2 产业布局的模式 252
专栏8-2 中国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254
8.2.3 产业转移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55
8.2.4 产业布局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258
8.2.5 产业转移下产业布局优化模型 260
8.3 产业转移的决定因素 262
8.3.1 产业转移的产生 262
专栏8-3 富士康打响产业梯度转移“发令枪” 265
8.3.2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66
专栏8-4 “用工荒”推动产业转移 267
8.3.3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268
8.4 产业转移的路径与衡量 272
8.4.1 产业转移的路径 272
8.4.2 产业转移程度的衡量 274
8.4.3 产业转移相关绩效的衡量 276
专栏8-5 产业转移:美贸易逆差的根源 278
本章小结 279
关键概念 280
复习思考题 280
第9章 产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 281
9.1 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 281
9.1.1 资源约束的内涵及其影响机理 281
9.1.2 资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与产业效率 286
9.1.3 资源约束下的产业转型 288
9.2 产业发展的环境约束 292
9.2.1 环境约束的含义与根源 292
9.2.2 环境承载力及其量化方法 295
9.2.3 环境承载力与产业结构 297
9.2.4 引入环境要素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理论 298
9.3 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 301
9.3.1 节能减排的含义与现状 301
9.3.2 基于节能目标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304
9.3.3 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评价 307
9.4 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309
9.4.1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309
9.4.2 德国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312
9.4.3 其他国家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314
9.4.4 国外经验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启示 314
本章小结 317
关键概念 318
复习思考题 318
参考文献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