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巴黎手稿”再研究:一个“路线图” 1
第一章 错综复杂的文献学问题 9
一、“巴黎时期”马克思的活动和著述 10
二、“巴黎手稿”与“巴黎笔记”的关系 17
三、“三个笔记本”与“穆勒评注”的次序 28
四、“原始顺序版”与“逻辑编排版”的差异 35
五、“三个笔记本”中笔记本Ⅱ内容探佚 44
第二章 现实中的异化与“劳动异化论” 53
一、工资与工人的生活境遇 55
二、利润与资本的秘密 62
三、地租与地产的特殊性 70
四、“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与本质 78
第三章 异化观的发展:“社会关系异化论” 88
一、作为“巴黎手稿”特殊文本的“穆勒评注” 89
二、关于“生产”和“分配”的摘录 92
三、货币和信贷:人的“异己的”中介 98
四、交换与分工:人的“异化的”类活动 111
五、多重社会关系异化的图谱 120
第四章 异化的根源:私有财产问题 127
一、私有财产的起源与普遍本质 127
二、“对财产的排除的劳动”与“对劳动的排除的资本” 134
三、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和“矛盾” 142
四、“需要”的道德评判及其本质 148
第五章 异化的“积极扬弃”:共产主义 156
一、对各种共产主义学说的考察 157
二、共产主义的价值归旨 162
三、实现共产主义价值归旨的现实途径 169
四、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78
第六章 异化观的变革:超越黑格尔哲学 185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态度 186
二、《精神现象学》中的“异化”和“扬弃” 193
三、黑格尔哲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200
四、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汲取和超越 211
综论 “巴黎手稿”的思想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221
一、“巴黎手稿”与《资本论》的关系 223
二、“巴黎手稿”与20世纪的异化批判 231
三、“巴黎手稿”与现时代 242
参考文献 251
人名索引 266
书目、期刊索引 268
主题索引 270
后记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