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羊肚菌概述 1
第一节 名称与分类地位 1
第二节 营养价值 2
第三节 规模化生产概况 4
第四节 羊肚菌生产投资与效益分析 5
第二章 羊肚菌物种多样性 7
第一节 盘菌目中与羊肚菌相关的科 7
一、马鞍菌科 8
二、盘菌科 10
三、平盘菌科 15
第二节 羊肚菌科 18
一、钟菌属 18
二、皱盘菌属 19
三、柄地杖菌属 20
四、小侧轮枝孢属 21
第三节 羊肚菌属 22
一、黑色羊肚菌类群 24
二、黄色羊肚菌类群 30
三、红棕色羊肚菌类群 34
第三章 羊肚菌的形态学特征 35
第一节 子实体形态和解剖特征 35
一、子实体 35
二、子囊果解剖结构 36
三、菌柄基部的孔洞和肉质假根 37
四、子囊果大小与质量的数量关系 38
五、子实层 39
第二节 菌丝、菌丝体 42
一、菌丝 42
二、菌丝体 43
三、羊肚菌细胞的显微结构 44
第三节 羊肚菌的菌核 46
第四节 羊肚菌的无性型 49
第五节 生活循环 53
第六节 子实体形态特征与出菇的关系分析 54
一、菌核与出菇的关系 54
二、无性繁殖体与出菇的关系 55
三、子实体大小、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55
四、其他 56
第四章 羊肚菌生态学 57
第一节 自然分布 57
第二节 出菇季节 57
第三节 海拔 58
第四节 土壤 59
第五节 植被 60
第五章 羊肚菌生理条件 63
第一节 羊肚菌的营养类型 63
一、土腐生类型 63
二、共生类型 64
第二节 天然原料提取物 65
第三节 碳源 66
第四节 氮源 68
第五节 矿质元素 71
第六节 重金属元素 75
第七节 生长因子 78
第六章 羊肚菌生长环境条件 79
第一节 温度 79
第二节 水分与湿度 80
第三节 pH 82
第四节 光照 82
第五节 空气 83
第七章 羊肚菌高产栽培原理 85
第一节 羊肚菌子实体原基形成能力 85
第二节 边缘出菇效应 86
第三节 连续出菇效应 87
第四节 适量投料高产效应 89
一、碳元素平衡分析 90
二、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关系 91
三、投料量与产量的关系 91
四、菌种用量对羊肚菌产量的影响 93
第五节 土壤含水量效应 93
第六节 地面覆盖物的负效应 96
第七节 重茬的负效应 97
第八章 原始菌种分离技术 98
第一节 准备工作 99
一、设施设备与器材 99
二、培养基配方 100
三、培养基制备 101
第二节 菌种分离技术 102
一、组织分离法 103
二、孢子分离法 107
三、菌种的纯化 109
四、分离物的检测 111
五、分离过程中的杂菌 113
第三节 菌种保藏方法 114
一、枝条保种法 114
二、长斜面培养基保存法 114
三、短斜面培养基保存法 115
四、柱状培养基保存法 115
第九章 规模化生产菌种技术 116
第一节 母种生产技术 116
一、母种培养基 116
二、试管的转接与培养 116
三、母种质量检测 117
第二节 原种生产技术 119
一、原种培养料配方 119
二、原种数量与容器 120
三、原料预处理 120
四、拌料装瓶 120
五、原种灭菌与接种 121
六、原种的培养与质量检测 122
七、原种的保藏与使用 125
第三节 栽培种生产技术 125
一、准备工作 126
二、玻璃瓶分层菌种的制作 129
三、菌种瓶装混合料菌种的制作 134
四、聚丙烯菌袋装菌种的制作 138
五、大盒装菌种的制作 141
六、菌种污染的控制 143
七、菌种的储运 144
第四节 营养料袋生产技术 145
一、配方 146
二、制袋 146
第十章 羊肚菌栽培技术流程 149
第一节 操作流程 149
第二节 物资准备 150
第三节 栽培场地选择 151
第四节 整地、开畦 152
第五节 搭建棚架 155
第六节 播种 157
第七节 覆土 159
第八节 盖膜 160
第九节 摆放营养料袋 163
第十节 菌丝生长阶段的管理 166
第十一节 出菇阶段的管理 171
第十二节 采收 177
第十三节 加工 178
第十一章 羊肚菌栽培模式 181
第一节 有料栽培模式 181
一、大田培养料配方 182
二、培养料的处理 182
三、开沟铺料播种覆土 183
第二节 温室大棚栽培模式 186
第三节 矮棚栽培模式 188
第四节 简易高连棚栽培模式 191
第五节 高拱棚栽培模式 197
第六节 林地栽培模式 198
第七节 无棚栽培模式 199
第八节 植物套种栽培模式 199
一、油菜地套种羊肚菌 199
二、重楼地套种 200
第十二章 室内周年化栽培技术 202
第一节 设施设备 202
第二节 土壤的处理方法 203
一、土壤的选择 203
二、土壤的处理方法 203
三、装土、上架 204
第三节 栽培管理 205
一、菌丝培养阶段的管理 205
二、子实体培养阶段的管理 206
第十三章 病虫害防治技术 209
第一节 不出菇问题 209
一、菌种问题 210
二、栽培技术问题 212
三、人为破坏 214
第二节 生理性病害 214
一、原基、幼菇死亡 214
二、尖顶菇、圆头菇 215
三、倒伏 215
四、干瘪 216
第三节 竞争性杂菌 217
一、土面杂菌 217
二、营养料袋上的杂菌 218
三、核盘菌 218
四、黄柄盘菌 220
五、盘菌 221
六、黑盘菌 221
七、鬼伞 222
八、裸盖伞 223
九、担子菌菌丝体 224
第四节 病害 225
一、镰刀菌 225
二、细菌性腐烂病害 226
第五节 虫害 227
一、蛞蝓、蜗牛 227
二、跳虫 228
三、螨虫 229
四、菌蝇、菌蚊 229
五、线虫 229
六、蚰蜒 229
七、蚁害 230
八、鼠害 230
第六节 草害 231
可供阅读的文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