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1
春华秋实 继往开来——在建院75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龚良 1
考古探索 4
哈里斯矩阵:考古学地层观念的革命&汤惠生 4
藤花落古稻田与黄淮地区稻作文明&林留根 13
殷商时期的长江下游&张敏 20
论西周王朝对安徽江淮的经略&徐峰 32
破解南窑庄窖藏之谜&纪仲庆 36
巢湖放王岗、北头山西汉墓墓主问题探析&郝明华 41
三国两晋南北朝城市考古的主要收获和初步认识&贺云翱 45
论徐州西汉墓葬的保护与防盗&马永强 孙爱芹 65
历史研究 69
商末泰伯之“奔(之)吴”&王少华 69
礼失而求诸野——从《诗经》看我国远古时期的婚姻与婚俗&倪静雯 74
“为”字结构被动式之训读——以高野山龙光院藏《妙法莲华经》为例&杨金萍 79
许谦与八华书院的兴衰&叶军 卢淑珍 85
侵华日军“南京攻略战”之浅析&章义平 90
博物馆实践与理论 94
夯实工作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南京博物院保管部近5年来工作成果综述&南京博物院保管部 94
试论博物馆语言&凌波 98
博物馆信息传播&杜爱华 104
纯色的艺术 纯美的空间——“金色江南”特展形式设计构想速写&陈同乐 108
多媒体展览陈列的设计理念&张小朋 111
让“泡博物馆”成为文化新风尚——多媒体技术提升中小博物馆展陈水平实例剖析&张莅坤 张欣 115
谈博物馆展陈多媒体软件的设计思路&巢臻 117
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谈谈南京博物院明清人物肖像画澳门特展的心得体会&蒋群 121
论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原则&郝明华 123
浅谈中小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机遇与发展&王霞 张平凤 125
浅谈文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杨斌 130
书画论丛 132
中国画文献学视野下的俞剑华之考察&万新华 许定富 132
中国绘画史上的“潇湘图”&赵启斌 141
略论王礼的花鸟画艺术&刘立新 155
文物研究与赏析 157
刍议徐夷玉文化板块——兼释大汶口文化刘林、花厅遗址出土玉器的功能及其占有者的身份&杨伯达 157
关于建立古瓷谱系的思考&霍华 170
富贵与人文——试论明清紫砂文具的宫廷风格与文人气质&林燕 174
浅论翡翠的鉴赏&姚晓晓 180
读清官窑器手札三题&韩祥 182
遗产保护理论 187
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底蕴和城市建设展望&罗宗真 187
论保护文化遗产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与实践&黄海涛 杨晓秋 192
文物保护 197
近现代文献酸化危机与防治思考&张金萍 郑冬青 陈潇俐 197
现代纳米微粒改善传统装裱浆糊性能的研究&徐飞 李晓华 魏无忌 陈步荣 童文 201
壳聚糖加固脆弱丝织品的研究进展&郑冬青 奚三彩 212
青铜文物修复理念和原则探讨&余伟 李军 216
从三彩马的修复谈秦汉至唐时期马尾的绾结&刘义茂 218
青年论坛 221
沙堰方言特殊语音现象及本字研究&谢小娟 221
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藏经楼墙体开裂病害分析&汪必霞 226
南京博物院藏旧地方志述略&管军波 230
南京博物院藏书的特色及运用&李萍 234
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应用于博物馆须注意的几个问题&邹中强 236
试叙在文博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实践文化创新&杨小苑 张欣 239
学海钩沉 241
现在正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为南京博物院建院七十五周年大庆作&宋伯胤 241
缅怀大家 244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纪念文博大家曾昭燏百年诞辰”研讨会纪要&本刊编辑部 244
博物馆的精神——在“纪念文博大家曾昭燏百年诞辰”研讨会上的讲话&郑欣淼 246
怀念曾昭燏先生——在“纪念文博大家曾昭燏百年诞辰”研讨会上的讲话&龚良 248
纪念曾昭燏女士诞辰一百周年暨逝世四十五周年&罗宗真 250
身边的伟人——曾昭燏(节选)&庄天明 252
深切怀念考古学前辈尹焕章先生&胡继高 254
忆尹焕章先生&梁白泉 255
师恩难忘&秦浩 257
考古战线上的实干家——忆恩师尹焕章&钱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