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郭齐勇 1
导论 宋明理学道统论及其思想世界 1
第一节 问题意识 1
第二节 回向三代之治与理学道统论的诞生 3
第三节 研究方法、路径与结构 29
上篇 37
第一章 家礼与道统——以管志道、刘宗周的家礼实践为例 37
第一节 治教、礼俗与理学道统 38
第二节 重建世家与以礼化俗:晚明士人的三代之治图景 42
第三节 道器不二与家礼的哲学形式:家庙礼仪中的道统 50
第四节 余论:道统与政治 57
第二章 心学与道统 58
第一节 虚实之辨与宋明理学 60
第二节 现代理学研究范式之限制:以牟宗三为例 68
第三节 心的实践场域与感应机制 74
第四节 结语 81
第三章 《明儒学案》中的宗传与道统——论《明儒学案》的著述性质 82
第一节 “宗传”:共同体建构 83
第二节 “道统”:对抽象之体的消解 89
第三节 《明儒学案》:性质再检讨 97
第四节 结语 102
第四章 《明儒学案》的道统论话语建构 103
第一节 从《师说》看《明儒学案》著述目标 104
第二节 一本万殊话语结构的哲学基础 106
第三节 从《东林学案》看《明儒学案》话语策略 111
第四节 结语 115
第五章 道统话语中的开显与遮蔽——以孙慎行著作版本问题及《明儒学案》话语中的孙慎行为中心 116
第一节 孙慎行文献的节录本问题 117
第二节 《明儒学案》话语中的孙慎行 121
第三节 结语 126
下篇 131
第六章 慎独——论阳明学派慎独工夫转向及其哲学意义 131
第一节 “独知”说:朱子、阳明论慎独工夫 132
第二节 独知非良,抑或无有不良:阳明后学工夫困境 140
第三节 以“自”(气)取代“知”:刘宗周的慎独诠释转向 150
第四节 余论:“以自解独”的思想效应 159
第七章 研几——以朱子、白沙、阳明后学、刘宗周为线索 162
第一节 朱子论几:严防“认欲为理” 164
第二节 白沙论几:静中养出生生活泼的宇宙 169
第三节 中年期刘宗周对白沙端倪说的批评及其困境 174
第四节 阳明后学论几:中和分歧及其辩难困局 183
第五节 晚年期刘宗周论几:存发一几、中和一理的解决方案 190
第六节 余论 197
第八章 格物——论蕺山学派格物思想的哲学义蕴 199
第一节 物是至善无恶:阳明学派心体自然之争的解决途径 199
第二节 主宰即在流行之中:物至善说的哲学结构 207
第三节 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蕺山学派格物学说之转型 211
第四节 结语 215
第九章 气质之性说——刘宗周思想与气论哲学的创造转化 216
第一节 对气一元论的几种批判性质疑 217
第二节 以喜怒哀乐说为切入点的理论范式转变 220
第三节 喜怒哀乐说的道德创造性模型 228
第四节 气质之性说义疏 248
第五节 几点评论 257
第十章 性理与救世——唐文治论慎独工夫原型及其思想史意义 259
第一节 慎独所以养神而事天 260
第二节 显隐视域中的慎独诠释 267
第三节 思几以合内外之道 274
第四节 结论 279
附录一 “性善”:指引抑或实体?——陈确思想略论 280
第一节 性论之辨——“性善之教”两种诠释进路的冲突 281
第二节 知行之辨——围绕《大学》展开的工夫论批判 293
第三节 小结 305
附录二 气学传统及早期启蒙思潮——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宋元明清气学研究综述 309
参考文献 324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