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3
1.2理论意义 3
1.2.2现实意义 4
1.3研究方法 4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5
1.4.1研究特色 5
1.4.2研究框架 6
1.4.3结构安排 7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0
2.1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中的R&D核算 10
2.1.1 R&D相关概念 10
2.1.2 R&D核算内容 14
2.1.3 R&D核算变革 15
2.2国内外文献综述 17
2.2.1 R&D核算与经济增长 17
2.2.2国外R&D资本化核算的研究历程 19
2.2.3中国R&D资本化核算的研究现状 22
第3章 R&D产出核算方法 24
3.1 2008年SNA的R&D产出核算方法 24
3.1.1估价方法 24
3.1.2核算范围 24
3.1.3基本分类 25
3.1.4 R&D支出与R&D产出的联系与区别 26
3.2各国R&D产出核算方法 28
3.2.1 OECD的R&D产出核算方法 28
3.2.2欧盟的R&D产出核算方法 31
3.2.3美国的R&D产出核算方法 33
3.2.4芬兰的R&D产出核算方法 36
3.3中国的R&D产出核算方法 38
3.3.1资料来源 38
3.3.2核算分类 39
3.3.3具体方法 41
第4章 R&D资本存量测算 45
4.1国内外R&D资本存量测算研究综述 45
4.1.1国外R&D资本存量测算研究现状及简要述评 45
4.1.2国内R&D资本存量测算研究现状及简要述评 48
4.2中国R&D资本存量测算 49
4.2.1基本方法 49
4.2.2 R&D投资 50
4.2.3 R&D资产折旧率 51
4.2.4 R&D投资价格指数 55
4.2.5初始R&D资本存量 57
第5章 中国R&D资本化核算方法 58
5.1基于不同视角的R&D资本化核算方法 58
5.1.1基于生产法视角 58
5.1.2基于收入法视角 61
5.1.3基于支出法视角 66
5.1.4核算方法小结 68
5.2 R&D资本化核算典型案例分析 72
5.1.1案例1:市场生产者自给性生产的情形 72
5.2.2案例2:市场生产者购买性生产的情形 76
5.2.3案例3:非市场生产者自给性生产的情形 81
5.2.4案例4:非市场生产者购买性生产的情形 84
第6章 中国R&D资本化核算结果及分析 90
6.1中国R&D资本化核算主要结果 90
6.1.1对GDP总量的影响 90
6.1.2对GDP增速的影响 95
6.1.3对GDP结构的影响 96
6.1.4 R&D资本化核算结果国际比较 100
6.2中国R&D资本存量测算主要结果及分析 102
6.2.1 R&D资本存量测算结果 102
6.2.2与现有研究结果的比较 106
6.2.3与美国R&D资本存量的比较 107
6.3变参数对核算结果的影响 108
6.3.1 R&D资产折旧率变化对核算结果的影响 108
6.3.2 R&D投资价格指数变化对核算结果的影响 110
第7章 地区R&D资本化核算 112
7.1地区R&D资本化核算方法 112
7.1.1核算难点和问题 112
7.1.2主要处理方法 114
7.2地区R&D资本化核算结果 118
7.2.1地区R&D投资 118
7.2.2地区R&D资本存量 118
第8章 总结 123
8.1本书的研究结论 123
8.2主要启示 124
8.3本书的创新点 125
8.4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26
参考文献 128
附表 136
附表1 1952—2015年按执行部门分组的R&D内部经费支出 136
附表2 1952—2015年按支出用途分组的R&D内部经费支出 138
附表3 1952—2015年企业部门按支出用途分组的R&D内部经费支出 140
附表4 1952—2015年科研机构部门按支出用途分组的R&D内部经费支出 142
附表5 1952—2015年高校部门按支出用途分组的R&D内部经费支出 144
附表6 1952—2015年其他部门按支出用途分组的R&D内部经费支出 146
附表7 1952—2015年相关价格指数 148
附表8 1952—2015年其他相关基础数据 150
附表9中国R&D资本化核算主要结果 152
附表10从三个视角看中国R&D资本化核算结果的变化 154
附表11 1952—2015年中国R&D资本存量测算结果 156
附表12 1978—2015年各地区R&D内部经费支出 158
附表13 1978—2015年各地区R&D投资核算结果 160
附表14 1978—2015年各地区R&D资本存量(当年价)测算结果 162
附表15 1978—2015年各地区R&D资本存量(2010年价格)测算结果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