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探索 3
绪论 3
第一章 西方符号学的理论困境 9
一 罗兰·巴特的文本写作与日本俳句 14
二 罗兰·巴特中性观与禅宗语 18
三 罗兰·巴特的语言悖论与老庄“道通为一”的思想 22
第二章 中国古典文论发展的内因需要 26
一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论误区 27
二 中国符号学传统研究的理论误区 29
第三章 “名—实”说与西方符号学的理论互动 40
一 老庄道名相通的名论思想 40
二 名家的王道论“名论” 44
三 荀子语义学的名论思想 51
四 《墨辩》派的思辨论“名论” 54
五 名论与西方符号学的对话 57
第四章 道家思想与西方符号学的对话 64
一 卮言与反语言结构 65
二 寓言与解构真理 67
三 重言与反聚合链 70
第五章 《周易》与中国符号学传统起源 73
一 象的解释功能 75
二 象的变通性 77
三 象的多义性 79
四 象的属人性 81
第六章 《文心雕龙》的符号学意义 83
第七章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王夫之的言意观 92
一 一阴一阳谓之道 93
二 盈天下之间皆器 94
三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97
四 继之者善成之者性 101
下篇 实践应用 107
第一章 《论语》的符号学解析 107
一 正名 108
二 固定句式 111
第二章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韩非对《老子》的解读 120
一 “道”的说明依据:理 122
二 道的实现手段:形名之术 125
第三章 《庄子》的符号学解析 133
一 叙事技巧 133
二 构词的灵活性 137
三 造句的自由性 138
四 隐喻/换喻的使用 140
第四章 意境论的现代阐释 143
一 意境论的传统解释 143
二 象的物化特征 145
三 意境的蒙太奇功能 153
第五章 “蝴蝶”意象的符号解析 156
一 “翩翻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声一索珠”——蝶之形 158
二 “蝴蝶有情牵晚梦,杜鹃无赖伴春愁”——蝶之情 163
三 “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蝶之理 172
第六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符号学批评——兼论西方符号学与先秦名学的理论互动 178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来源 178
二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误区 180
三 符号学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支撑 183
第七章 《马桥词典》中的符号世界 194
一 词语的最高权能 194
二 马桥人的世界 195
三 语言的支配作用 200
第八章 沈从文小说中的符号世界 207
一 语言的诱惑和困境 208
二 语言的反常合道性 212
三 文学符号的属人性 213
四 文学语言的虚构性 217
五 文学语言的隐喻性 220
六 语言塑造的民族文化心理 223
结论 语言的归乡之途——论中国古典文论与西方符号学的交汇 227
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