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材与课例分析框架 1
1.1 课例分析的框架与程序 1
1.2 教材分析框架 16
第2章 初中课例分析 18
2.1 利用作图法探究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性质”课例分析 18
2.2 探究中要强调通法——“多边形内角和”课例分析 27
2.3 为什么要给单项式分类——“合并同类项”课例分析 30
2.4 合理控制运算难度——“二次根式加减”课例分析 37
2.5 重视知识的生成点——“因式分解”课例分析 44
2.6 几何定理如何教——“垂径定理”课例分析 49
第3章 高中课例分析 54
3.1 为什么选择这三个命题作公理——“平面”课例分析 54
3.2 衔接中把握好内容定位——“函数单调性”课例分析 60
3.3 借助类比构建思路——“函数y=A sin(ωx+φ)+b的图像与图像变换”课例分析 64
3.4 整合函数与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课例分析 72
3.5 如何设计“总—分—总”的课堂教学结构——“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课例分析 77
第4章 高中教材分析 83
4.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材分析 83
4.2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教材分析 96
4.3 “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教材分析 109
4.4 “解三角形”教材分析 126
4.5 “数列”教材分析 141
第5章 初中教材分析 156
5.1 “有理数”教材分析 156
5.2 “轴对称”教材分析 163
5.3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材分析 174
5.4 “勾股定理”教材分析 183
5.5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194
参考文献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