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调查研究的内涵 1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起源和发生过程 2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类型 4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真谛 6
第四节 如何给调查研究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9
第五节 调查研究的意义、原则和特点 11
一、意义 11
二、原则 15
三、特点 17
第二章 调研活动的历史作用和发展状况 21
第一节 调研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 22
第二节 欧美传统的调研成果 23
一、英国 23
二、法国 24
三、德国 25
四、美国 26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调研成果 29
第四节 辩证唯物论指导下的调研成果 31
一、辩证唯物论指导下的调研活动与传统的调研活动有本质上的区别 32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调研活动及成果 32
三、列宁的调研活动及成果 33
四、中国共产党人的调研活动及成果 35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调研活动及成果 36
2.抗日战争时期的调研活动及成果 37
3.解放战争时期的调研活动及成果 3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调研活动及成果 40
第五节 专业调研机构的兴起 46
第三章 调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9
第一节 调研理论的形成 50
一、文字出现前后的调研活动 50
二、形成早期调研理论的几种哲学观点 51
第二节 调研理论的发展 55
一、实证、证伪和范式的认识形式 55
1.实证 55
2.证伪 56
3.范式 56
二、统计手段的出现 57
1.统计学的诞生 57
2.出现了不同的统计工具 58
第三节 调研理论的争论 58
一、三种不同学派的理论内容 60
1.实证主义派别 60
2.人文主义派别 60
3.折衷主义派别 60
二、三种不同学派的争论焦点 60
第四节 调研的本源理论 62
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理论 62
1.认识立场 62
2.认识路线 63
3.认识方法 64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调研理论 65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65
2.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 66
3.坚持以“调查会”为主的原则 66
4.坚持抓“典型”的原则 67
5.坚持信息“交换、比较、反复”的原则 67
6.坚持材料的处理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 68
7.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68
8.坚持调研过程的“四四原则” 68
三、辩证唯物论使形形色色的唯心论者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69
第五节 不断完善调研理论 70
一、对已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71
二、对已有理论在实践的检验中进行探索 72
三、对已被实践证实为有效的调研方式进行理论抽象 72
四、选择符合调研客体特征的调研方式进行探索 72
第四章 “三三要素”构建的调研理论体系 75
第一节 构建调研理论体系的背景 76
第二节 调研理论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77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固有理论 79
一、承担者与承载者 79
二、主体与客体 80
三、手段与形态 82
四、课题与内容 84
第四节 调研的认识理论 85
一、认识理论的内涵和意义 85
二、调研的认识立场 86
三、调研的认识路线 88
四、调研的认识方法 89
1.现象和本质 89
2.内容和形式 90
3.原因和结果 90
4.必然性和偶然性 91
5.可能性和现实性 91
6.个性和共性与个别和一般 92
第五节 调研活动的操作理论 94
一、工艺手段 95
1.工艺是“生产加工”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95
2.应明确调研手段的工艺目的是“应用” 96
3.应明确调研手段的主要工艺方式是访谈法 96
4.应明确不同的工艺手段,适应不同调研课题的类型 97
5.应明确工艺手段的适用范围 97
二、工具手段 98
三、检验手段 99
第五章 调研机构与内部管理 101
第一节 调研机构的性质、特点、任务和重要性 102
一、性质 102
二、特点 102
三、任务 103
四、重要性 103
第二节 调研机构的内部设置 103
一、设立专业部门 104
二、各部门负责的领域或行业应保证不重叠,不空白 104
三、根据地区的不同特点设立不同的专业调研部门 104
四、处理好整体与总体的关系 105
第三节 调研机构的内部管理模式 106
一、寻求符合本机构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 106
二、部门职能 106
三、部门职能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107
四、记分考核规则 118
第四节 人才管理 120
一、人才的涵义 121
1.调研人才的特点 121
2.“七种”职业素质 122
3.养成“六种”职业习惯 124
4.调研人才的类型 125
二、人才的编制管理 126
1.编制 127
2.编制内的管理 129
3.“边际”管理 130
4.编制缺口的管理 130
三、人才的再培养 131
1.建立“师徒”关系 132
2.一对一互带 133
3.讲座方式 133
4.走出去或请进来培训 133
5.统稿过程和文稿评审过程的间接培训 133
四、稳定人才队伍 134
1.公开、公正、公平使用人才 135
2.扫除一切障碍,为科学使用人才创造条件 135
3.定期向外输送人才 135
4.营造一个民主讨论问题的环境 136
5.确立技术“权威” 136
6.提高政治待遇 136
第五节 经济调研员还应具备两种知识 137
第六节 处理好调研机构的几种关系 147
一、处理好调研机构与决策班子和主要领导人的关系 147
二、处理好调研机构与同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148
三、处理好调研机构内部的关系 148
四、处理好单位与个人的关系 149
第六章 如何选题 151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152
第二节 选题的方法 154
一、切时 156
二、切弊 156
三、切需 157
1.重点问题 157
2.难点问题 157
3.热点问题 157
4.焦点问题 158
5.疑点问题 158
四、切用 158
五、切望 159
第三节 选题的类型 160
一、透视型课题 162
二、建议型课题 162
三、经验型课题 163
四、借鉴型课题 163
五、探索型课题 163
六、预测型课题 164
七、述评型课题 164
八、引导型课题 165
第四节 选题的内容 166
第七章 概念的操作化 169
第一节 概念的技术处理 170
一、分解和界定概念、引申变项的涵义 170
二、分解和界定概念、引申变项的过程 172
三、分解和界定概念、引申变项应遵循的八原则 175
1.辨明概念的内涵 175
2.把握概念涵盖的所有内容和外延的维度 175
3.分解方向应与调研课题指向的中心内容相一致 177
4.分解层次应与调研课题指向的具体内容相一致 177
5.横向分解引申的变项应达到穷尽的程度 177
6.引申的变项必须同处于一个分解层次 178
7.引申出来的变项应筛选使用 178
8.如何处理变量概念 181
第二节 概念与变项 182
一、概念与变项、变量的关系 182
二、变量的类型 184
1.双变量 184
2.多变量 185
3.自变量与因变量 185
4.中变量 186
5.预置变量 186
6.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187
三、变量之间的关系 188
1.单一相关关系 188
2.因果相关关系 191
3.虚无相关关系 194
四、变量的其他问题 195
1.变量应具备三个条件 195
2.变量的作用 195
第三节 概念与假设 195
第四节 指标与变量 198
一、指标的意义 198
二、指标的性质 198
三、指标的类型 201
1.主观指标 201
2.非主观指标 202
3.社会指标 202
4.调研指标 202
5.单一指标、指标群和指标体系 202
四、指标的功能,作用和特点 204
第五节 概念的操作定义 205
第八章 社会测量 209
第一节 社会测量的涵义 210
第二节 社会测量的形态 211
第三节 社会测量的要素 213
一、测量客体 214
二、测量内容 214
三、测量规则 214
四、测量工具 215
第四节 社会测量的特点和现状 216
一、社会测量已从传统的经验型过渡到现代的理论型 216
二、社会测量是了解民意的最好途径 217
三、尚未形成精确的统一测量标准 217
第五节 社会测量尺度 218
一、定类尺度 218
1.范畴内各单元必须具备同一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征 219
2.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变量值 219
3.划分的类别必须是穷尽的 219
4.每一个被测量的变量必须归类 219
5.变量之间的分辨力要明显,必须是互斥的 219
6.数字符号被用作标识时,它不具有数量特征 219
二、定序尺度 220
1.等第顺序法或顺序排列法 220
2.其他几种配比法 221
三、定距尺度 221
四、定比尺度 222
第六节 量表 223
一、量表的特征 223
1.指标的存在形态不同 224
2.指标的作用不同 225
3.指标的性质不同 225
4.指标值的取向不同 225
5.指标的标志符号不同 226
6.两图表的规定性不同 226
二、西方的平面量表 226
1.总加量表 226
2.累积量表 232
3.语义差异量表 235
4.发送量表 236
三、中国的结构量表 237
1.操作和记分规则 242
2.结构测量 243
3.结构分析 244
第七节 信度与效度 246
一、信度 246
1.复测信度 246
2.复本信度 247
3.折半信度 247
二、效度 248
1.表面效度 248
2.标准效度 248
3.建构效度 249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249
第九章 统计分析 251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内涵和意义 252
一、统计的目的 252
二、统计对象 253
三、统计要求 253
四、统计特点 253
1.数量性 253
2.社会性 254
3.依附性 254
五、统计方法 254
六、如何掌握“量”的变异 255
1.数量的对比关系 255
2.特征的对比关系 255
七、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255
第二节 统计的基本概念 256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256
1.总体的特点 256
2.总体的类型 257
二、样本 258
三、标志 258
1.“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 258
2.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 259
四、指标 259
1.绝对指标 259
2.相对指标 260
3.平均指标 262
第三节 统计分组与分配数列 262
一、统计分组 263
1.分组的几个基本概念 263
2.分组的两种形式 264
3.分组标志的类型 264
二、分配数列 266
1.品质数列的编制方法 266
2.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267
第四节 统计图表 269
一、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数据原则 269
1.数群性原则 269
2.系统性原则 269
3.可比性原则 270
二、统计表 270
1.统计表的结构和内容 270
2.统计表的种类 272
3.编制统计表的规范 276
三、统计图 276
1.条形图 277
2.柏拉图 278
3.直方图 278
4.线形图 279
5.散点图 279
6.饼形图 280
7.象形图 280
8.曲线图 280
9.平面图 280
10.枝叶图 280
11.选择几种常用的统计图,结合例子进行演绎 280
12.编制统计图的基本原理 285
第五节 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分析 286
一、集中趋势分析 286
1.算术平均数 287
2.位置平均数 292
3.平均数的适用范围和其它几个问题 300
二、离散趋势分析 302
1.极差(全距)用R表示 302
2.分位差,用Q表示 303
3.异众比率,用VR表示 307
4.平均差,用A.D.表示 308
5.标准差,用σ或SD表示 312
6.离散系数,用V或Cr为代表符号 316
第六节 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 321
一、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的关系 321
二、相关系数的计算,用r表示 322
三、回归系数的计算,用b表示 325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326
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330
四、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异同点 333
第七节 概率与指数简介 335
一、概率简介 335
二、指数简介 336
1.指数的作用 336
2.指数的种类 337
3.指数体系简介 339
4.综合指数的编制过程 340
第八节 数据的检验手段 346
第十章 访谈法 349
第一节 访谈法的形式、特点和意义 350
一、访谈法的形式 350
二、访谈法的特点 352
三、访谈法的意义 352
四、访谈主体应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353
五、处理好两种供需矛盾 354
第二节 访谈前的准备 354
一、课题准备 355
二、理论准备 355
三、硬件准备 355
四、方案准备 356
第三节 进入访谈现场的技巧 357
一、进入访谈现场前的准备 357
二、进入访谈现场后的举动 358
第四节 处理“冷场”和“局面失控”的技巧 359
一、处理“冷场”的技巧 359
二、处理“局面失控”的技巧 360
三、调研工作者应具备打开访谈局面的能力 361
第五节 询问技巧 363
一、询问种类 363
二、询问要做到“六个不”和“五个引导” 363
三、“十四问”的技巧 364
第六节 记录的技巧 367
一、记录“重点”的技巧 367
二、记录“要点”的技巧 368
三、速记的技巧 369
四、使用记录本与记录纸的技巧 369
五、“四边”活动的技巧 370
六、运用访谈“调查会”的技巧 370
七、访谈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72
第十一章 其他几种调研方法 375
第一节 问卷法 376
一、问卷的作用 376
二、问卷的特点 376
三、问卷的种类 376
四、问卷的结构 377
五、问卷的设计 380
六、问卷的发送与回收 383
第二节 抽样调查 384
一、抽样与抽样调查 384
二、抽样调查的类型 385
三、抽样程序 386
1.界定总体 386
2.编制抽样框 387
3.确定抽样方式 388
4.确定抽样单位 388
5.确定抽样规模 388
6.评估样本的适中性 388
四、随机抽样 389
1.简单随机抽样 389
2.分层随机抽样 390
3.等距随机抽样 391
4.多段随机抽样 393
5.整群随机抽样 393
五、非随机抽样 395
1.偶遇抽样 395
2.定额抽样 395
3.判断抽样 396
4.滚雪球抽样 397
六、抽样调查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397
第三节 观察法和文献法 397
一、观察法 398
二、文献法 399
第四节 随机抽样在我国调研活动中的位置 400
附录 401
附录1用科学计算器求解的几个案例 402
附录2随机数字表 408
后记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