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 根源、制度和秩序 从老子到黄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中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0254340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老子为出发点的早期道家在它自身内部的展开,有两条非常重要而又很不相同的路线。一条是从老子到杨朱、列子和庄子等的路线(可称为“老庄的路线”)。这条路线上的道家,关注个体生命和个人精神的发展,关注自我和心灵的转化及升华,抗拒个人被教条化和物化;一条是从老子到《管子》、《黄帝四经》、彭蒙、田骈、慎到、申不害和韩非子等的路线(这是一般所说的“黄老学”的路线)。这条路线上的道家,注重社会政治生活和秩序的建立,注重制度和法治的发展,注重人的利益和需求的满足及实现。同属广义的道家而又相对独立的这两条路线,通过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变得越来越清晰了。本书结合大量史料,论述了这一转变过程。

第一章 “道”与“万物”的三重关系——老子世界观的构造 1

一、道的创造力和事物的起源:“道生之” 2

二、道的弱作用力和事物的自主性:“德畜之”和““道法自然” 10

三、事物的“化作”与“无名之朴”:“反者道之动” 17

第二章 失常与回归——老子的“反”探究 28

一、“反”和““复”与事物的“返回”和“复归” 30

二、为什么要返回:“欲作”和“妄作” 39

三、何处是归程:“无名之朴”和返本归根 48

第三章 老子的学说与《金人铭》和黄帝记忆 54

一、《金人铭》、黄帝之言与老子 55

二、从“谦卑”和“柔弱”方面来看 72

三、从“俭朴”和“节制”方面来看 85

四、从“变化”、“累积”和“结果”方面来看 94

第四章 “一”的思想的展开及其形态 101

一、从数字到本根:“一”和老子的创发 103

二、创生和万物的根据:《太一生水》的“太一”和《凡物流形》的“一” 111

三、“执一”、“一众”和“一法”:《管子》和《黄帝四经》中的“一” 121

四、共同和统一的世界:《庄子》的“齐一论” 131

第五章 终极根源概念及其谱系 ——上博简《恒先》的“恒”探微 141

一、《恒先》的“恒”与“极” 143

二、作为终极根源的《恒先》的“恒” 151

三、《恒先》的“恒”与早期道家本根论的谱系 155

四、《恒先》的“恒”与古代早期中国思想中的“恒” 161

第六章 从文本篇章到义理脉络——《太一生水》的构成和概念层次再证 168

一、从文本的构成说起:不同章节抑或不同篇目 169

二、概念层次和义理脉络:从“太一”“道”到“天地”“万物” 181

第七章 早期道家“统治术”的转变——从老子的“道政”到黄老学的“法治” 191

一、从“道”和“道生之”到“道法”和“道生法” 192

二、从“无为”到“法治” 202

三、从“反智用道”到“弃智用法” 208

四、从“无名”到“形名” 212

五、从“自然”到“人情” 221

六、从“小国寡民”到“至世” 226

第八章 秩序、制度与贤能——黄老学为什么反智的一个内在追寻 230

一、道家眼中的良好秩序和生活:从老子到黄老 234

二、道家“反智”的类型与黄老学的“反智” 241

三、法治对贤能: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50

四、法治对贤能:普遍、活力与有限、无能 259

五、法治之公正与贤能之偏私 270

六、余论:期望、历史和比较 278

附录 北大藏汉简《老子》的某些特征 285

一、文本新尺度与思想上的异同 288

二、文本结构与《老子》的演变 297

三、书体和避讳与简本抄写年代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