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土壤科学发展战略 3
90年代的土壤科学 3
21世纪土壤科学展望 7
中国土壤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4
土壤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22
中国土壤科学战略发展研究的新思路——土壤学战略发展研究的顶层设计与路线图 31
中国土壤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41
提升对土壤认识,创新现代土壤学 49
发展与创新现代土壤科学 57
从未来土壤学看环境与生态优先研究领域 64
当前我国土壤学研究所面临的任务 67
土壤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前景 73
土壤学发展趋势与青年土壤科技工作者的任务 76
培养人才发展土壤科学 80
现代土壤学与农业持续发展 81
从现代土壤学看江苏省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90
守护土壤,该用什么样的战略? 96
论我国土壤保护宏观战略 99
中国土壤保护宏观战略思考 105
中国土壤安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思考 113
强化土壤研究的全球意识 120
深入开展“土壤与环境”问题的研究 121
土壤圈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124
土壤圈在全球变化中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28
土壤圈物质循环研究与土壤学的发展 136
中国土壤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1991年学术年会开幕词 139
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50周年与第八次全国土壤学会代表大会开幕词 141
《未来土壤学》一书翻译全文 142
第二部分 土壤发生与分类 211
安徽宣城风成沉积——红土系列剖面ESR年代学研究 211
我国红壤现代成土过程和发育年龄的初步研究 217
我国富铝化土壤发生特性的初步研究 225
我国富铝化土壤诊断土层的初步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 238
中国南方红土与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 249
我国热带、亚热带干热地区土壤发生特性的研究 257
热带和亚热带干热地区土壤的发生、分类及分布规律 268
热带土壤的发生与分类研究进展(1) 275
热带土壤的发生与分类研究进展(2) 284
滇南砖红壤性土的发生特性及其形成过程 299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土壤分类及其资源评价 301
黑土的肥力演变及其分类 303
斯里奇廷教授谈土壤分类研究概况 304
我国土壤调查制图及土壤分类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308
我国土壤分类的商榷(初稿) 312
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年) 314
第三部分 土壤资源与区划 319
中国的冻土 319
中国的灰化土 329
大兴安岭北部的灰化土 334
中国的火山灰土 348
我国的土地资源 355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区划 363
我国土地资源的态势、潜力与对策 369
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旱地土壤资源 371
经济发展梯度影响下的江苏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格局 375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有效态铅、镍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383
苏南典型区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392
广西中南部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的遥感监测 401
广西典型土壤上不同林分的土壤肥力分析与综合评价 411
县级土壤资源调查和土壤区划——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 416
第四部分 土壤地理与区域土壤 425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贫瘠化的综合评价 425
南方丘陵区不同尺度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434
南方丘陵区土壤氮素尺度效应的影响因素 442
黑土的肥力特性及其演变 450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盐酸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458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江苏太仓市为例 468
城乡结合部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475
低丘红壤肥力的时空变异 483
红壤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演变 489
江西省兴国县、余江县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研究 497
苏南典型区土壤基本性质的时空变化——以昆山市为例 503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Cu、Ni、Pb、Zn形态及其有效性定量分析——以昆山市为例 510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Cu形态含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以昆山市为例 517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有效态钴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524
太湖流域丘陵地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 531
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 536
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542
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的水热动态 548
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水的矿质元素组成特征 555
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特点与成土过程研究 562
我国中亚热带缓丘区红黏土红壤肥力的演化 Ⅰ.物理学肥力的演化 569
我国中亚热带缓丘区红黏土红壤肥力的演化 Ⅱ.化学和生物学肥力的演化 580
我国中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研究 592
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下不同母质的土壤质量性状 600
第五部分 土壤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609
土地资源 大地母亲——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建设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609
我国土地资源在人为利用条件下的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613
我国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619
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在国土整治中的重要意义 622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相关对策思考 627
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636
中国主要农业土壤的集约耕作 648
我国干旱土壤资源特点及其利用途径 653
红壤旱地不同复种方式养地效果 658
综合开发南方红壤丘陵区——我国农业的出路之一 667
南方红壤丘陵区自然资源与潜力优势开发 672
黄淮海平原水土资源特点及节水农业技术 678
畜禽粪便施用对稻麦轮作土壤质量的影响 683
不同种植年限菜地土壤基本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变化 692
不同种植时间菜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特征 697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土旱塬黑垆土氨氧化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701
长期施用畜禽粪便对土壤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710
长期施用畜禽粪便对土壤生物化学质量指标的影响 715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棉田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725
等高固氮植物篱模式对坡耕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731
干旱河谷区坡耕地等高植物篱种植系统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736
高产水稻土细菌多样性的培养法与非培养法比较研究 742
水稻土的类型特征及其管理 749
耕作和施肥扰动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756
合理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自然资源 764
近十几年来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766
施肥对连作蔬菜地蔬菜产量和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773
太湖地区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变化 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