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晓芳,宿庄主编;何作顺,余日安,钟晓妮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040457803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及特点 2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2

三、疾病自然史与三级预防策略 4

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 9

第一章 人与环境 9

第一节 概述 11

一、环境构成 11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12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3

第二节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4

一、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物 14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9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控制 24

一、组织措施 24

二、规划措施 24

三、技术措施 25

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26

第一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 28

一、大气理化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28

二、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30

三、大气卫生标准 35

第二节 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 36

一、室内空气质量 37

二、室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37

三、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及其危害 37

四、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 41

第三节 水环境与健康 41

一、水资源的种类 41

二、水质评价指标 42

三、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44

四、饮用水卫生标准 48

第四节 地质环境与健康 52

一、地质环境 52

二、土壤污染 53

三、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55

四、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56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66

第一节 人体必需的主要营养素 68

一、蛋白质 68

二、脂类 70

三、碳水化合物 71

四、热能 73

五、矿物质 74

六、维生素 77

第二节 合理营养 81

一、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81

二、食物的营养价值 81

三、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 86

四、营养调查与评价 87

五、食谱编制 90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营养 90

一、孕妇和乳母的营养 90

二、婴幼儿的营养 92

三、儿童、青少年的营养 94

四、老年人的营养 94

第四节 食品安全 95

一、概述 95

二、常见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96

第五节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106

一、概述 106

二、人兽共患传染病 107

三、食物过敏 109

四、食物中毒 110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117

第一节 概述 119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119

二、职业与健康 120

三、职业损害的预防控制 121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124

一、概述 124

二、铅 125

三、汞 127

四、其他金属及类金属 128

五、有机溶剂 129

六、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133

七、刺激性气体 135

八、窒息性气体 136

九、农药 137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病 140

一、生产性粉尘及其危害 140

二、常见的生产性粉尘及其所致的尘肺病 144

三、其他粉尘所致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151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所致职业性疾病 151

一、概述 151

二、高温作业 152

三、噪声 154

四、振动 156

五、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158

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损害 162

一、职业性肿瘤 162

二、职业性五官疾病 164

三、职业性皮肤病 168

第二篇 常见医学统计学方法 177

第五章 医学统计学概述 177

第一节 医学统计基本概念 179

一、变量与变量值 179

二、同质与变异 179

三、总体与样本 179

四、参数与统计量 180

五、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180

六、频率与概率 180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 180

一、数值变量资料 180

二、分类变量资料 181

三、等级资料 181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181

一、统计设计 181

二、搜集资料 181

三、整理资料 181

四、分析资料 182

第六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183

第一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85

一、数值变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185

二、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 186

三、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 189

四、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191

第二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94

一、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 194

二、t分布 194

三、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195

四、假设检验 196

第三节 t检验 199

一、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199

二、配对设计资料比较的t检验 200

三、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201

第四节 方差分析 202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02

二、完全随机化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203

三、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 203

四、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205

第七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207

第一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09

一、常用的相对数 209

二、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210

三、率的标准化法 210

第二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213

一、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 213

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 213

第三节 x2检验 214

一、x2检验的基本思想 214

二、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215

三、配对资料的x2检验 216

四、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 216

第八章 秩和检验 218

第一节 配对资料的符号秩检验 220

第二节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220

第三节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222

第九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 224

第一节 直线回归 226

一、直线回归的概念 226

二、直线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 226

三、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 227

四、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227

五、回归方程的应用 228

第二节 直线相关 228

一、直线相关的概念 228

二、相关系数及其计算 229

三、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229

四、线性相关分析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29

五、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230

第三节 秩相关 230

第十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232

第一节 统计表 234

一、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234

二、统计表的结构 234

三、统计表的种类 234

第二节 统计图 235

一、统计图的制作原则 235

二、统计图的结构 235

三、统计图的种类 235

第三篇 流行病学的应用 243

第十一章 疾病的分布 243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245

一、疾病发生频率测量指标 245

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245

三、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 246

四、疾病负担测量指标 247

第二节 疾病流行的强度 247

一、散发 247

二、暴发 247

三、流行 247

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形式 247

一、疾病的人群分布 247

二、疾病的时间分布 249

三、疾病的地区分布 250

四、疾病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综合分析 251

第十二章 描述流行病学 253

第一节 概述 255

一、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255

二、描述性研究的类型 255

三、描述性研究的资料来源 255

第二节 现况研究 256

一、概述 256

二、设计与实施 258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260

四、现况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 260

五、现况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261

第十三章 分析流行病学 262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 264

一、概述 264

二、设计与实施要点 265

三、资料分析 268

四、偏倚及其控制 270

五、优点与局限性 271

第二节 队列研究 272

一、概述 272

二 设计与实施要点 274

三、资料分析 276

四、偏倚及其控制 278

五、优点与局限性 279

第十四章 实验流行病学 281

第一节 概述 283

一、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 283

二、实验流行病学的特点 283

三、实验流行病学的分类 283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用途 285

第二节 临床试验 285

一、临床试验的概念及特点 285

二、临床试验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286

三、临床试验的分类和分期 288

四、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289

五、资料的收集与结果分析 291

第三节 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和局限性 293

一、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 293

二、实验流行病学应注意的问题 293

第十五章 诊断性试验的研究与评价 295

第一节 概述 297

一、诊断性试验定义 297

二、应用范围 298

第二节 诊断性试验评价的基本要求 298

一、金标准 298

二、研究对象 298

三、样本量大小 298

四、盲法判定与比较实验结果 299

第三节 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及意义 299

一、灵敏度与漏诊率 299

二、特异度与误诊率 300

三、正确诊断指数 300

四、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 300

五、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 301

六、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 302

第四节 诊断性试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价值评估 303

一、诊断性试验截断值的确定 303

二、真实性评价 304

三、可靠性评价 304

四、实用性评价 305

第五节 提高研究效率的方法 306

一、提高验前概率(患病率) 306

二、多项试验的联合应用 306

第十六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308

第一节 病因概念与病因模型 310

一、病因概念 310

二、病因模型 311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多因性 312

一、必要病因与充分病因 313

二、病因与疾病的相互作用模式 314

第三节 病因推断 314

一、推断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315

二、因果联系的推断标准 316

三、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 317

第十七章 疾病的预防控制 319

第一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321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321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325

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328

一、慢性病的流行概论及主要危险因素 328

二、三级预防策略与措施 334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36

一、概述 336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337

第四节 疾病监测 340

一、疾病监测的概念与种类 341

二、疾病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342

主要参考文献 344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