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红卫,马力,刘晖等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长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49249565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1

1.1 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2

1.1.1 相关概念 2

1.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4

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5

1.2 生态文明的产生 7

1.3 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10

1.3.1 国外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10

1.3.2 国内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12

1.4 生态文明面临的挑战 15

1.5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8

1.5.1 水土流失是头号生态环境问题 18

1.5.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互相依托,相得益彰 22

1.5.3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水土保持发展 22

1.6 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31

1.6.1 水土资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 32

1.6.2 水土保持是减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 34

1.6.3 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42

1.6.4 水土保持是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矛盾的主要途径 43

1.6.5 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48

1.6.6 水土流失治理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52

1.6.7 水土保持是精准扶贫的必由之路 53

第2章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56

2.1 土壤侵蚀的相关概念 56

2.1.1 土壤 56

2.1.2 土壤环境 56

2.1.3 土壤退化 57

2.1.4 土壤侵蚀量 57

2.1.5 流域产沙量 57

2.1.6 土壤侵蚀强度 57

2.1.7 容许土壤流失量 57

2.1.8 土壤沙化 57

2.1.9 尘暴 58

2.1.10 土壤侵蚀区划 58

2.1.11 土壤侵蚀 58

2.2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58

2.2.1 土壤侵蚀机理研究 59

2.2.2 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59

2.2.3 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与预报研究 60

2.2.4 土壤侵蚀危害与防治方法研究 60

2.3 土壤侵蚀类型 61

2.3.1 按土壤侵蚀发生时期分类 61

2.3.2 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率划分 62

2.3.3 按侵蚀营力分类 62

2.4 土壤侵蚀分布及危害 72

2.4.1 土壤侵蚀分布 72

2.4.2 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 79

2.4.3 土壤侵蚀的危害 80

2.5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104

2.5.1 自然因素 105

2.5.2 人为因素 120

第3章 中国水土保持发展历史及成功经验 147

3.1 水土保持的相关概念 147

3.1.1 土地 147

3.1.2 土地资源 147

3.1.3 水土流失 147

3.1.4 面源污染 148

3.1.5 水土保持规划 148

3.1.6 小流域综合治理 148

3.1.7 水土保持措施 148

3.1.8 水土保持效益 149

3.2 水土保持的内涵 149

3.2.1 水土保持的概念及功能 149

3.2.2 水土保持的基本内涵 150

3.3 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152

3.3.1 坡地重力侵蚀作用 152

3.3.2 坡地沟谷水流侵蚀作用 153

3.3.3 河流侵蚀作用 154

3.3.4 岩溶地区的侵蚀作用 154

3.3.5 风沙侵蚀作用 154

3.3.6 高山、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冰雪冻融作用 155

3.3.7 海岸带风暴潮及波浪、潮汐作用 155

3.3.8 活动构造是引发水土流失的不可忽视的内动力要素 155

3.4 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意义、基本原则及启示 156

3.4.1 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意义 156

3.4.2 水土流失治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157

3.5 水土保持的战略任务 157

3.5.1 加强水土保持是搞好江河治理和保障防洪安全的迫切需要 158

3.5.2 加强水土保持是保护水土资源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58

3.5.3 加强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 159

3.5.4 加强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治理三个结合的迫切需要 159

3.6 中国水土保持60多年成功经验 160

3.6.1 20世纪初期调查研究,奠定了水土保持的发展 160

3.6.2 大力开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稳步推进 162

3.6.3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163

3.6.4 注重发挥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大面积植被得到迅速恢复 166

3.6.5 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技支撑,水土保持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169

3.6.6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事业快速发展 171

3.6.7 进行定位试验和专题研究,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176

3.6.8 水土保持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普及和推广水土保持科学技术 178

3.7 水土保持的成功案例 184

3.7.1 福建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典范 184

3.7.2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典范 186

3.7.3 辽宁省北票市西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典范 187

3.7.4 河南省新县水土流失治理典范 188

3.7.5 内蒙古封禁治理典范 188

3.7.6 陕西省华阴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典范 189

3.7.7 甘肃省庄浪县建设梯田典范 190

3.7.8 辽宁省大凌河水土保持治理典范 191

3.7.9 山东省蒙阴县水土保持治理典范 192

3.7.10 山西省水土保持民营治理典范 193

3.7.11 宁夏中卫沙坡头治沙典范 193

3.7.12 黑龙江水师营乡治沙典范 195

3.8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经验 196

3.9 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197

3.10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 198

3.10.1 西汉高速公路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达到的效果 200

3.10.2 高速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弃渣场防治重点 207

第4章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范式 212

4.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理论依据 212

4.1.1 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212

4.1.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理论依据 212

4.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215

4.2.1 生态学为主导的原则 215

4.2.2 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 215

4.2.3 流域整体修复的原则 215

4.2.4 因地制宜原则 215

4.2.5 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216

4.2.6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216

4.2.7 经济可行性原则 216

4.2.8 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216

4.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目标 216

4.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机理 218

4.5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220

4.5.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需重视封育保护 220

4.5.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程度和难度将有很大的差别 220

4.5.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离不开人工及政策措施的辅助 220

4.5.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周期比较长 220

4.6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220

4.6.1 思想意识淡薄,专业知识缺乏 221

4.6.2 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221

4.6.3 土壤贫瘠,营养流失过度 222

4.6.4 科研不够成熟,技术进展过慢 222

4.7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范式运行的内在机制 222

4.7.1 生态修复范式运行中的动力机制 223

4.7.2 生态修复范式运行中的协调机制 223

4.7.3 生态修复范式运转中的自修复机制 224

4.8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产生成效 225

4.8.1 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25

4.8.2 保土减沙效益明显 225

4.8.3 蓄水保水、分洪抗旱能力增强 226

4.8.4 改善地区或流域的小气候 226

4.8.5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26

4.8.6 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227

4.9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途径 227

4.9.1 封山育林 228

4.9.2 补修 229

4.9.3 节能 229

4.9.4 制度建设 229

4.10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指标体系、数据来源 230

4.10.1 指标体系 230

4.10.2 数据来源 231

4.1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范式的概念及发展 231

4.11.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范式的概念 231

4.11.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范式的发展 231

4.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路 232

4.1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范式 233

4.13.1 植被恢复类 234

4.13.2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类 252

4.13.3 经济持续发展类 283

4.13.4 农业技术类型 317

第5章 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328

5.1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及目标任务 329

5.1.1 水土保持工作新要求 329

5.1.2 水土保持目标任务 331

5.2 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333

5.2.1 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协调发展 333

5.2.2 坚持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333

5.2.3 坚持优化升级,统筹推进防护林建设发展方式转变 335

5.3 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335

5.3.1 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36

5.3.2 保护水土资源,实施综合发展战略 346

5.3.3 科学编制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 354

5.3.4 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 360

5.3.5 实施封山育林与退耕 364

5.3.6 坚持小流域连续连片治理,达到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 368

5.3.7 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373

5.3.8 推广切实可行的“四位一体”措施,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378

5.3.9 优先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环境脆弱区 381

5.3.10 深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384

5.3.11 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保护理念和意识 388

5.3.12 强化水土保持监测 396

5.3.13 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推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 403

5.3.14 加强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示范和科技攻关 421

5.3.15 落实生态修复责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425

参考文献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