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变革 1
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变革 3
不惑之年的困惑 8
“万方”的随想 14
将学术引向适用 18
感悟ChinaInfo 23
Yahoo的随想 27
反思网上信息资源建设 33
《情报理论与实践》创刊30周年随想 37
情报刊物:如何面对明天? 40
情报会议应丰富多彩 44
情报研究如何走进社会? 47
谈情报的“知名度”——关于情报改信息的联想 51
数据库:如何共享? 54
咨询情报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57
科技查新工作的几点想法 60
技术系统的生态平衡 63
科技报告制度设想 69
科技报告制度的目标与宗旨 71
科技报告的制度构架 76
科技报告版权登记制度 80
科研单位的科技报告管理 84
科技报告的技术标准 90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思考 93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科技情报工作的影响 98
数字图书馆思考 103
下一代数字图书馆 105
我国科技信息资源保障策略 113
科技信息资源发现系统思考 118
基于语义的馆藏资源聚合服务 125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十三五”发展思路 130
万方数据的数据处理模式 136
科技期刊转型 141
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143
语义出版的功效 148
如何提高期刊影响因子 153
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157
科技期刊网络化态势 166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工作的走向 171
学术期刊评价服务 178
创办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的初衷 182
新型《汉语主题词表》展望 185
新型《汉语主题词表》的形态特征 187
新型《汉语主题词表》的建设方案 192
机构规范文档的构建策略 200
主编寄语 203
数字图书馆的责任 205
数字图书馆的内涵 207
数字图书馆的氛围 209
数字图书馆的“大数据” 211
发展“碎片化”知识组织与服务 213
发挥市场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作用 215
媒体融合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217
重视开放学术资源建设 219
图书馆的“新常态” 221
不断深化信息素质教育 223
跨界发展移动数字服务 225
适应大数据环境建设情报工程学科 227
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 229
推进规范文档建设 231
推进“数字丝绸之路”构建 233
从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延伸 235
“第三空间”诠释 237
“冯仲云图书馆”的启迪 239
借力“四众”开创资源共享新模式 241
资源发现系统的颠覆性 243
谋划图书馆的“十三五” 245
“供给侧改革”的启迪 247
推进图书馆智库服务 249
防止数据库商形成垄断 251
图书馆需要“工匠精神” 253
雅虎落幕的警示 255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实名制 258
助力科研转型 260
图书馆类型的再思考 262
从联合目录到资源调度知识库 264
大数据时代需要数据馆员 266
编目新理念:既融合更关联 268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