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学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代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10183466
  • 页数:423 页
图书介绍:环境治理的基本努力是恢复气候、根治灾疫、重建生境、实现生境文明。本书探讨生境文明得以建立的认知方式、思想基石、基础理论,必须由环境哲学和当代哲学为之提供。环境哲学审查环境问题,发现环境自生境能力、环境编程原理和生境逻辑法则、限度生存原理、生殖利益机制,为生境文明提供自然依据和方法论视野;当代哲学拷问环境之存在本身,发现“人是世界性存在者”“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自然、生命、人”相互嵌含与共生,为生境文明提供理解的思想基础。在实践认知层面,对以环境哲学为指南的环境伦理学探讨伦理自然律,建构生境文明的自然伦理依据和认知方式;以生态理性哲学为指南的伦理学探讨伦理人文律,建构生境文明的社会伦理依据和理解方式。伦理自然律和伦理人文律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生境文明的生存论基础。正视“人力征服环境造成自然失律”之历史与现实,重续人与环境之亲缘性存在,恢复生境逻辑的指南功能,重构限度生存的世界法则,再造生境利益之生殖机制,必然开辟可持续生存的生境文明大同世界。

自序 1

导论 国家环境治理学研究的尝试 1

1.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导向 2

2.环境治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 7

3.环境治理学建构的必备智识 10

4.环境治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5.环境治理学的学科概念系统 18

6.环境治理学的学科蓝图 26

第一篇 基础理论与方法 31

第一章 环境存在中的哲学理论 31

一、环境哲学的自身位置 32

1.环境哲学的常识认知 32

2.环境哲学的两个来源 38

二、环境哲学的思想基石 46

1.环境哲学的哲学基础 46

2.环境哲学的基本理念 57

三、环境哲学的目标任务 67

1.环境哲学的目标定位 67

2.环境哲学的任务重心 71

第二章 环境运动的自编程原理 84

一、环境编程原理与工具 85

1.什么叫“环境编程”? 86

2.环境自在编程原理 92

3.环境自在编程工具 97

4.环境自在编程机制 104

二、环境失律的构成条件 108

1.环境失律的运动原理 108

2.“环境生态”概念释义 113

3.环境的超强外部压力 118

4.环境生态临界点 123

5.环境悬崖的进程方向 127

三、环境逆向编程运行机制 131

1.环境逆向编程宏观描述 131

2.环境逆向编程条件 136

3.环境逆向编程机制 145

第三章 恢复环境的伦理学智慧 151

一、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进程 152

1.环境伦理学诞生的土壤 152

2.环境伦理学的问题进程 158

二、环境伦理学的重新定位 169

1.环境伦理学的性质定位 170

2.环境伦理学的内涵定位 171

3.环境伦理学的所属定位 174

4.环境伦理学的范围定位 176

三、统合传统的环境伦理智慧 178

1.环境伦理学的重建依据 178

2.环境伦理学的自然原理 181

3.环境伦理学的人文原理 183

4.环境伦理学的实践途径 189

第四章 环境治理研究的整合方法 191

一、环境问题与社会人文科学 192

1.环境与社会人文科学变动关系 192

2.问题环境中社会人文科学取向 203

二、环境问题的两种社会研究方式 211

1.从“环境”到“环境问题” 212

2.环境问题研究的基本视野 214

三、环境问题研究的大综合方法 220

1.环境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220

2.实证方法与原理方法整合 226

第二篇 实践理论与路径 233

第五章 环境治理的生态文明目标 233

一、生态文明的性质定位 234

1.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234

2.生态文明的实然摸索 237

3.生态文明的应然取向 241

4.生态文明的必然视域 244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247

1.生态文明的双重认知基石 247

2.生态文明的自然哲学基础 250

3.生态文明的一般哲学基础 258

三、生态文明的生境诉求 262

1.生态文明的生境定位 263

2.生态文明的评价体系 267

3.生态文明的实施路径 270

第六章 环境治理的低碳社会方式 274

一、环境治理的低碳社会要求 274

1.“低碳社会”概念释义 275

2.低碳社会的基本蓝图 279

3.低碳社会的实施目标 281

4.低碳社会的实践方向 283

二、环境治理的低碳社会方案 285

1.低碳社会的价值系统 285

2.低碳社会的生境制度 290

3.低碳社会的共生方式 294

4.低碳社会的生境经济 297

5.低碳社会的生境生态 300

第七章 走向低碳生存的社会反思 304

一、从发展向生存的环境检讨 305

1.两相博弈的认知清理 305

2.走出环境困境的选择 309

二、灾难化生存的科技反思 315

1.科技主义与灾难化生存 315

2.科技对生存灾难的塑造 320

3.消解灾难化生存的方式 331

第八章 低碳生存的环境软实力要求 334

一、软实力构成及功能体系 334

1.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336

2.国家软实力的构成逻辑 340

二、环境治理的环境软实力方式 343

1.环境软实力释放及收敛机制 343

2.探讨环境软实力的基本视野 348

3.恢复环境软实力的实践方式 352

第九章 低碳生存的环境资源代际储存 358

一、核心概念的内生性关系 358

1.“环境资源”概念及释义 358

2.“环境软实力”的生成性 361

3.何谓“环境资源代际储存” 367

二、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实施 371

1.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定位 371

2.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实施 373

第十章 低碳生存的绿色生活方式 377

一、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认知 378

1.为何回归绿色生活方式 378

2.何为“绿色生活方式”? 381

二、回归绿色生活的基本努力 386

1.回归绿色生活方式的途径 386

2.回归绿色生活的日常方式 390

参考文献 394

索引 407

后记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