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态伦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国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3891564
  • 页数:245 页
图书介绍:西方生态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本教材阐述了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概念、内涵以及学科特征;回溯了西方伦理学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酝酿、诞生、成长、发展以及深入过程;最后集中探讨了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拓展、前沿动态、理论进路及其全球实践。本教材一方面总结概括西方生态伦理学发展的历程和脉络,总结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精华所在;另一方面希望从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发展中为我国生态伦理学的成长提供可以借鉴的思想资源。从而使青年大学生树立起一种尊敬自然、敬畏自然的价值观念,从而自觉自愿的热爱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为我国后续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也正是本教材的特点所在。

第一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概念与内涵 1

第一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缘起与脉络 1

一、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孕育 1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创立 2

三、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 3

四、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影响 6

五、对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展望 7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概念与定义 8

一、什么是生态伦理 8

二、什么是生态伦理学 9

三、生态伦理学的使命与困境 10

四、生态伦理学的特征 11

第三节 生态伦理学的使命与困境 13

一、生态伦理学的使命:谋求生态保护的道德理由和依据 13

二、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宿命 15

第二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学科特征 20

第一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学科内涵 20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 20

二、生态伦理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21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学科特征 26

一、以自然存在论为基础的生态价值观 27

二、以环境价值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 27

三、以“生命同根”为价值前提的生态伦理观 28

四、以“生态约束”为特征的新发展观 28

第三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学科界限 30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与环境哲学 30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学 30

三、西方生态伦理学与环境科学 31

四、西方生态伦理学与环境政治学 31

五、西方生态伦理学与环境社会学 31

六、西方生态伦理学与环境心理学 32

第三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酝酿: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 34

第一节 杰斐逊的“农业天然道德论”和泰勒的“田园共和主义” 34

一、杰斐逊的“农业天然道德论” 34

二、泰勒的“田园共和主义” 36

第二节 从爱默生的《论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到马什的《人与自然》 38

一、爱默生的《论自然》 38

二、梭罗的《瓦尔登湖》 40

三、马什的《人与自然》 43

第三节 美国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约翰·缪尔的自然保护主义与吉福特·平肖的资源保护主义 45

一、缪尔的自然保护主义 45

二、平肖的资源保护主义 48

第四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诞生: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52

第一节 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理念 52

一、阿尔贝特·史怀泽的生平 52

二、“敬畏生命”理念的思想资源 53

三、“敬畏生命”理念的理论逻辑 55

第二节 美国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思想 59

一、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 59

二、克莱门茨的“顶级群落”理论 60

三、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 61

四、美国政府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举措 61

第三节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62

一、利奥波德的生平 63

二、土地伦理的思想基础 63

三、《沙乡年鉴》与土地伦理 65

四、对土地伦理的批判、辩护与发展 68

第五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成长: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末 73

第一节 时代主题与特征 73

一、对环境的关怀 73

二、思想取向和特征 74

第二节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75

一、蕾切尔·卡逊的背景介绍 75

二、《寂静的春天》的主要观点 75

第三节 保罗·埃利希的《人口炸弹》 80

一、人口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 80

二、《人口爆炸》的主要观点 80

第四节 怀特的《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 84

一、人类文明形态与生态环境问题 84

二、怀特的《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的主要观点 84

第五节 哈丁的《公有地的悲剧》 87

一、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 87

二、哈丁的《公有地的悲剧》的主要内容 87

第六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 92

第一节 鲁特莱的《是否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伦理,或一种生态伦理》 92

一、鲁特莱生态伦理观点提出的理论视域 93

二、鲁特莱的生态伦理观点 95

第二节 帕斯摩尔的《人对自然的责任:生态问题与西方传统》 99

一、帕斯摩尔《人对自然的责任:生态问题与西方传统》的写作背景 99

二、帕斯摩尔《人对自然的责任:生态问题与西方传统》的主要观点 103

第三节 从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到考利科特的《捍卫大地伦理》 106

一、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 107

二、考利科特的《捍卫大地伦理》 115

第七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 122

第一节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123

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123

二、《21世纪议程》 124

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25

四、《生物多样性公约》 125

第二节 从诺顿的“环境主义者统一体”到卡特尔的“环境政治学” 127

一、诺顿的弱化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主义者统一体 127

二、卡特尔的环境政治学 129

第三节 从彼德·辛格的动物解放论到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131

一、彼德·辛格的动物解放论 132

二、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134

第四节 保罗·泰勒的尊重自然的生物中心论 136

一、“尊重自然”的终极道德态度 137

二、“生物中心主义”的信念系统 138

三、义务规则和德性品质 139

第八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拓展: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 142

第一节 奈斯与深生态学 143

一、深生态学对浅生态学的批判 143

二、深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143

三、深生态学的影响 146

第二节 布克金与社会生态学 146

一、布克金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146

二、布克金眼中的生态学 147

三、社会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148

四、社会生态学的生态正义理论 150

五、布克金社会生态学的影响 152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152

一、大卫·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 153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的批判 153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影响 155

第四节 卡洛琳·麦茜特与生态女性主义 155

一、卡洛琳·麦茜特眼中的生态学 156

二、生态女性主义视域的自然之死 156

三、生态女性主义对父权制的批判 157

第九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前沿动态 160

第一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道德困惑 161

一、道德主体与客体的界限 161

二、道德哲学方法 164

三、道德建构的路径 166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观念演化 167

一、自然主义的立场自发 167

二、道德主体扩展与生态伦理诞生 167

三、在批判中不断成长 168

四、观念多元化与理论成熟 168

五、于反思中走向深入 168

第三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流派纷争 169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169

二、动物解放/权利论 170

三、生物中心主义 172

四、生态中心主义 174

第十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进路 177

第一节 后果主义与生态伦理 178

一、后果主义的内涵与渊源 178

二、功利主义的动物解放论 179

三、后果主义的生物/生态中心论 181

第二节 义务论与生态伦理 183

一、义务论的内涵与特质 183

二、康德式义务论的伦理扩展 185

第三节 德性论与生态伦理 186

一、德性伦理走向自然 187

二、环境美德的追寻 189

三、环境德性伦理学的前景 192

第十一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197

第一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伦理直觉 197

一、伦理直觉的基本内涵 197

二、尊重自然的伦理直觉 198

三、直觉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当代价值 200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道德结构 203

一、种际道德 203

二、代际道德 206

三、人际道德 208

第三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未来进路 210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旨趣 210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境 211

三、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环境美德转向 212

四、环境美德伦理的培养目标 214

第十二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全球实践 217

第一节 绿色发展报告的出台 217

一、发展中国家报告 217

二、发达国家报告 219

三、国际报告 220

四、剖析绿色发展报告 222

第二节 环境保护宣言的发布 226

一、人类环境会议与《人类环境宣言》 227

二、内罗毕会议与《内罗毕宣言》 228

三、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28

四、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与《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 229

五、洞察环境会议与环保宣言 230

第三节 生态国际公约的缔结 230

一、天空环保公约 231

二、陆地环保公约 232

三、海洋环保公约 233

四、探究环保公约 234

后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