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2
一、感染的概念 2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2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3
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4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5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5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6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6
一、基本特征 6
二、临床特点 7
第四节 传染病的诊断 9
一、流行病学资料 9
二、临床资料 9
三、辅助检查 9
第五节 传染病的治疗 11
一、治疗原则 11
二、治疗方法 11
第六节 传染病的预防 12
一、控制传染源 12
二、切断传播途径 12
三、降低人群易感性 13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14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14
第二节 艾滋病 31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38
第四节 登革热 44
第五节 流行性感冒 48
附:甲型H1 N1流行性感冒 51
第六节 人禽流感 53
第七节 麻疹 55
第八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59
第九节 风疹 66
第十节 水痘和带状疱疹 68
第十一节 流行性腮腺炎 71
第十二节 手足口病 75
第十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78
第十四节 狂犬病 87
第十五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90
第十六节 脊髓灰质炎 93
第三章 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 98
第一节 斑疹伤寒 98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 98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 102
第二节 恙虫病 104
第四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109
第一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9
第二节 弯曲菌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115
一、弯曲菌肠炎 115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 118
第三节 百日咳 119
第四节 猩红热 123
第五节 白喉 126
第六节 伤寒与副伤寒 130
一、伤寒 130
二、副伤寒 136
第七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137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137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140
第八节 细菌性痢疾 142
第九节 霍乱 149
第十节 布鲁菌病 156
第十一节 鼠疫 160
第十二节 炭疽 164
第五章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169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 169
第二节 莱姆病 176
第六章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180
第一节 阿米巴痢疾 180
第二节 疟疾 186
第三节 弓形虫病 192
第四节 日本血吸虫病 196
第五节 并殖吸虫病 202
第六节 华支睾吸虫病 206
第七节 丝虫病 209
第八节 钩虫病 213
第九节 蛔虫病 217
第十节 蛲虫病 219
第十一节 绦虫感染 222
一、肠绦虫病 222
二、囊尾蚴病 223
第七章 医院感染 228
附录一 隔离与消毒 236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45
附录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258
《传染病学》教学大纲 264
主要参考书目 274